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因子1α(HNF1α)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调控肾脏葡萄糖重吸收的机制。方法构建小鼠HNF1α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过表达HNF1α,将HNF1α siRNA和GLUT2 siRNA转染入HEK293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葡萄糖类似物2-NBDG被细胞吸收的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NF1α基因沉默后对GLUT2表达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HNF1α下游靶基因如GLUT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等的mRNA水平,通过共聚焦免疫荧光检测GLUT2在肾上皮细胞的定位情况,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NF1α对GLUT2的转录激活能力。通过凝胶迁移实验(EMSA)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检测HNF1α与GLUT2的结合作用。结果过表达HNF1α摄取2-NBDG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NF1α和GLUT2基因沉默后细胞对2-NBDG吸收作用减弱,HNF1α基因沉默后GLUT2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HNF1α使得肾脏包括GLUT2在内的有关糖转运基因表达水平上升(P<0.01)。过表达HNF1α显著增加GLUT2转录活性,干涉HNF1α可下调GLUT2转录活性。此外,HNF1α可与GLUT2的启动子直接结合。结论HNF1α通过直接结合GLUT2促进其表达,进而调节肾源细胞对葡萄糖重吸收作用。

  • 标签: 肝细胞核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体2 肾葡萄糖重吸收 转录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透析龄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组织中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GLT)的差异,以及研究高糖处理对原代HPMCs内SGLT1、SGLT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龄将PD患者分为4组:0年组、>0~2年组、>2~4年组和>4年组。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PD患者腹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腹膜HPMCs及血管内皮细胞SGLT1、SGLT2的表达。从腹透液中提取并培养原代HPMCs,高糖、高渗培养液处理HPMCs 0 h、12 h、24 h、48 h、72 h及96 h,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PMCs的SGLT1、SGLT2蛋白含量,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结果HE及Masson染色显示,0年组PD患者壁层腹膜光滑连续,可见一层扁平HPMCs;>0~2年组PD患者HPMCs较0年组减少;>2~4年组PD患者HPMCs体积增大,数量减少;>4年组PD患者腹膜明显增厚、纤维化明显,HPMCs几乎不可见。免疫组化显示,随着透析龄增加,HPMCs内SGLT1、SGLT2蛋白表达逐渐下降(P<0.05);腹膜上血管壁增厚,但不同透析龄患者腹膜血管内皮细胞SGLT1、SGLT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60 mmol/L葡萄糖处理原代HPMCs,可以先上调(0 h、12 h、24 h),后下调(24 h、48 h、72 h、96 h)SGLT1的表达(P=0.029);高糖处理对原代HPMCs中SGLT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高糖和透析龄的增加可导致HPMCs数量减少,活力下降,SGLT1、SGLT2表达下降,但对腹膜血管内皮细胞SGLT1、SGLT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质类 钠-葡萄糖转运体1 钠-葡萄糖转运体2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糖药物,其安全性始终是临床医生的关注重点之一。心血管结局试验已经表明该药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骨折、下肢截肢、急性肾损伤等不良反应仍需关注。本文将扼要介绍当前SGLT2抑制剂的安全性问题以帮助临床医师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平衡风险与获益,进而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决策。

  • 标签:
  • 作者: 边南南 曲爱娟 王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 100020,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重塑相关心血管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代谢紊乱相关心血管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69
  • 简介:摘要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SGLT2)抑制剂可抑制钠和葡萄糖在肾脏近端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导致渗透性利尿并降低血糖。近年临床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可降低高危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针对SGLT2抑制剂从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腹主动脉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大血管病方面阐述其对心血管保护效应的机理,以期对SGLT2抑制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

  • 标签: 大血管疾病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黑素变化调节着皮肤颜色深浅。既往研究认为,黑素转运存在胞吐-胞吞、脱落-吞噬、细胞吞噬、膜融合四种途径,黑素小体是黑素转运的主要载体。新近研究显示,依赖于胞吐-胞吞途径的黑素在黑素转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黑素转运中黑素细胞胞吐、角质形成细胞胞吞过程及转运后在角质形成细胞内的降解过程,为难治性色素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 标签: 黑色素小体 黑素细胞 角蛋白细胞 胞吞作用 黑素核
  • 简介:摘要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发挥药效的新型降糖药。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药物不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能改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转归,为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保护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SGLT2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尚未明了,现有的研究结果提示除降血糖外,SGLT2抑制剂还可通过降低体重、血压、血尿酸及改善肾小球高滤过等发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我们综述了SGLT2抑制剂的药物种类,阐述了SGLT2抑制剂可能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其在糖尿病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慢性 钠-葡萄糖转运体2 肾脏保护
  • 简介:摘要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缓解代谢压力及对心血管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这些降糖之外的获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对于其代谢调节和心肾获益的相关机制仍未十分明确。基于此,笔者针对SGLT-2i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调控细节以及心血管、肾脏获益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糖尿病,2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脂代谢 水盐代谢 心肾获益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在心血管和肾脏疾病方面可带来临床获益。本文在梳理药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国外主要临床诊疗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报告中的相关推荐意见和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整体来看,SGLT2抑制剂已被推荐作为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或肾脏疾病的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或之一),其单药和/或联合治疗也逐渐被各国推荐纳入医保给付范围中。但是,由于临床证据不尽相同,不同SGLT2抑制剂的推荐级别、具体患者人群和用药地位等也有一定的差别,建议应根据说明书批准的适应证、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意见等综合选择适宜的药品品种。

