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素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例新生儿神经皮肤黑变病尸解标本、10例脑脊膜黑素细胞瘤及2例脑膜原发恶性黑素瘤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神经皮肤黑变病患儿全身多个部位可见黑素痣,大脑顶叶、颞叶、小脑等处软脑膜出现广泛黑色素沉着及脑实质内多灶性黑素沉着。黑素细胞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排列成片状或束状,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不明显;免疫组化提示瘤细胞HMB-45、S-100阳性,部分波形蛋白阳性(7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yn及Leu-7阴性;电镜下胞质内可见黑素颗粒。脑膜原发恶性黑素瘤均为孤立肿块伴有浸润性边缘,与脑膜关系密切,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核分裂象多见,伴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提示HMB-45和S-100阳性,不表达波形蛋白等其他标志物。结论:中枢神经系统黑素细胞增生形成的3种病变均较少见,且三者间的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预后不同。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黑素细胞病变 免疫组化 电子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数均为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与此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大大改善患者心脏的功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依那普利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院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4月选取的87例扩张心肌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组,常规组(40例,实施院内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47例;院内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不同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指标评分均比延续组患者各项目评分低,SAS(53.4±2.1)分、SDS(52.6±1.9)分均高于延续组(50.6±1.7)分、(50.1±1.2)分,6min步行距离(348.2±60.8)m短于延续组(437.1±64.3)m,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出院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重要的护理干预方法之一。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延续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氯溴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4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氯溴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观察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晨间测定值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am),晚间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p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氯溴有助于改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罗红霉素 氯溴 稳定期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特点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保持随访完成整个实验的7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随访中有51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气道内细菌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同时选择同期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比较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正常对照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者阳性细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培养阳性的37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在稳定期已有细菌定植,而其中11例患者病原菌与稳定期细菌培养结果为同一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大肠埃希菌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水平均明显较健康受试者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指标均高于稳定期,其中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LTB4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细菌培养阳性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IL-8、TNF-α、LTB4值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阳性率较稳定期定植菌检出率明显升高,而细菌种类无明显差别,但具有一定的关联;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气道炎性反应,且稳定期细菌定植、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感染者炎性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病原学 气道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8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3.72%、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感染,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支气管扩张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综合内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8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3.72%、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感染,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支气管扩张 肺部感染
  • 简介: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心室同步,这是一种近似生理性的起搏方式,需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笔者探索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性。

  • 标签: 心脏起搏 人工/方法 人类
  • 简介:目的:了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形态学特点,探讨和分析其组织发生、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18例SPT标本。结果:18例患者中16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12—65岁,平均32岁。13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复发,5例失访。肿瘤直径平均7cm,有包膜,16例为实性区与囊性区混合,2例无囊性区。组织学上肿瘤细胞有实性和假乳头2种排列方式,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以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成假乳头状突起为特征,常见泡沫细胞团、胆固醇裂隙。免疫组化:β-联蛋白(β-Cat)核阳性13例,α1-抗胰蛋白酶(α1-AT)阳性18例,波形蛋白(Vim)阳性18例,CD10阳性14例,孕激素(PR)阳性12例,细胞角蛋白(CKpan)阳性5例,突触素(Syn)阳性3例,嗜铬素A(CgA)阳性4例。结论:①SPT与胰腺其他多种肿瘤具相似的组织学形态,需鉴别;②β-Cat在SPT瘤细胞胞核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进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检验其诊断准确性并总结其对患者进一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80例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所有患者进行标准的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将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确诊标准,即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将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内容涉及诊断符合率、肿瘤分级符合率和肌层浸润分级符合率等三个维度。综合诊断结果,进一步总结其治疗意义。结果参与研究的80例患者,术中冷冻切片所得各方面肿瘤信息与术后石蜡切片所得结果差别不大,即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结论进行子宫内膜癌手术时进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可以较快地获得检查结果,而且诊断准确性与作为金标准的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差别不大,即准确性较高,可以将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客观依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冷冻切片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择42例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检查各项指标,同时,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同时接受常规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第一,分析rrBF、rrBV与rrPS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双源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源CT灌注成像 放射性肺损伤 诊断价值 病理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结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技术与其标准化操作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患淋巴结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通过标准化的淋巴结组织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的免疫运用于组织化学上的染色,对照组患者未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比较各组免疫组化的染色切片上相关请况。结果观察组切片的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切片优良率(54.17%),P<0.05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结论通过病理组织运用免疫组化穿刺技术,可明显地提高染色切片整体优良效果,提供更可靠的诊断参考,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结病理组织 标准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研究及B超检查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到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乳腺检查的7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进行B超检查和病理分析,比较B超检查和病理研究结果差异。结果7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经B超诊断显示恶性病变患者11例,良性病变患者64例;经术后病理分析显示恶性病变患者13例,良性病变患者62例,B超检查与病理分析诊断符合率是94.67%。结论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研究和B超检查的临床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B超诊断价值较高,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占位性病变 病理分析 B超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男性生殖系统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到2017年间在我院肿瘤收治的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中确诊为横纹肌肉瘤的患者共13名作为研究对象,手术中取其组织标本。送病理学与免疫学检测。结果送检肿瘤组织直径2.6~9.2cm,无包膜,边界欠清晰,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质地较嫩;切片观察,切面处呈灰白色,伴有部分区域出血与大片坏死灶。结论本研究中所包括的13例男性生殖系统发生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虽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但其病理学检测以及免疫学结果却有规律可循,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incoherentmotion,IVIM)及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kurtosisimaging,DKI)在轻中度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3例弥漫性肝病患者行磁共振IVIM、DKI检查及CT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在磁共振图像上测得定量DKI相关指标和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快速ADC、慢速ADC、快速ADC/总ADC比例。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各磁共振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炎症评分)间的相关性,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分期进展,MD、Dr、标准ADC、慢速ADC值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炎症评分程度加重,Dr值呈下降趋势,MK、Kr值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MD、Dr值、快速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具有中度负相关性。快速ADC值与肝纤维化炎症评分之间具有中度负相关性。结论:磁共DKI及IVIM在轻中度肝纤维化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DKI中MD、Dr指标和IVIM中快速ADC值有助于肝纤维化分期诊断。

