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的组织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AAD患者10例作为病例组(AAD组),同时选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CABG组)。术中留取两组患者的升主动脉组织标本。采用四维非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4D-LFQ)分析患者升主动脉组织标本的蛋白质谱变化,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然后应用平行反应监测(PRM)技术对选定的靶蛋白进行精准定量验证。结果通过4D-LFQ技术共鉴定到3 985个蛋白,其中3 350个蛋白可定量。在所定量到的蛋白中39个上调,47个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差异表达蛋白位于胞外区,功能主要涉及细胞迁移增殖、炎症细胞激活、细胞收缩、肌肉器官发育等。PRM技术对选定的15个目标蛋白精准定量,发现整合素α-Ⅱb、整合素α-M、整合素β-2和整合素β-3在AAD组患者升主动脉组织中高表达。结论整合素α-Ⅱb、整合素α-M、整合素β-2和整合素β-3在AAD患者升主动脉组织中高表达,或可作为诊断AAD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通过3D生物打印的组织工程技术进行气管重建在当前已经成为对于长段气管损伤后进行修复的一种理想化的方法,而如何选取打印材料制造出合适的组织工程气管是保障气管移植物能在人体完美存活的关键。生物墨水是一种生物制造技术制造的,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细胞配方,其对3D打印组织工程气管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寻找一种拥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够打印出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生物结构的生物墨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不同材料制成的生物墨水的优缺点、当前的应用现状以及3D打印组织工程气管的临床实际运用进行综述,以促使早日能够实现组织工程气管的临床转化,系统化的投入实际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组织工程 气管 生物墨水 3D生物打印
  • 简介:摘要胶质瘤可发生于脑和脊髓,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MRI和活组织检查术目前主要用于胶质瘤的诊断和监测肿瘤复发,但MRI的灵敏性不足,活组织检查术的创伤性较大,常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液体活组织检查术是一种便利、微创的检测手段,能够反映肿瘤的遗传信息和特征,有望成为现有监测方式的重要补充。胶质瘤尤其是脊髓胶质瘤与脑脊液的关系密切,使得脑脊液活组织检查术具有优势。本文对液体活组织检查术在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质瘤可发生于脑和脊髓,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MRI和活组织检查术目前主要用于胶质瘤的诊断和监测肿瘤复发,但MRI的灵敏性不足,活组织检查术的创伤性较大,常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液体活组织检查术是一种便利、微创的检测手段,能够反映肿瘤的遗传信息和特征,有望成为现有监测方式的重要补充。胶质瘤尤其是脊髓胶质瘤与脑脊液的关系密切,使得脑脊液活组织检查术具有优势。本文对液体活组织检查术在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尼醇X受体(FXR)在正常肠黏膜、结直肠腺瘤(CRA)、结直肠癌(CRC)演变进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FXR表达与结直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UALCAN网站工具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CRC以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FXR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水平。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航天中心医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CRA组织、47例CRC组织以及11名健康人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健康对照)中FXR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FXR蛋白表达与结直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依据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CRC患者FXR基因转录本中位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FXR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FXR基因表达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对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CRC组织中FXR基因转录本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1)。对收集的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从盲肠到直肠,FXR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健康对照、CRA、CRC患者FX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9%(10/11)、24.0%(24/100)、6.3%(3/47),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6,P<0.01);CRC组织FXR蛋白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3%(3/47)比65.2%(1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8,P<0.01)。不同性别、年龄、腺瘤长径及是否进展期CRA患者间FXR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是否有脉管癌栓的CRC患者间FXR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生存分析显示,FXR高表达的CRC患者无复发生存优于FXR低表达患者(P=0.003)。结论FXR在健康人、CRA、CRC人群肠道组织中表达水平依次降低。FXR低表达的CRC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癌 腺瘤 法尼醇Ⅹ受体 生物学标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IAH2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惠州临床医学院)以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40例以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6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的SIAH2和OPN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SIAH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70.77%(46/65)比7.50%(3/40),χ2=39.826,P<0.01],OPN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64.62%(42/65)比10.00%(4/40),χ2=30.004,P<0.01];SIAH2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FIGO)、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χ2=4.918、5.168,P<0.05);OPN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学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χ2=9.432、4.250、5.478,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IAH2和OPN呈高表达,检测SIAH2和OPN的表达在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卵巢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骨桥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denosumab治疗前后组织学形态与分子表型的改变。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0例经denosumab治疗的骨巨细胞瘤病例,行光镜观察。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进行H3.3、RANK、RANKL的表达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10例患者包括女性6例,男性4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发病部位在骶骨有5例,在股骨、桡骨、胫骨、肩胛骨及髌骨各有1例。术前使用denosumab治疗3~6个月。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6、11、14个月复发,其余术后经随访4~24个月未见复发。denosumab治疗后骨巨细胞瘤表现为巨细胞消失伴显著的新骨形成。治疗后复发病例表现为经典巨细胞瘤结构的复现并伴有denosumab治疗后的成骨形态。免疫组织化学H3.3染色10例均显示治疗前后一致性的瘤细胞核表达,RANK表达于多核巨细胞与单核细胞,RANKL表达于肿瘤细胞。Sanger测序显示所有病例均存在H3F3A G34W突变。结论通过对denosumab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组织形态及RANK、RANKL、H3.3免疫表型辅助分析,显示骨巨细胞瘤的细胞组成,并能对denosumab的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造石英石是一种新兴的装饰建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粉尘接触危害。从业者因缺乏有效的健康防护,近年来由于人造石英石粉尘引起的矽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报道,严重影响从业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对人造石英石的使用现状、从业者接触情况以及粉尘所致的肺组织损伤进行综述,分析其致病特点,为保护职业人群和改善职业健康提供依据。

