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纵观中国电影的历史,无论是“十七年”时期的《阿诗玛》、《五朵金花》,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青春祭》等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均成为中国电影史学建构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主流电影”的概念外延正在被“华语大片”吞噬,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尤其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更成了被产业遗忘的角落。所幸电影频道提供的电视电影制播平台,为我们对这一电影血脉的葆有提供了可能。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中国电影 《五朵金花》 民族生活 电影产业
  • 简介:1998年以来,我曾在《大众电影》和《人民日报》上以及电视节目中,多次发出降低电影票价的呼吁。此后,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均反映广大工薪阶层看不起电影,表达强烈的降低电影票价的期望。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日渐临近,面临严峻印竞争形势,我再次呼吁,电影票价应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无疑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WTO后,方方面面,包括各行各业都将与世界市场更快地接轨,将面临新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叙事作为交流交往的重要形式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但是把它作为研究对象,或者说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加以研究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事。当时,受俄国形式主义以及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叙

  • 标签: 文化认同 买家 俄国形式主义 六十年代 结构主义
  • 简介: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主体关于自我描述和定位的主动性认知过程,这其中涉及到众多不同的社会性元素,包括个人价值观念的认同、社会文化风格的认同、民族身份的认同等[1]。对于艺术创作而言,都不可或缺地涉及到身份认同的问题。身份,意味着对个人特征和具体阶层的确定;认同,则重点解决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以及个人身份的确立问题。从电影创制者的角度来说,妥善地处理好身份的再现与认同问题,艺术作品才能够被赋予与之匹配的精神文化内涵。

  • 标签: 纪录片 谱系 台湾 叙事 精神文化内涵 身份认同
  • 简介:本文主要以空间为切入点,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许鞍华电影中的“空间呈现”与文化认同问题:一、从“空间”到“地方”:历史、记忆与怀旧。通过对承载一定历史意义,凝聚独特在地经验的香港旧社区的呈现,许鞍华的电影将“空间”建构为充满集体记忆与怀旧色彩的“地方”,以此来对抗全球化时代“无地域空间”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侵蚀。二、跨界往返、离散叙述与身份追寻。许鞍华电影中的人物经常在不同的国家、城市、地域跨界往返与流转,与此对应的是香港作为“中转站”与“流徙地”的文化割裂与身份游离。

  • 标签: 许鞍华空间 “地方” 离散文化认同
  • 简介:抗战片作为宣扬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题材类型,在我国影视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比重。不论是用作献礼片还是地方政绩,在宣传官方意识形态方面其作用不可小觑,电影作为一种可视化的传播媒介被广泛地运用。在展现红军骁勇善战的红色电影中,为前人立传树碑的影片俯首皆是,在成长模式、英雄模式的电影文本书写下,在一次次战火硝烟和浴血奋战的抗战史诗中塑造了众多光辉鲜明的英雄楷模形象。《红星闪耀》却反其道而行之,从邓小平办《红星报》这一事件人手,将战争退到幕后,从另一个更平民化的角度将英雄人物从传统模式中释放出来,对这位领导人进行“去英雄化”的叙述。

  • 标签: 权力话语 皈依 个体 干涉 国家意识形态 官方意识形态
  • 简介:戏曲电影是电影大家庭中的一个门类。一个多世纪以来,戏曲电影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人民对古老文明而又生机焕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伴随着戏曲电影的诞生,戏曲电影研究从未止步。目前,综观戏曲电影研究,系统的、全方位的、中华民族审美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语境下,进一步全面而深入地展开戏曲电影民族审美文化的学术研究,建构戏曲电影民族审美文化身份认同的理论体系和范式框架十分有必要。

  • 标签: 戏曲电影 民族审美文化 身份认同
  • 简介:在全球化语境下,印度电影纷纷走出国门。针对印裔移民,印度电影输入至北美、南美,同时,2017年伊始,印度电影迅速打开了中国大陆观众观影的一扇窗,在对好莱坞大片的万分期待中,为印度电影留有一席之地。一时间,一股不同于大陆电影的印度电影潮流冲刷了观众对电影的认识,并愈发发酵升温。印度电影如《摔跤吧!爸爸》(2017.5.5)、《神秘巨星》(2018.1.19)、《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018.3.2)、《起跑线》(2018.4.4)、《巴霍巴利王:终结》(2018.5.4)、《厕所英雄》(2018.6.8)密集般地占据中国电影市场.

  • 标签: 印度电影 全球视野 文化 比尔 想象 中国电影市场
  • 简介:本文以近年涌现出的代表性微电影作品,尤其是刚刚结束的中国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为例证,对其作为新兴媒介在自我定位与认同上的模糊、发展路径上的多元选择、以及审美风格上的杂糅性质,做了较为全面的厘清与评估;阐释了微电影建立在剧情和纪实两种叙事特征上的,“拟在场性”的表现主义纪实美学;辨析了存在于微电影内部的,关于“真实”、“客观”涵义的多重理解方式,以及“表演”和“再现”之间的微妙平衡;进而发掘出微电影横跨“主流”和“边缘”、以民间立场和视觉承担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的价值潜能,指明了其从“作业”走向“作品”的理想发展路径。

  • 标签: 微电影 杂糅 表现主义 纪实 客观 价值伦理
  • 简介:脱口秀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之日起,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荧屏宠儿,而在中国,脱口秀的出现及其发展进程却相对滞后,时至今日才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的竞进势头,与其他节目形态分庭抗礼抢占各大电视台的收视高地,其网络传播的速度非常迅疾。在网络视频节目中,脱口秀以其批判风格淡化了大众文化的平庸特性与消极色彩,在娱乐沸腾的时代保持着一种相对理性的姿态,也算是流行媒体文化中的稀缺资源。

  • 标签: 脱口秀 批判 消遣 网络传播 40年代 20世纪
  • 简介:《赛德克·巴莱》的公映在海内外引发了不小的影响,但影片主人公莫那·鲁道的后人赛德克族人,对片中有关"雾社事件"的民族主义叙述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疑虑。本文即由此为出发点,结合台湾原住民的历史际遇,试图讨论在他者文化不断干预、解读与命名之下,台湾原住民如何面对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

  • 标签: 台湾原住民 赛德克 文化身份认同 他者
  • 简介:人文纪录片《我从汉朝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赢得好评如潮。该片以汉代重要图像史料“汉画像石”为主题线索,讲述了山东武梁祠汉画像、河南南阳汉画像馆、江苏徐州及四川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上的故事。汉画像石兴起于我国两汉时期,是由无名工匠以石为底、以刀代笔雕刻而出的艺术品。

  • 标签: 人文纪录片 传播价值 文化认同 影像叙事 汉朝 汉画像石
  • 简介:中国村落结构中的稳定群体是由一个或多个宗族连接构成。村民就是在宗族体系建构下的村落中生活,宗族身份是村民日常生活以及参与宗族事物的身份标识。在宗族脉络下的交往,逐渐形成牢固与稳定的宗族文化认同。在村落社会,宗族身份是获得参与共同事物的隐性权利,同时也是参与其中的应尽之责。尤其在传统礼俗中,透过宗族脉络,礼俗中的权利与义务更是凸显。宗族认同是解读村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视角。村落中的传统音乐是民间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宗族认同组织下的音乐与音乐组织下的宗支具有何种样态?他们在传统礼俗中如何强化宗族认同

  • 标签: 村落结构 传统礼俗 音乐研究 民间礼俗 宗族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