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全国各地推行了多姿多彩的公安改革。理解这些改革实验试图解决的现实问题、理论假设和制度选项,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将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供科学决策的经验基础和制度细节。多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编制和经费“硬约束”的前提下,公安改革倾向于通过组织体系变革来提高运行效率,即组织和效率逻辑成为改革的主导逻辑。零星的个案涉及互动治理来优化警务职能和社会效果,实现制度驱动的改革。未来的改革选项中,公安组织结构体系的变革依然有很大空间;社会分权和治理转型能释放社会活力以提供更多的改革选项;改革的复杂性需要考量不同逻辑选项在制度框架上的嵌套性和兼容性。
简介:社会学视野的灾害危机研究一般局限在自然灾害领域,由此而发的国际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也主要积累于自然灾害方面援助的实务经验。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大陆出现了多次重大的自然灾害,社会工作实务界藉此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介入,在发展了本土灾害社会工作实务的同时为协助灾区重建做出突出贡献。2015年4月,福建省古雷石化基地PX项目发生爆炸;8月,天津瑞海国际物流公司危化品发生爆炸,周边民众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化威胁,引发重大恐慌。生化灾害危机的出现催生了本土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新议题与新探索。社会工作可以在生化灾害危机发生的预防、引导、恢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构建法治中国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也是执政党法治观的集中表达。共同建设法治观和一体建设法治观建立在法律的同一性原则上,也承认了国家、执政党和社会的相对独立性。执政党法治观是构建中国国家法治观的前提,其落脚点在于对中国国家共同体的具体阐释。从法律的规范角度理解中国国家共同体,显示出其与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等视角在方法论、内容上和目标上的差异。法律共同体揭示了公民身份对法治中国的构成性功能。法律下的中国作为一个时代命题需要处理政府集权和行政集权、宪法建制与公民忠诚、全球规则与中国国家行为等关系,破解国家权力高度统一与集体能力低下的历史悖论,创造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总体性方案。
简介:微博大V问政是不同于一般微博问政的特殊网络政治参与形式,本文在新浪微博选取30个微博大V用户及其发布的30个微博问政议题,通过微博数据挖掘和内容分析追踪问政微博的影响路径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微博问政过程中,大V用户兼具信息源、信息桥和意见源的角色,并在少数核心账号的关联下形成一个话语精英网络,其相互之间互动频繁且能够在共同议题上形成集群效应;在问政微博的影响扩散机制上,大V问政呈现出伞状发散、多级发散、卫星发散、滚雪球传播以及借力推广等多种路径,不同路径下微博问政所引发的舆论"燃点"、影响力"峰值"以及传播中枢存在着差异,并在大V用户与其他大V用户、与普通公众账号互动等过程中表现出情感互动、社会讨论以及理性互动等三种阶段性交互的各自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