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与健康人员的对比,总结并归纳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在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组)以及此期间内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名健康人员(健康组)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别在疾病组入院后第1、2、4周检验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并与健康组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疾病组在入院后第1、2、4周CK,CK-MB,LDH,α-HBDH,AST的检验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其中CK,CK-MB,LDH,AST较为明显,具有差异(P<0.05);其中CK的水平差异最为明显,P<0.01。结论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是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可以对病情评估、疗效观察以及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不同肌酸磷酸激酶(CK)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研究心肌酶谱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检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依据肌酸磷酸激酶(CK)的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CK值小于400U/L,另一组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统计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值小于400U/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的程度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对风火型蛇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0例风火毒型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入院患者均立即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及随后每日清晨均行心肌酶谱复查(空腹),总共检查五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外,加服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结果服用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患者的AST、LDH、α-HBD、CK、CK-MB峰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第3天开始LDH、α-HBD和CK指标开始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p≥0.05);第4天开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开始有明显下降,观察组除AST和CK-MB两项指标仍偏高之外,其他三项指标已接近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较正常仍有明显差异(p≤0.05),第5天观察组五项指标已恢复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接近正常值(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蛇伤肿胀消退时间、疗程时间以及并发率上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在以上指标中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治疗风火毒型蛇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蛇毒对人体器官、组织的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判定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酶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分析性能。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标准文件CLSIEP5-A2以及其他有关文献的研究方式,验证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丙氨酸基转移酶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精密程度。结果验证的性能指标与罗氏声明的性能能力相吻合。结论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在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时,性能与质量目标相符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前后的治疗工作中创伤性骨折病人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012~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2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测定,设为观察组,同期抽取2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比照,评估两组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值是(31.07±3.41)s,较之手术前的(19.88±1.74)s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的(30.22±3.53)s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后患者往往有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降低的情况,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通过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和尽早治疗来加以控制,以免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术后再出血等状况,从而增加医院单位救治工作的难度。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浆抗凝血酶(AT)活性(A)、血浆抗凝血酶(AT)抗原(Ag)、蛋白S(PS)、血浆蛋白C(PC)以及D-二聚体等凝血易栓指标对诊断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抗凝血酶缺陷症患者作为疾病组,再根据PS、PC水平将疾病组进一步分为单纯AT缺乏组、AT联合PS缺乏组、AT联合PC缺乏组和AT、PS、PC全缺乏组;同时选择60名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两组AT∶A、PC及PS活性;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AT∶Ag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AT缺陷症组AT∶A和AT∶Ag水平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t=-6.118;P〈0.01);AT联合PS、PC缺乏患者的PS、PC水平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7,t=-3.065;P〈0.01);AT缺陷症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8,P〈0.01)。结论:AT缺陷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遗传性危险因素,检测其相关凝血指标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起到预警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argininosuccinatelyase,ASL)分泌及与肝病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2例明确诊断的肝病患者,测定血清ASL、甘氨酸胆酸(GC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与71例非肝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肝病组血清ASL水平显著高于非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而非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CA、ALT和AST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urve)显示ASL诊断肝病疾病的诊断效率高于GCA、ALT和AST,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病患者血清ASL水平与GCA、ALT、AST呈正相关性(r=0.618,P<0.01;r=0.473,P<0.01;r=0.433,P<0.01)。结论ASL是反映肝脏疾病的灵敏指标,与常见的肝病血清学诊断指标有关联性,且诊断效率最高,适合临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