  • 标签: 粉尘 人造石英石 二氧化硅 肺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组织中的病原学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疑似或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病理标本,将190份标本按照病理形态分为4组:组1为坏死性肉芽肿组(109份),组2为非坏死性肉芽肿组(20份),组3为普通炎症组(45份),组4为非结核病变组(16份)。比较各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在4组病理标本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阳性率,同时比较不同抗结核治疗时间对病原学检查结果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在组1、组2、组3和组4患者的组织病理标本中抗酸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17.4%(19/109)、5.0%(1/20)、4.4%(2/45)、0(0/16),MTB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32.0%(32/100)、4/19、4.8%(2/42)、0(0/16),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体系(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n resistance real-time quantitativ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system, Xpert MTB/RIF)检测的MTB阳性率分别为74.3%(81/109)、15.0%(3/20)、13.3%(6/45)、0(0/16),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的MTB阳性率分别为63.0%(58/92)、0(0/15)、2.6%(1/38)、0(0/10),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的MTB阳性率分别为32.4%(24/74)、0(0/10)、0(0/15)、0(0/10),各种病原学方法检测4组标本中的MTB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pert MTB/RIF检测组1标本中MTB的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MTB培养和S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016、37.162、35.679,均P<0.01),但与FQ-P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7,P=0.112),联合病原学检查MTB的阳性率为85.3%(93/109),高于Xpert MTB/RIF的74.3%(81/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各种病原学检查抗结核治疗时间≤1个月与>1个月的组1病理标本MTB阳性率分别为:抗酸染色为14.3%(7/49)比20.0%(12/60)(χ2=0.612, P=0.434),MTB培养为48.9%(22/45)比18.2%(10/55)(χ2=10.721,P=0.001),Xpert MTB/RIF为69.4%(34/49)比78.3%(47/60)(χ2=1.131,P=0.287),FQ-PCR为55.0%(22/40)比69.2%(36/52)(χ2=1.965,P=0.161),SAT为43.3%(13/30)比25.0%(11/44)(χ2=2.736,P=0.098)。结论MTB病原学检查结果与典型的结核病病理形态学存在一致性。病理组织的各种病原学检查方法中以Xpert MTB/RIF检出率最高,且不受早期抗结核治疗时间的影响,而联合病原学检查能提高检出率,可在标本量足够时采用。

