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并优化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流程。通过分析现有急救流程中的不足,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患者预后。研究采用了多中心临床数据,结合现代急救护理理论,制定了改进后的流程,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护理流程显著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的研究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提升急救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临床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年 5月至 10月收治的 52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惊厥、迅速给氧、降低体温、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控制患儿病情。同时,开展健康宣教,让家长掌握预防高热惊厥的方法,同时能够在发生高热惊厥后可以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对患儿的损伤。结果 5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护理前后在体温、脉搏、心率等方面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时,应采取控制高热、迅速给氧、饮食护理等措施,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急诊抢救室在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抢救室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1例高热惊厥患儿资料,总结急救和护理体会。结果21例高热惊厥患儿,通过及时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例因家长要求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4例收入本院儿科病房继续治疗,其余13例经过观察数小时后,病情稳定,门诊随访。结论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患病率约3~5%,高发于4岁以内。患儿抽搐时间越长,脑缺氧状况越严重,对脑细胞损害也越大。而且,虽然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但2%~5%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并发生率与复发次数有关,即复发次数越多,癫痫的发生率越高。因此,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其学会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掌握基本的一些常用退烧药的知识等,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简介:摘要:小儿高热惊厥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发烧超过39℃以上,通常不伴有身体其他器质性病变,小儿高热惊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或眼皮上翻,孩子意识丧失。需要尽快进行降温处理,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高热惊厥发生主要是控制好孩子体温,发烧患儿超过38.5℃者建议药物和物理降温相结合[1]。高热惊厥-婴幼儿时期引起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但抽风往往在突然高热达39-40度时出现,一般极少发作2次以上。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现状调查和案例分析,评估现有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经过上述研究和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对于提高急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抢救时间明显缩短,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2. 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患者的认可;3. 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结论:综上所述,急诊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对于提高急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接诊流程、缩短抢救时间和加强医护沟通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急诊科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主要症状及其临床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2年02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59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主要特征及其护理过程中的要点。结果分析临床资料可知部分或完全的意识丧失、全身性强直性对称性阵发痉挛、双眼斜视、凝视、上翻等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临床症状。1-3岁是该疾病的高发年龄段,本研究中该年龄段占了49.15%(29/59)。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占所有病例的44.07%(26/59),其次为支气管炎,占所有比例的28.81%(17/59)。经过治疗和护理,58例患儿得到治愈,治愈率为98.31%(58/59),1例患儿得到的好转。结论对于出现小儿高热惊厥早期临床征兆的患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对于发病患儿除临床治疗外,采取优质的临床护理也是改善患儿生活治疗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