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NTM)感染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达率的改变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69例NTM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健康对照组和NTM感染患者(NTM组)外周血免疫细胞表达率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根据感染部位的差异将NTM组分为单侧感染组(29例)和双侧感染组(40例),比较两组之间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NTM组的总的T淋巴细胞表达率没有显著改变,而B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表达率出现显著上调[(10.50±0.56)%比(12.26±0.57)%,(5.61±0.24)%比(6.72±0.32)%,t值分别为2.209和2.774,P值均<0.05],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表达率出现显著下调[(21.87±0.98)%比(18.63±0.98)%,t=2.341,P<0.05)。对T细胞亚群的分析发现,NTM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8+CD28-T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25HT细胞的表达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8.05±0.35)%比(3.69±0.19)%,t=11.000,P<0.05],CD8+CD28+T细胞表达率较对照组显著下调[(23.76±0.90)%比(27.07±0.74)%,t=3.039,P<0.05]。进一步依据患者感染部位比较分析发现,单侧感染组与双侧感染组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在外周血中表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的结果分析显示,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HT细胞在单侧感染组与双侧感染组之间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感染组的CD8+CD28+T细胞表达比例较单侧感染组显著下降[(21.99±1.02)%比(26.21±1.52)%,t=2.397,P<0.05]、CD8+CD28-T细胞表达比率较单侧感染组显著上调[(24.48±1.90)%比(18.19±1.60)%,t=2.404,P<0.05]。结论NTM感染患者外周血中一些免疫细胞的表达率出现了显著改变,可能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草分枝杆菌协同化疗药物治疗涂阳结核病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对2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草分枝杆菌加化疗组(治疗组)100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方案,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力克菲痰、左氧氟沙星。对照组除不用草分枝杆菌外,其他药物的用法、剂量、疗程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同时服用保肝药物预防肝脏损害。结果本次观察结果为草分枝杆菌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7%,病灶吸收好转率97%,临床治愈率96%,对照组痰菌阴转率75%,病灶吸收好转率81%,临床治愈率81%。两组以上各项指标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5%,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的治疗在化学疗法的基础上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案是可行的。在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草分枝杆菌加化疗方案优于单纯化疗方案。论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结核患者,实验时间集中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共计9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本次实验分组依据为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手段,依据不同检测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甲组患者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组患者实施抗酸染色检测,丙组患者实施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对三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甲组患者中共计16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乙组患者中共计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丙组患者中共计10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分别占总人数比重的53.33%、26.67%及33.33%,三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相比抗酸染色检测及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具有操作简单、等待时间较短等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简介:目的探讨丽水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丽水地区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株,用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菌种,利用基因芯片对分离的NTM作进一步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6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分枝杆菌属671株,其中NTM81株(12.07%)。NTM共检出9个菌种,以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脓分枝杆菌为主,占比分别为59.26%、16.05%和9.88%。NTM耐药率总体较高,特别是龟一脓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对6种药物全部耐药。结论NTM的耐药率高,根据药敏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由某地肺科医院、结核病防治机构等提供的临床上确认为结核病和非结核病患者,以及从社会上招募而来的健康志愿者,共计7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来对结核病诊断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菌阴性肺结核敏感度为66.3%,菌阳性肺结核敏感度为69.9%,肺外结核病敏感度为75.4%,结核总敏感度为70.6%。对于特异度,健康人群为68.4%,结核病以外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为79.1%,结核总敏感度为71.6%。因此本文得出,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诊断结核病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了解湖州市老年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布特征,发现在湖州市老年患者中的结核菌主要流行株。方法应用VNTR分型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的13个位点。通过聚类分析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65例老年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共分4型,其中Ⅰ型占64.6%,Ⅱ型占15.4%,Ⅲ型占3.1%,Ⅳ型占16.9%。