  • 标签: 结核病病理检查 慢性肉芽肿性炎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体系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稳步提速,但是人们对一些自然灾害还是不可控的。我国是地震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地震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绝不仅仅只是表现在物质方面人们的损失,而是表现在对社会秩序的损害,以及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组织管理当中的具体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篇文章主要归纳了几次地震当中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为其组织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的开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中医疗队,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9例手部掌、指骨及皮肤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3.5 cm×5.5 cm~4.5 cm×8.5 cm,骨缺损长度3~6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6.0 cm~5.0 cm×9.0 cm,骨瓣切取大小3.0 cm×1.0 cm×1.0 cm~6.0 cm×1.5 cm×1.0 cm,皮瓣均携带臂后侧皮神经,骨瓣和受区的掌、指骨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皮瓣的桡侧副动脉及伴行静脉和受区的桡动脉腕背支、头静脉吻合。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门诊随访观察骨移植端愈合情况、皮瓣存活质量、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及指关节的屈伸功能。结果术后9例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24个月,全部病例的骨移植端均愈合良好,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皮瓣的两点分辨觉为8~12 mm,平均10.2 mm。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7例,良2例。上臂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切取方便,操作简单,可同时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及掌、指骨缺损,缩短治疗时间,对供区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修复手部骨及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良好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指骨 掌骨 桡侧副动脉穿支 复合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理想的支架材料可对组织器官病损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重建,因此在组织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天然生物材料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天然生物材料具有高仿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来源广泛,非常适合用作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按成分和原料来源大致分为蛋白质类生物材料(胶原、明胶、丝素和纤维蛋白)、糖类生物材料(纤维素、几丁质/壳聚糖、海藻酸盐和琼脂糖)、糖胺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脱细胞基质移植物(羊膜、小肠黏膜下层、肌腱)。不同的支架材料具有独特的天然结构和理化性质。蛋白质类生物材料多通过聚合形成网状结构影响细胞迁移分化,且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可单独制成支架或配合其他合成材料使用;糖类生物材料因高比表面积可负载大量液体,但其机械性能较差,因此常被以凝胶形式控释细胞和生长因子配合其他材料应用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糖胺聚糖类生物材料具有抗炎、黏弹润滑以及高水合特性,多配合合成材料增加其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相比天然高分子材料,脱细胞基质不但具有更相仿的细胞外结构和营养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可对组织器官病损进行更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重建,因此在组织工程中越来越被受到重视。不同材料的巧妙组合,使肌腱修复展现出更好的效果,也使天然生物材料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前景和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工凝聚力是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会组织由于自身优势对医院职工凝聚力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工会组织参与职工凝聚力建设的优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针对工会组织参与医院职工凝聚力建设的实践途径展开研究,为工会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工会组织 职工凝聚力 实践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颞区域不同程度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3例因耳颞区恶性肿瘤或反复感染形成窦道手术后出现耳颞区不同程度巨大复合组织缺损而行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患者的肿瘤或病灶完整切除后,根据手术切除后于耳颞区留下不同程度的复合组织缺损的位置和特点分别实施耳后舌形瓣转移修复、吻合血管蒂游离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Ⅰ期头皮扩张Ⅱ期病变清除腹部脂肪术腔充填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修复效果良好。结论耳颞区解剖复杂涉及头颈及侧颅底重要血管神经结构,术后形成的由皮肤、肌肉和骨组织组成的巨大复合组织缺损多需一期修复,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修复方法,达到彻底切除肿瘤、清除病灶同时覆盖术腔修复缺损的目的。

  • 标签: 耳外科手术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基于BOPPPS[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及总结(summary)]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在线教学。通过开学前学院集中开展BOPPPS教学模式理论学习和在线实践操作,保证教师授课前掌握在线教学方法。在教学运行中,利用多种手段强化BOPPPS教学模式中6个模块的应用,建立学院、教研室、教师和学生的多层次在线教学监督反馈机制,不断进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开学4周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院统一组织和实施,能够高效实现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在线教学,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收到满意效果。

  • 标签: 疫情 BOPPPS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 在线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外伤史而无软组织损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以2010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有外伤史而无软组织外伤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创伤后无软组织外伤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和诊断结果。结果:本组研究共选取36例患者入组研究,其中25例最终死亡,死亡率69.44%;有外伤史而无软组织外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普遍具有少尿、低血压特征,且情况越严重患者生存期越短,但并非所有患者伴有少尿症状,伴少尿、血清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增高的症状的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风险较高;死亡后患者肾组织切片上可见髓质肾小管腔内有较多肌红蛋白管型。结论:有外伤史而无软组织外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与感染、过敏及自身固有疾病等导致的急性肾衰竭较难鉴别,通过对发病后各项指标变化的监测分析尤其是尿量、血压的分析是提高急性肾衰竭成因鉴别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 标签: 创伤致急性肾衰竭 临床特点 预后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外周血及组织进行照后第2 047天(5年7个月零7天)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电离辐射引起的体细胞变异情况,为明确电离辐射引起的远后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京"5.7"192Ir源事故患者王某照后第2 047天的背部正常皮肤组织、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外周血3种样本,分别提取DNA后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原始测序数据进行分析。以背部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开展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外周血的基因变异检测分析。结果与背部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和外周血的基因组出现了多种基因变异,包括碱基置换(碱基转换、碱基颠换)、小片段插入、小片段缺失、拷贝数变异(拷贝数增加、拷贝数减少)以及结构变异(大片段缺失、大片段重复、倒位、染色体内易位以及染色体间易位),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出现10 666个基因变异,外周血出现11 233个基因变异,变异DNA涉及上万个基因。这些基因变异存在于外显子、内含子、3'UTR(3'untranslated region,3'端非编码区)、5'UTR(5'untranslated region,5'端非编码区)、剪切位点附近、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 kb区域以内、转录终止位点下游5 kb区域以内、非编码RNA以及基因间隔区域,且所有染色体都存在基因变异。结论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照后第2 047天受照射范围内的骨及软组织和外周血中存在大量的基因变异,可能影响机体的功能及电离辐射诱发的远后效应。

  • 标签: 放射事故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变异
  • 作者: 刘晓强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81
  • 简介:摘要口腔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精确的软组织印模是获得良好粉白美学效果的重要基础。笔者将口腔美学区种植修复的软组织印模技术归纳为5种:口内个性化转移杆法印模、口外个性化转移杆法印模、临时修复体直接转移法印模、临时修复体间接转移法印模和数字化印模,本文逐一阐述做好种植修复软组织印模的方法和要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