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检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设成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设成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比较检测含量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人员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检测含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15.0%、1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3.3%、61.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检测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和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诸城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病理检查确诊的106例NSCLC患者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IF5A2和PRMT5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NSCLC癌组织中EIF5A2阳性表达率76.42%(81/10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EIF5A2阳性表达率16.98%(18/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15,P<0.01)。NSCLC癌组织中PRMT5阳性表达率84.91%(90/10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RMT5阳性表达率20.75%(22/1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26,P<0.01)。EIF5A2表达水平与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TNM stage)明显相关(χ2=4.825、7.620,P<0.05),PRMT5表达水平与NSCLC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明显相关(χ2=6.845、6.108、6.508,P<0.05)。结论EIF5A2和PRMT5在NSCLC癌组织中呈高表达,EIF5A2和PRMT5有助于评估NSCL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原核表达人腺病毒(HAdV)7型DNA结合蛋白(DBP),制备DBP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合成HAdV-7 DBP基因并克隆至pET30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进行原核表达。经镍离子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该抗体效价;使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抗体特异性。以rDBP包被ELISA反应板使用间接ELISA对HAdV感染儿童急性期血清中抗DBP蛋白IgM和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HAdV-7 DBP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重组DBP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95%,间接ELISA方法测得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的抗体效价为1∶1 024 000,Western blotting方法和IFA方法显示该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间接ELISA方法检测HAdV感染儿童 急性期血清中抗DBP蛋白IgM和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9/38)和63.2%(24/38)。结论成功构建HAdV-7 DBP蛋白的原达表达载体,获得了HAdV-7型DBP重组蛋白和高效价的兔多克隆抗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小体装配蛋白1样1(NAP1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集的60例鼻咽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癌旁组织和鼻咽癌组织NAP1L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NAP1L1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感染低分化鼻咽癌细胞SUNE-1,建立对照组和NAP1L1 KD组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体外移植瘤实验分析NAP1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周期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和细胞周期素D1(CCN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NAP1L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定量结果显示,癌旁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31.64±7.01)明显低于鼻咽癌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91.80±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7,P<0.05)。对照组细胞48 h和72 h吸光度(A)值(1.08±0.08、1.89±0.11)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48 h和72 h A值(0.79±0.08、1.3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8、11.570,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109.50±14.4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66.33±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5)。接种30 d后对照组细胞在裸鼠成瘤体积和重量[(1 072.90±114.87) mm3、(4.96±0.52) g]显著高于NAP1L1 KD组细胞[(855.90±55.54) mm3、(3.27±0.23)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9.425,P<0.05)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55.03±3.09)%]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74.88±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0,P<0.05)。对照组细胞G2/M期比例[(5.61±0.63)%]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14.0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0,P<0.05)。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0.27±1.79)%]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11.44±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50,P<0.05)。对照组细胞CDK4、CDK6和CCND1蛋白表达水平(1.23±0.06、1.03±0.09、0.88±0.0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0.41±0.07、0.60±0.05、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0、10.560、19.980,P<0.05)。结论NAP1L1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与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调节细胞周期变化,进而影响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核表达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蛋白(RBD)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用大肠埃希菌表达重组新型冠状病毒RBD,进行纯化、透析复性,比较了RBD复性前后的结构表征和抗原活性变化,最后将制备所得重组RBD免疫Babl/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变化情况。结果完成了大肠埃希菌表达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RBD的制备。复性前后,RBD的自发荧光波长发生蓝移现象,从(363.33±0.47)nm蓝移至(333.00±0.82)nm,蛋白形状从无序状态折叠为(9.55±0.39)nm的颗粒,复性后RBD与ACE-2的结合活性是复性前的128倍。活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对原型株的滴度几何平均数为136.70,对贝塔株为101.5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t=0.41,P=0.700)。试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的分泌特异性IFN-γ的效应T细胞为(308.50±144.11)个斑点形成细胞/5×105个细胞,低于对照组[(3.75±3.11)个斑点形成细胞/5×105个细胞],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4.72,P=0.010)。结论成功制备原核表达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RBD,通过体外复性折叠,能够产生良好、全面的免疫原性。