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应用于重型脑外伤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5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29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手术后,试验组GCS评分为14.29±3.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38±3.37分(P<0.05);试验组颅内感染、癫痫、切口疝及术后出血发生率依次为0、3.5%、10.3%和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3.8%、24.1%和20.7%(P<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脑外伤(sTBI)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本院收治97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对照法将实验组(n=50)和参照组(n=47),实验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参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分析2组术后并发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实验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参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颅脑迟发型再出血、硬膜下积液、脑膨出、脑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手术可有效提高sTBI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头颅影像学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4例初诊SL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情况分为头颅影像学异常组和头颅影像学无异常组,对2组SLE患儿初诊前病程、性别、皮疹、关节肿痛、脱发、肺间质病变、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铁蛋白(FER)、血清补体(C3、C4)、抗心磷脂抗体(AC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等指标进行描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4例初诊SLE患儿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其中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 )52例、CT 22例,异常36例(48.6%),包括MRI 27例(51.9%)和CT 9例(40.9%)。36例头颅影像学异常SLE患儿中,MRI以脱髓鞘病变及脑沟增宽(脑萎缩)为主,CT以脑沟增宽(脑萎缩)为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1例,包括头痛17例、头晕11例、抽搐3例、昏迷1例。2组SLE患儿比较,初诊前病程、性别、皮疹、关节肿痛、脱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6例头颅影像学异常的初诊SLE患儿合并肺间质病变20例,其中4例出现肺出血;38例头颅影像学无异常的初诊SLE患儿中合并肺间质病变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BC、Hb、ESR、FER、C3、C4、ACA、ALT、AST、TG、HDL、LDL、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SLE头颅影像学异常特别是MRI异常出现较早,可发生于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之前,并与血液系统异常及肺部病变等重要脏器损害相关,早期发现有可能改善短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变64排CT探测器Z轴参数在头颅CT平扫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头颅CT平扫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Z轴宽度为20mm的探测器进行扫描,研究组应用Z轴宽度为40mm的探测器进行扫描。结果研究组的CT值、CNR以及SD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利用64排CT对患者的头颅进行CT平扫的过程当中,Z轴宽度为40mm的探测器与Z轴宽度为20mm的探测器最终获得的图像在质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所需扫描时间更短,有利于提高射线的利用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头颅磁共振在诊断脑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研究对象样本为我院就诊检查的脑血管性痴呆(实验组)以及阿尔茨海默疾病(对照组)患者,将两种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MRI检查,对比检查的误诊漏诊率以及影像病理特征。结果观察组的诊出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影像图像中的海马体积较对照组大,此外,其颞叶沟回间距又明显的小于对照组,经图像特征分析比较显示,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目前,就针对脑血管性痴呆疾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疾病均进行MRI检查后,对VD疾病的诊断效果更具优势,不仅对疾病特征分析明确,而且存在误诊漏诊的状况少,为临床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值得患者选择和信赖。
简介:
简介: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的存活率明显提升,该病患儿是否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备受临床医生和家长的重视。本文对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10月收治的37例HIE患儿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及临床随访,以了解该病不同时期头颅CT与预后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头颅MR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罹患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25例,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23例和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2例,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展开对比研究,对aEEG严重程度分级与颅脑核磁共振(MRI)HIE分度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aEEG异常程度与HIE的临床分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关系,并且磁共振成像(MRI)的分度诊断结果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病情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一致性(P≦0??1).(可否添加头颅MRI分度与aEEG分度的关系)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早期诊断中,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罹患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危新生儿诊断过程中加大推广力度.关键词头颅MRI;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8-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颅CTA造影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进行头颅CTA造影检查再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对40例患者采取两种诊断方法共用的形式,比使用头颅CTA造影或者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其中任何单一的方法更为有效,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头颅CTA造影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能有效提高诊断率,利于患者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颅CT影像学指标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状况评估效果。方法:此次项目开始时间为2019年5月,项目结束时间为2022年2月,项目资料构成均为我院开展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60例患者,患者均开展头颅CT检查,结合图像分析血肿扩大及未扩大患者的征象特点。结果:纳入60例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后显示其出现血肿扩大患者计有29例,未出现血肿扩大的患者计有31例,且出现血肿扩大患者的血肿不规则、血肿混杂密度等状况发生概率均低于血肿未扩大患者,周边散在卫星小血肿发生率低于血肿未扩大患者,数据分析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头颅CT影像学指标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状况评估具有显著效果,可为患者血肿扩大状况做以预示。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骨瓣减压术,研究组行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以GCS-格拉斯哥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研究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性(t=0.035,P=0.486),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4.656,P=0.000);研究组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例数分别为36例、2例、2例、1例、0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27例、4例、4例、3例、2例,有效率为6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6.050,P=0.014)。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