简介:摘要: 社区场景化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它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学习主动权。结合本土特色、本土文化、本土生活于一体,具有真实的、生活化的教育意义,让幼儿从探索、学习、观察中感受身边的文化气息,学习一些有价值和本土特色的传承,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性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 , 应把 本土资源引进幼儿园教育 中 , 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 , 通过用美术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
简介:摘要:在致力于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日趋多元化,其中美术、音乐等课程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情趣修养方面的培养,应当小抓起,从小学入手,因而小学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小学生自由创作以及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广泛应用,更多新颖的学习方法开始应用于课堂,例如场景化学习。场景化学习可以通过模拟现实世界场景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场景化学习也被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通过场景化学习,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创作技能,从而应用于美术实践,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本文旨在探究场景化学习如何成为开启小学美术创想实践的有效路径。
简介: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从本质来说是一种高级的场景知觉活动。本研究根据作品主题与所描绘的内容接近现实的程度,选取了高接近现实的印象派著名代表人物、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中接近现实的表现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以及低接近现实的超现实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米罗的《哈里昆的狂欢》三幅名画,让来自宁波市区、郊区、乡村三所幼儿园共84名5-6岁儿童欣赏,同时以TobiiT120眼动仪为研究工具,对被试的欣赏过程进行眼动追踪,结果发现儿童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场景效应,越是接近现实的作品越受儿童关注,同时画面上那些位置居中、比例较大,并与周围物体分离较远的物体最早最快被儿童注视;儿童对作品的注视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在设计与实施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时,教师应突破以往仅从年龄与性别等角度选择作品的惯常思路,提高自身对作品主题、内在内容及空间结构的认识,为儿童选择那些适合他们欣赏的美术名作,并深入细致地引导儿童逐步学会欣赏作品的关键信息和主题结构,从而切实提高儿童的美术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