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中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nRNPC)表达,探讨hnRNPC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组织标本hnRNPC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小干扰RNA及慢病毒转染U87细胞,干扰U87细胞hnRNPC的表达并检测干扰效率,Transwell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蛋白表达;在稳定干扰hnRNPC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并检测U8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结果胶质瘤组织中hnRNPC表达为正常脑组织的(4.482±0.76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3,P<0.05);稳定敲减hnRNPC后,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sh-hnRNPC-1、sh-hnRNPC-2)较对照组(sh-Con)及空白组蛋白(Blank)表达分别下降(2.512±0.684)倍和(2.516±1.79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256、70.863,P<0.05),实验组(sh-hnRNPC)细胞迁移面积[(8.373±0.104)%]相对于对照组(sh-Con)细胞迁移面积[(16.610±0.440)%]和空白组(Blank)迁移面积[(17.867±0.570)%]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2.083,P<0.05),实验组(sh-hnRNPC)穿过Transwell小室基底膜的细胞数目为(122.000±12.530)个,较对照组(sh-Con)细胞数目[(359.000±34.771)个]和空白组(Blank)细胞数目[(375.000±14.503)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944,P<0.05),与瞬时敲减hnRNPC后结果一致。敲减hnRNPC后,各组细胞中PI3K、Akt表达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8、2.590,P>0.05),实验组(si-hnRNPC)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分别降低了(2.060±1.046)倍和(3.087±0.5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93、255.863,P<0.05)。稳定干扰hnRNPC,再加入IGF-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后,能逆转U8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hnRNPC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hnRNPC表达越高,提示hnRNPC可能参与胶质瘤的恶性发展;hnRNPC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简介:为了研制新型细胞因子制剂,将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基因和鸡α-干扰素(ChIFN-α)基因通过多肽氨基酸接头(Linker)连接在一起构成mChIL-18/mChIFN-α融合蛋白基因,并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以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以mChIL-18cDNA与mChIFN—αDNA为模板,通过PCR及PCR重叠延伸技术(SOE)得到mChIL-18/mChIFN-α融合DNA。将回收的DNA克隆于pGEM—TEasy载体,并对其进行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阅读框完整、连接部位正确的mChIL-18/mChIFN—α融合分子DNA。将所克隆的目的片断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30-mChIL-18/mChIFN-α。pQE30-mChIL-18/mChIFN—α的成功构建为研制开发新一代的多功能、多靶点的细胞因子制剂奠定了基础。
简介:目的构建arhgap39基因真核过表达载体并初步研究arhgap39蛋白表达的相关问题。方法提取小鼠海马组织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根据GeneBank中基因信息设计引物,高保真PCR扩增arhgap39基因的编码区,随后将其转移到真核载体上,转染NG-108细胞并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arhgap39基因的相关真核过表达载体;将其转染NG-108细胞,免疫印迹试验证实arhgap39成功过表达,arhgap39的分子量约为140kD。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确认了arhgap39蛋白的分子量,并对其可能存在的存在形式做了验证性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核基质蛋白22(NMP22)联合膀胱肿瘤抗原(BTA)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为膀胱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15例疑似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经手术病理或膀胱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膀胱癌248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67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液NMP22和BTA水平。结果膀胱癌组、泌尿系统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尿液NMP22表达水平分别为(28.4±8.8)ng/ml、(12.7±3.0)ng/ml、(4.3±1.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41,P<0.05);BTA表达水平分别为(25.1±8.1)ng/ml、(10.4±2.9)ng/ml、(6.4±2.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62,P<0.05)。不同TNM分期、病理分级的膀胱癌患者尿液NMP22和BT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液NMP22和BTA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5、96.98%和61.11%,均高于其单项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MP22和BTA诊断膀胱癌的cut-off值分别为32.42 ng/ml和29.13 ng/ml。结论尿液NMP22和BTA联合检测对膀胱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无创、批量筛查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目的:在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人NDRG2基因的截短部分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含有人NDRG2基因的pGKBT7质粒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扩增获得截短的人NDRG2基因,然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C2;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达产物中在分子量67kD左右可见与目的蛋白分子量相符的条带,该条带可被Ndrg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构建了截短的人NDRG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HEK-293)获得成功表达。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生活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日趋年轻化,为此人类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及研究。目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传统的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及肥胖外,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还发现β2微球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冠心病的新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对冠心病的筛选、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评价有一定的意义。现回顾近几年的研究,就β2微球蛋白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患者β2-微球蛋白检测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4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激素水平(FT3、FT4、TSH)及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FT3、FT4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TSH则出现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血清β2-m、FT3、FT4、TSH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T3、FT4、TSH水平以及疗效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可成为甲亢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