结论Ⅰ型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为湖州市老年结核病患者的主要流行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基因分型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分离出的120株临床MTB分离株,参照比例法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以及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对120株MTB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120株MTB分离株中,78株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全部敏感,42株耐药,耐药率为35.00%;基因分型中,北京型83株(69.17%),非北京型37株(30.83%);性别、年龄、受累肺野、结核病治疗病史、菌株来源、基因分型对结核菌株耐药性和基因分型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北京型MTB是大同地区流行的主要菌株,大同地区MTB耐药性与基因分型无显著关联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宿主Tet1(ten-eleven translocation)分子在抗海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的意义与初步机制。方法SPF级野生型C57BL/6和Tet1基因敲除小鼠(Tet1KO)分别尾静脉接种海分枝杆菌,建立尾静脉感染模型。首先观察比较大体病变如尾巴脓肿形成及面积差异;再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尾组织病理学变化与差异;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与分布;组织研磨涂抹于7H10固体培养基,计数菌落并统计差异;最后,提取尾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和TGF-β的表达。结果C57BL/6小鼠感染海分枝杆菌后尾巴上形成明显的脓肿、溃疡等病变;而Tet1KO小鼠病变较轻,仅出现散在的小脓肿,并且尾组织菌载量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感染海分枝杆菌后,C57BL/6小鼠尾组织中有明显的炎性细胞聚集和浸润,形成肉芽肿样病灶,而Tet1KO小鼠尾组织中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发现Tet1KO小鼠尾组织中的TNF-α和TGF-β的表达量均比C57BL/6组降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et1KO小鼠尾组织中磷酸化NF-κBp65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Tet1缺失可以降低海分枝杆菌介导的炎性损伤,且利于宿主对细菌的清除。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7份肺结核患者痰液为研究标本,分别采用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抗酸染色法、集菌培养法对标本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为70.66%,抗酸染色法为29.34%,集菌培养法为42.51%,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的阳性检出率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P<0.05)。结论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可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以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的效果。方法设计结核分歧杆菌rpoB基因引物,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40例结核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对照由DNA测序法检测的标准结核分歧杆菌(H37Rv)rpoB基因,确定rpoB基因的变异情况,对PCR-反向点杂交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作出评价。结果40株临床菌株中有11株利福平敏感株的基因序列与对照的H37Rv相同,剩下的29株耐药株中检测到变异基因27株,其特异性为100%,阳性率为93.1%。结论rpoB基因本身高度保守,但由于rpoB基因突变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本研究使用PCR-反向点杂交法针对rpoB基因高突变区设计引物,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监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早期诊治结核病有极大帮助。
简介:摘 要:目 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 法:筛选我院在一年之间抽取的120例结核病患者的痰液共360份进行研究,进行涂片镜检、罗氏固体培养、BACT/ALERT3D60液体培养及Genexpert分子检测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快速筛查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3日至2019年8月11日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药敏确诊为结核病,且具有Xpert MTB/RIF和基因芯片技术结果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分离培养菌株行荧光PCR熔解曲线检测。以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对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三种方法在利福平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Bactec MGIT 960药敏结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分别为88.89%(16/18)、94.44%(17/18)、88.89%(16/18),特异度分别为96.21%(127/132)、96.21%(127/132)、95.45%(126/132)。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分子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与Bactec MGIT 960药敏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94、0.827、0.770。ROC曲线分析显示,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953、0.922。三种检测方法对利福平耐药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0.01),但三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与Bactec MGIT 960药敏不一致结果共8例。结论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三种分子方法对利福平耐药性检测能力相当,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适合快速筛查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简介:摘要:目的: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时间长,灵敏度低,往往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本研究利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节省宝贵的时间。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核苷酸特异性片段,免疫荧光双重染色与传统诊断方法无区别。结果:发现80例疑似肺结核阳性病例,10例排除肺结核。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免疫荧光双重染色阳性率为87.50%,痰涂片阳性率为56.25%,痰培养阳性率为75.00%,免疫荧光双重染色阳性率高,差异统计00,(p < 0.01).结论: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98.0%,提高检出率,为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4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2年3月,分为参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参照组应用标准化治疗,研究组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个体化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评分、胸痛评分、咯血评分、发热评分更低,与参照组比较(P<0.05)。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个体化替代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