  • 标签: 肝纤维化 体素不相干运动 扩散峰度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椎体病理压缩骨折疼痛治疗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3月23日至2017年3月23日期间收治100例椎体病理压缩骨折疼痛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三天、术后一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3.15±0.49)分、(2.13±0.32)分、(1.02±0.08)分;Oswestry评分分别为(29.86±3.46)分、(25.31±2.15)分、(24.19±2.74)分;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80.13±2.56)%、(83.16±3.15)%、(84.21±3.69)%;伤椎后凸角分别为(15.12±2.67)°、(13.25±2.18)°、(11.02±1.33)°。结论对椎体病理压缩骨折疼痛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恢复伤椎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压缩骨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切除结直肠短蒂无蒂腺瘤的适用技术和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2017年6月对经内镜诊断、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短蒂无蒂腺瘤56例进行了肠镜下微创切除治疗1)对有蒂者,直接用电圈套器套切。2)对肿物基底部宽大者,基底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液,用电圈套器套切或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3)对大面积无蒂绒毛状腺瘤,基底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甘油果糖液,行粘膜下剥离切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用钛夹夹闭较大血管或较深的创面以及小的穿孔。结果56例63枚腺瘤均成功切除,切除肿物直径从5mm—120mm,1例术中穿孔,用钛铗夹闭。术后病理诊断管状腺瘤46例,绒毛状腺瘤7例,腺瘤粘膜内癌3例。术后软食,酌情应用抗生素与止血药,均未发生迟发性出血或穿孔。结论电子肠镜下微创切除结直肠短蒂无蒂腺瘤安全、有效,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资料,相对开刀手术创伤小,费用少,住院时间短。

  • 标签: 结直肠短蒂无蒂腺瘤 内镜下微创切除 粘膜下剥离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9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术中均接受冰冻诊断,并计算冰冻诊断乳腺肿物组织学大小的准确性,分析影响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肿瘤组织学大小≤2cm的诊断准确率为77.77%,肿瘤组织学大小>3cm的诊断准确率为95.45%,组织学大小>3cm与≤2cm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显著,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X射线钼靶钙化点更少、患者绝经后,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其准确性更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冰冻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组织学大小>3cm、患者绝经后以及X射线钼靶钙化点少。

  • 标签: 乳腺癌 冰冻诊断 病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倍他乐克、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及心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取贝那普利与螺内酯加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贝那普利 螺内酯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将50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2组,25例/组。红球--对照组(常规治疗),蓝球--观察组(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率、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倍他乐克+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取得的效果确切。

  • 标签: 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倍他乐克 依那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