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定期到院孕检能够确定母婴各项指标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早期进行治疗干预,杜绝不可预测的情况的发展,本次就针对此孕妇检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此次研究共筛选了不同的研究群体,其中包括正常的临产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健康育龄女性,将其分成三个小组,各有患者120例,针对所有观察主体的D-D、PT、APTT、TT、FIB水平进行临床检验,同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做统计。结果:通过对检验后的数据分析显示,正常临产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FIB、D-D明显偏高;PT、APTT方面,两组低于健康育龄女性组;三者之间TT方面基本较为接近;临产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两者进行对比,前者在FIB、D-D方面明显更为突出,有对比性(P>0.05)。结论:此次针对孕妇检验,联合检验血凝4项和D-二聚体,能够早期发现孕妇和胎儿各项功能有无异常,在保证母婴安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筛选我医院接收的骨创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长期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参与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进行详细检测对比。结果:检测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两组各指标结果数据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发生骨创伤后患者的体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指标水平会根据骨创伤严重程度明显上升,因此针对骨创伤患者治疗期间需及时筛查以上两项指标,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使临床医者能够为患者制定出合理性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发展严重。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低分子肝素钠治疗D-二聚体升高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20-2022年我院56例D-二聚体异常升高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组间分娩结局、血清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组间血清P、E2、Hcg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妊娠12周,观察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组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妊娠12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D-二聚体升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可促进分娩成功率的提高,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概率,调节机体相关指标状态,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临产孕妇行凝血三项、D-二聚体及血常规检验的具体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100例临产孕妇(研究组)以及同期未妊娠的健康女性100例(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凝血三项、D-二聚体、血常规检验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 血常规检测、凝血三项检测、D-D检测后统计两组综合指标,研究组与参照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性差异,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临产孕妇以及健康无妊娠的女性进行血常规检测、凝血三项检测、D-D检测,可见检测结果可对产妇妊娠期相关疾病起到积极预防的作用,能够对凝血功能、妊娠结局、静脉血栓风险等进行评估,应用价值较高,建议临产孕妇及时进行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临产孕妇凝血三项,D-二聚体及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医院收治49例临床孕妇为观察组,另选49例健康未妊娠女性为对照组,均进行孕妇凝血三项,D-二聚体及血常规检验,基于检查结果,将观察组分为异常组(n=13)与正常组(n=36),对比妊娠结局。结果:PT、APTT观察组更短,FIB、D-D水平更高(P<0.05);RBC、HCT观察组更低,WBC观察组更高(P<0.05);异常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加强临产孕妇凝血三项,D-二聚体及血常规检验,有助于临床医师依据检查结果评估凝血功能,预测妊娠结局,有利于尽早给予针对性方案预防,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308例,根据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与预后,进行实验分组,将患者分为重症肺炎生存组(n=196)、重症肺炎死亡组(n=112)。检测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磁珠凝固法、免疫比浊法技术,于重症肺炎患者入院24h内及入院14日时检测血浆内IL-6、PCT、D-dimer水平,并记录每位患者的基本情况信息。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明确该三项指标与重症肺炎的诊断的相关性。结果:病原菌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最多;生存组和死亡组PCT、IL-6、D-dimer初始值及入院14日数值均高于正常范围,生存组数值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PCT、IL-6、D-dimer对重症肺炎有诊断价值,可为重症肺炎诊断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方向。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在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308例,于入院24小时内及入院14日时实施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检测。根据重症肺炎患者的最终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204)、预后不良组(n=104),根据上述指标分析与重症肺炎转归之间的关系,即PCT、IL-6和D-二聚体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预后良好组PCT 、IL-6、D-dimer初始值、入院14日数值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有临床比较价值。IL-6、PCT、D-dimer的升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磁珠凝固法、免疫比浊分析技术检验白介素6、降钙素原、D-二聚体三项指标,能够对重症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以辨别,为重症肺炎的后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继而实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检测D-二聚对无转移性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6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术前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2.5个月(5~78月)。D-二聚体升高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D-二聚体组(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D-二聚体水平、T分期及N分期、Dukes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回归显示,年龄、D-二聚体水平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D-二聚体升高提示非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时间较短,术前检测D-二聚体对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期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检测情况。方法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100例来我院住院的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未治疗前和经两周治疗后病情稳定后的血,同时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健康对照,抽抗凝血用AC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T),用东芝120检测D-二聚体,检测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组对照比较,肺心病急性期PT,APTT及TT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FiB和D-二聚体增多.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肺心病患者处于血栓前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测可评价肺心病凝血状态的凤险评估。指导早期干预。
简介:目的研制稳定的D-二聚体质控品,用于实验室内部D二聚体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将收集的混合血清置于56℃水浴30min处理后加入终浓度为500mg/LNaN3防腐。分装成1ml/支分别贮存在25℃、4℃和-70℃环境中,以观察其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将研制的D二聚体质控品用于不同检测系统作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质控血清室温保存可稳定4~5d,4℃保存可稳定30d;-70℃贮存的血清可稳定1年以上。各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但变异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结论混合血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实验室内部D-二聚体检测的质量控制,以弥补因缺乏D二聚体国际和国家标准品带来的测试结果缺少可靠性控制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验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其中42例患者经治疗后进入缓解期,18例患者进入复发期。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全部参与研究者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检验,并对比患者初治期以及缓解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研究组初治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复发期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缓解期患者以及参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验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还可以及时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能够用于确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肺栓塞患者D-D二聚体的含量的变化,明确D-D二聚体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大面积PTE患者(46例)、小面积PTE患者(50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57例)和空白对照(181例)分为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所有患者D-D二聚体水平和PTE患者治疗后4d、7d的D-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浆D-D二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PTE组D-D二聚体水平高于小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d,小面积PTE患者D-D二聚体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且明显低于大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两组PTE患者D-D二聚体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两组D-D二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D-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PTE的一项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PTE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或翻修术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8例,女性110例,年龄(58.6±14.5)岁。其中慢性PJI患者48例(膝关节21例、髋关节27例),无菌性松动患者57例(膝关节16例、髋关节41例),正常随访患者63例(膝关节28例、髋关节35例)。收集患者血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髋、膝关节慢性PJ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ESR、CRP诊断髋关节和膝关节慢性PJI的诊断效力。结果慢性PJI组膝关节D-二聚体水平[M(QR)]为1 040(1 140.5)μg/L,高于慢性髋关节PJI患者的435(605)μg/L(Z=3.16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诊断膝关节慢性PJI的D-二聚体最佳截断值为370.5 μg/L,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4.1%;CRP最佳截断值为9.3 mg/L,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0.9%,ESR最佳截断值为33 mm/h,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8.6%。诊断髋关节慢性PJI的D-二聚体最佳截断值为294 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7.6%;ESR最佳截断值为45 mm/h,诊断的灵敏度为55.6%,特异度为97.4%;CRP最佳截断值为8.1 mg/L,诊断的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84.2%。结论D-二聚体对膝关节慢性PJI的诊断价值要高于髋关节慢性PJI,但D-二聚体诊断膝、髋关节慢性PJI的价值不优于ESR、CR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10 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 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 100 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分析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比两组的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水平,实验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显著( P < 0.05 )。支原体肺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且中度、重度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 P < 0.05 ),重度患者二者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 P < 0.05 )。 结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水平表达均比健康人显著增高,并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深呈增高的趋势,可见二者用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病情程度判定有显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