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社区肺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社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社区肺康复干预;对比肺功能以及BMI评分等指标。结果在肺功能以及BMI评分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了解后,合理给予社区肺康复护理干预,最终可以将患者的运动耐力显著提高,将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加以有效缓解,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提高,将生活质量改善,最终确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获得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塞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5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经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每次100~200mg/kg。然后拔管,予NCPAP呼吸支持治疗。结果47例患儿缺氧症状很快改善,12时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0.90以上,治愈出院;5例好转后自动出院;其余4例患儿仍有缺氧症状改为机械通气。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及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正确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体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进一步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SPF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COPD模型组16只。使用烟熏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实验第28天处死两组小鼠,收集肺组织,作石蜡切片及H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Th17及Treg的变化。结果(1)COPD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可见明显的肺部炎症及肺气肿形成;(2)与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Th17的百分比含量增高,而Treg的百分比含量降低;(3)Th17/Treg的比值在COPD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高于对照组。结论香烟烟雾可能导致Th17/Treg失衡,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用药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确诊为慢阻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三项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阻肺患者采用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入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入30例妊娠晚期臀位倒转术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纳入30例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孕妇,通过开展术式,胎位纠正成功例数为20例,占比66.67%,失败例数为10例,占比33.33%。10例患者经过术式未治疗成功因素为术式全程宫缩频繁5例,未能推动胎儿3例,明显腹痛1例,胎心加快1例。6例患者开展期间出现胎心异常现象,暂停操作后5例患者恢复正常,分娩孕周为36~41周,母婴预后良好。结论通过对臀位外倒转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能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摆放截石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妇科手术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7例患者麻醉后摆放截石位为对照组,57例患者麻醉前摆放截石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安置体位所需时间、安置体位所需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摆放截石位有助于提高妇科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能够节省安置体位所需时间和操作人数,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屈伸位时的有效椎管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28名,给予颈椎中立位及动态核磁共振成像,分别测量其有效椎管和脊髓正中矢状径、缓冲空间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椎间隙水平有效椎管矢径屈曲位最大,中立位次之,后伸位最小。颈椎各椎间盘水平缓冲空间屈曲位最大,中立位次之,后伸位最小,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颈椎C4/5、C5/6节段后伸位较中立位椎间隙水平椎管有效矢径减小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核磁共振成像(KMRI)以一种非侵袭性的方法证实了人体真实的有效椎管、缓冲空间及脊髓的动态变化,即有效椎管矢状径及缓冲空间于前屈位最大,中立位次之,后伸位最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采取早期半卧位预防腰肌酸痛的效果及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观察资料,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来医院就诊治疗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与传统的去枕平卧位进行对照分析讨论,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取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对带有气道插管者除外),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小时内进行观察比较讨论。结果实验组术后采取早期半卧位发生中度腰肌酸痛者3例,无不适感,于手术当时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采取传统方法去枕平卧位发生中度腰肌酸痛者6例,严重腰肌酸痛者15例,有不适感。结论腹部全麻术后采取早期半卧位、有效护理能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