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接受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干预对院内转运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医院10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院内转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转运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下的院内转运,对比两组患者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转运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尽可能快速完成转运,保障转运的安全,值得运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神经外科 重症 院内转运时间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急诊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进行急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和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救护理 急诊宫外孕 护理效果 疼痛程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为143.11±5.61mmhg、90.69±5.11mmhg;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为137.01±3.01mmhg、88.23±4.01mmhg,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个体化 延续护理 老年高血压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积极展开优质护理模式对不良事件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80例GDM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病例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按双盲法分组,对比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优质护理模式)的血糖血压控制效果、不良妊娠事件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6.04±0.32)mmol/L、餐后2h血糖(7.41±0.63)mmol/L及DBP水平(90.82±8.08)mmHg、SBP水平(121.57±10.25)mmHg均低于对照组(t=22.049,5.692,,9.622,3.975;P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 孕妇 优质护理模式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1-2022.12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维化个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几率,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维化个体护理模式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CHD)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60例CHD介入治疗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7月-2023年4月时间段内所收治,按抽签法做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噻氯匹定+阿司匹林,30例)与干预组(噻氯匹定+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0例),比较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血小板凝集、血栓素B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更低(P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对急诊宫外孕患者护理效果、疼痛程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为研究时间,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急诊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依据均等分组,2021年1--6月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共28例患者,2022年7--12月入院患者纳入研究组,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疼痛评分差异细微(p>0.05),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输血量、失血量、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应用于急诊宫外孕患者中具有显著护理效果,有助于缓解痛感,减少失血量与失血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建议推广。

  • 标签: 急诊宫外孕 急救护理 疼痛程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3±5.7)分,高于对照组的(87.6±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月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

  • 标签: 护理安全 量化管理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收集了126例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数据,并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方法,包括评估风险、制定安全措施、监测实施和反馈评估等环节。结果:通过护理安全量化管理的应用,发现护理质量显著改善,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降低。在评估风险阶段,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预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和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在评估阶段,通过对护理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改进。结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的应用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因此,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广泛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成果。

  • 标签: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一些不良事件,探讨其出现的原因。明确各事件特征,从而达到维护患者治疗安全,降低发生风险的目的。方法 调查的场所选择重庆市某三甲专科医院新生儿科。在一段时间(2017.01-2021.12)内,选择已经发生,且上报的不良事件。总件数为320件。明确每一件不良事件的详细内容。主要是对级别、分类、因素、发生事件等进行统计。判断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所有的不良事件中,以Ⅲ级、IV级的占比较高;靠前的是护理事件,药品事件,医疗事件,输血事件;主要原因分别是①医护人员风险意识较弱②没有接受规范化培训③操作时执行流程不规范④未严格执行交班流程;资历较低的医务人员在评估及病情观察方面存在显著不足。结论 应进行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优化医院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流程,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医务工作人员排班模式,根据患儿的需求进行弹性排班,从而保证医疗安全,患儿安全。

  • 标签: 不良事件 回顾性分析 对策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血站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采血的70例献血人员,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采血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身痛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随机甄选2021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产后身痛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主体,将所有患者依据信封随机抽取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以中药口服治疗,探究组43例患者采用中药口服与熏蒸联合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数据:探究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4.11±0.83)分,对照组为(4.32±0.87)分,t值为1.145,P值为0.255;探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为(1.24±1.07)分,对照组为(2.57±1.10)分,t值为5.683,P值为0.000;探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4%,卡方值为3.887,P值为0.048;探究组不良反应发生为9.30%,对照组为6.98,P值为0.702,P值为0.648;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探究组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探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熏蒸治疗用于产后身痛中药口服治疗过程中,能够更加良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中的整体治疗价值较高,应该在临床中予以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中药熏蒸 中药口服 产后身痛 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心通胶囊辅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2-2023.3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B组与A组,两组均34例,B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A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辅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果:A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B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低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实施脑心通胶囊辅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干预能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脑心通胶囊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3"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护理质量、护士综合能力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期分为2019年1~12月和2020年1~12月两个时期,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开始在病区实行"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肿瘤科护士综合能力和肿瘤科护理质量的变化,统计两个时期内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理论考核和操作能力考核评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运用"1+3"模式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升护士综合能力,减少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1+3"模式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护理路径对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躁动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84例/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量表(R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R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保护性约束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躁动程度和不良事件总发生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临床护理路径 神经外科 躁动程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质量改进措施对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7年7~12月和2018年7~12月收治的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改进前组和改进后组,质量改进措施包括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umbilical cord ligation,DCC)、生后早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nCPAP)和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pulmonary surfactant therapy,MIST)。比较两组极早产儿及孕母临床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204例极早产儿,改进前组96例,改进后组108例。改进后组1 min Apgar评分、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时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房复苏用氧、出生时气管插管和收入NICU时气管插管低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组气管插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比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BPD发生低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CC(aOR=0.261,95%CI 0.091~0.718,P=0.023)、nCPAP(aOR=0.284,95%CI 0.123~0.667,P=0.015)、MIST(aOR=0.276,95%CI 0.114~0.627,P=0.011)等质量改进措施为BPD的保护性因素,机械通气(aOR=2.023,95%CI 1.048~3.918,P=0.036)为BPD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极早产儿实施由DCC、早期nCPAP和MIST组成的质量改进方案,可降低BPD发生

  • 标签: 延迟脐带结扎 肺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护理应用循证护理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共取66例观察样本(即:我院2020年05月至2023年01月接诊的急性阑尾炎病人),抽签分为循证组(循证护理,n=34)和参照组(常规护理,n=32),观察疼痛度变化,比较不良反应、 SAS、QLQ评分与恢复时间。结果:循证组不良反应5.88%,比参照组25.00%低,VAS(2.41±1.26)分,SAS(40.27±6.85)分,比参照组(3.90±1.49)分、(47.52±6.57)低,QLQ(85.55±6.39)分,高于参照组,恢复用时比参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阑尾炎护理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疼痛度,消除其焦虑情绪,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方面皆有积极响作用,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循证护理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时限2021年6月到2022年11月,研究患儿共60,结合就诊号进行分组,每组小儿30,对照组用基础护理,研究组用综合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小儿置管不良反应发生更低,满意度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护理 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CH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43例)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 心功能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