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联合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与缩宫素在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7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86例有剖宫产指征且术中诊断为前置胎盘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43例患者。待胎儿娩出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静脉注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率以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 2h和术后 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率以及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应用缩宫素辅助可以有效的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辅助治疗在子宫切口妊娠术后出血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萧山医院妇科收治的6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桂醇局部硬化后行清宫取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出血、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出血量分别为(37.24±4.51) ml和(34.13±4.04)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凝血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及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AT)水平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头晕头痛1例(2.94%)、恶心呕吐2例(5.88%)、腹痛1例(2.94%)、发热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头晕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能显著增加子宫切口妊娠患者FIB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PT、APTT及AT水平,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预防术后出血,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经取石术后患肾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在两组出院前,采集患者血样,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大出血、输尿管损伤、感染、尿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前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血肌酐(Scr)水平、膀抑素(Cys-C)水平、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的NGAL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Kim-1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升高,实验组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的效果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预后更佳,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经取石术后患肾的 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选取本院收治的 88 例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 1:1 比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在两组出院前,采集患者血样,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 0.05 );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大出血、输尿管损伤、感染、尿瘘)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 < 0.05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实验组术前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 )水平、血肌酐( Scr )水平、膀抑素( Cys-C )水平、尿肾损伤分子 -1 ( Kim-1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 0.05 );两组术后的 NGAL 水平、 Scr 水平、 Cys-C 水平、 Kim-1 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实验组术后的 NGAL 水平、 Scr 水平、 Cys-C 水平、 Kim-1 水平均小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术前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无差异( P > 0.05 );两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升高,实验组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 肾结石伴肾功能重度受损的效果与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预后更佳,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选取共计80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三天内疼痛情况,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效果予以分析。结果:手术后疼痛评分记录结果显示,中午12点至下午4点与晚上8点至午夜0点为疼痛评分最高时间段,且持续时间较长。相较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全天疼痛评分,护理干预后全天疼痛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显著突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中午12点至下午4点与晚上8点至午夜0点为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最为严重的时间段,且疼痛持续时间长,而通过积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则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对预防双侧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出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68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2组均连续护理2周,随访1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胃肠功能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3 d,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4.82±1.08)分、(2.76±0.94)分,对照组分别为(4.73±0.92)分、(3.19±1.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3.437,P=0.438、0.068);术后5~7 d,2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5、7 d研究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8±0.79)分、(1.54±0.46)分,均低于对照组(2.73±0.85)分、(2.26±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分别为(1.04±0.29)分、(7.85±2.42)分、(16.59±3.74)分,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分别为(1.25±0.37)分、(9.36±3.15)分、(20.82±4.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6,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结论临床综合护理,能够明显减轻双侧腹股沟疝术后出血及患者疼痛症状,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并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 7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 35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参照组,其余 35例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前的神经功能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术后重点管道护理对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脑出血术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0年8月,从中抽选出9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重点管道护理,对比2组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管道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为95.56%,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对比,卡方值=5.0748 P=0.0242;观察组脑出血患者ICU住院期间管道堵塞率、脱落率、弯曲率、压迫率分别为:0.00%、2.22%、2.22%、2.22%,总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67%;对照组脑出血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24.44%:卡方值=5.4135 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术后采取重点管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情况出现,有助于提高患预后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脑室内出血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9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脑室内出血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引流管组和常规组,组内分别有49例。引流管组给予引流管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引流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4.29%(P<0.05);引流管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9.80%(P<0.05)。 结论 脑室内出血采取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术后实施引流管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539例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抗血小板治疗组(n=88)和非抗血小板治疗组(n=451),2组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行卡方检验。再根据所用抗血小板药物将抗血小板治疗组分成拜阿司匹林组(n=59)和氯吡格雷组(n=29),并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一起,对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行3组间卡方检验。结果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总发生率为3.0%(16/539),抗血小板治疗组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分别为3.4%(3/88)和2.9%(13/451),2组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拜阿司匹林组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4%(2/59),氯吡格雷组为3.4%(1/29),拜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及非抗血小板治疗组3组间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561,P=0.642)。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骨囊肿患者开窗减压术治疗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研究组则采取开窗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情况、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详细地评估、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4.5±4.7)min、术中出血量(14.1±6.8)ml以及术后疼痛率(3.8%)、术后感染率(1.9%)均低于对照组[(62.6±9.2)min、(85.6±14.8)ml、20.8%、11.3%](P<0.05)。研究组复发率(1.9%)、神经性并发症发生率(3.8%)均低于对照组(13.2%、17.0%)(P<0.05),且囊腔体积缩小程度(89.6±3.4)%、骨质增生厚度(34.0±3.1)mm以及骨密度水平(0.5±0.1)g/cm2均大于对照组[(31.3±9.6)%、(12.2±5.3)mm、(0.3±0.1)g/cm2](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IL-6(183.3±40.5)ng/L、IL-8(132.4±19.9)ng/L、TNF-α(292.4±69.9)ng/L、CRP(3.9±2.3)mg/L低于对照组[(222.5±36.4)ng/L、(164.4±21.3)ng/L、(380.2±69.0)ng/L、(5.3±1.9)mg/L](P<0.05)。结论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不仅手术效果良好,并且机体炎症反应情况较轻,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术后的疼痛情况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能CT对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均接受了机械取栓术,术后1小时内给予施双能CT检查,合理的进行评估,并在术后48小时再次予以双能CT检查随访处理。结果:在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1小时内应用双能CT检查后,8例单纯融合图像(MIX)未观察到明显高密度,余下32例检查结果提示高密度影,其中双能CT图像诊断为出血的有16例,占比为50.%(16/32),后经随访出血症状均被证实;有14例被诊断为对比剂外渗,占比为43.8%(14/32),经随访其中1例出现继发性出血转化;2例被诊断为出血合并外渗,占比为6.2%(2/32),随访中被证实。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100%,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2%(P<0.05)。结论:在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的评估中,双能CT发挥的作用明显,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 研究时间选取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此期间便利选取我院收治的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 84 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选法将患者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2 例子患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 42 例患者接受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两组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尤其是治疗后患者的出血状况、凝血治疗及不良反应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通过对患者临床状况的观察发现,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的观察组和缩宫素单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术后出血量,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凝血治疗相比,对照组相对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研究发现, 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出血症状,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凝血功能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前非那雄胺不同治疗方式对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分析术前1月常规剂量口服非那雄胺,术前1周大剂量口服非那雄胺及术前未使用非那雄胺等抗雄激素药物对减少TURP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 结果 对照分析显示术前1月常规剂量口服非那雄胺,术前1周大剂量口服非那雄胺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前1月常规剂量口服非那雄胺及术前1周大量口服非那雄胺,分别与术前未使用非那雄胺等抗雄激素药物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 6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4月 -2019年 6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每组各 34例,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 NI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NI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差异,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就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在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高危产妇 68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病案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34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催产素给药,研究组患者给予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给药,对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血压水平及围产期不同阶段出血量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给药后两组患者 SBP 、 DBP 水平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产妇 SBP 、 DB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剖宫产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研究组产妇产后 2h 及产后 4h 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及稳定血压水平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催产素给药,应用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