  • 标签:
  • 简介:摘要寡肽转运蛋白1(PEPT1 )是一种具有转运小分子肽功能的载体蛋白。PEPT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并能靶向转运小肽类物质进入肿瘤细胞。以PEPT1为载体可特异性地将抗肿瘤药物递送至肿瘤细胞,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此外PEPT1还可介导小肽类肿瘤放射性示踪剂和肿瘤光动力治疗分子的转运,为肿瘤诊断和光动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从PEPT1在肿瘤中的表达,PEPT1介导抗肿瘤药物、肿瘤放射性示踪剂和肿瘤光动力治疗分子的靶向递送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PEPT1在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寡肽转运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心血管事件获益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有关数据库,收集截至2019年10月发表的SGLT2抑制剂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结局指标包含心血管事件。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或相对危险度(RR)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采用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3项研究34 322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19 064例,对照组15 258例。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较低。与对照组比较,SGLT2抑制剂有良好的降糖效果,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4%(0.33%~0.58%)],P<0.01。在心血管事件方面,SGLT2抑制剂组在复合心血管终点风险[RR(95%CI)为0.89(0.83~0.96)]、心力衰竭住院风险[RR(95%CI)为0.69(0.61~0.79)]、心肌梗死风险[RR(95%CI)为0.89(0.80~0.98)]、全因死亡风险[RR(95%CI)为0.83(0.70~0.99)]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心血管死亡风险[RR(95%CI)为0.81(0.63~1.05)]和卒中风险[RR(95%CI)为1.00(0.88~1.1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GLT2抑制剂可降低肾脏特异性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LT2抑制剂组在发生低血糖风险、低血容量症风险、骨折风险、泌尿系感染风险和截肢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发生生殖系统感染[RR(95%CI)为4.74(2.76~8.16)]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面[RR(95%CI)为2.34(1.26~4.35)]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GLT2抑制剂对T2DM合并高危心血管风险的患者有良好的心血管、肾脏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殖系统感染风险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

  • 标签: 糖尿病,2型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血管安全性
  • 简介:摘要镁是机体重要的阳离子。2型糖尿病患者低镁血症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密不可分,二者互为因果。目前研究表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纠正低血镁。本文就血镁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升镁作用和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血清镁
  • 简介:摘要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引起非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euDKA)。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抑制胰岛素分泌并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容量,促使代谢由碳水化合物转向脂质等,造成体内生酮作用增加,并降低肾脏对酮体的清除力等,从而导致酮体蓄积。此外,由于尿糖排泄增加,肾糖异生减少等因素,体内血糖水平并不升高,表现为euDKA,往往被忽视或漏诊。本文就SGLT2抑制剂引发糖尿病euDKA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非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非高血糖型酮症酸中毒(euDKA)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收集截至2019年6月30日收录的SGLT2抑制剂致围术期euDKA的病例报告并提取患者以下信息:人口学特征,糖尿病分型,SGLT2抑制剂使用情况,euDKA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诊断euDKA时血糖、pH、碳酸氢根、阴离子间隙、血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euDKA诱发因素,以及治疗与转归情况。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SGLT2抑制剂致围术期euDKA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到患者27例(来自20篇文献),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58±12)岁;2型糖尿病26例,1型糖尿病1例;使用卡格列净者15例,达格列净6例,恩格列净6例;发生euDKA的时间为术后10 h至10 d,其中21例(77.8%)发生在术后3 d内;24例出现与一般酮症酸中毒类似的症状,3例无明显症状;诊断euDKA时血糖水平为(9.5±2.2)mmol/L,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一般酮症酸中毒类似。诱发euDKA的主要因素为手术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发生euDKA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和补液治疗,26例(96.3%)好转,1例(3.7%)死亡。结论SGLT2抑制剂致围术期euDKA多发生在术后3 d内;诱发euDKA的因素主要为手术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经胰岛素和补液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围术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细胞黏附分子,协助有髓轴突上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的正确定位和聚集,维持和稳定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而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可以干扰和破坏这种作用,引起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和组织器官损害,出现认知障碍、癫痫发作、边缘性脑炎、莫旺综合征和Isaacs综合征等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或综合征,其基本核心是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引发了免疫损伤、导致自身免疫性脑炎—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脑炎。因此,血清和脑脊液针对性的抗体检测极为关键,通常情况下此类疾病对免疫治疗有较好的反应和疗效。

  • 标签: 脑炎 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
  • 简介:摘要锌转运蛋白8(ZnT8)是一种锌离子转运蛋白,主要定位于胰岛 β 细胞,能将胞浆锌离子转运至胰岛素分泌囊泡内。ZnT8也可作为抗原引起 β 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诱发1型糖尿病,其转运功能的降低会影响胰岛素合成、储存和分泌,并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本文详细介绍了ZnT8的结构、表达和功能,并总结了目前关于ZnT8在胰岛功能及糖尿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功能 锌转动蛋白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肺曲霉病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肺曲霉病患者,男34例,女28例,年龄(53.58±12.34)岁,年龄范围为41~68岁,根据2008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曲霉病诊治临床实践指南的分级诊断标准中的组织病理、微生物结果、临床症状等资料,将患者分为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组(n=28)和非侵袭性肺曲霉病(NIPA)组(n=34),并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0.23±6.59)岁,年龄范围为43~62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NOD2 mRNA、RIP2 mRNA、NF-κB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OD2、RIP2、NF-κB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上清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IPA组NOD2 mRNA(7.46±1.86)、RIP2 mRNA(11.21±4.01)、NF-κB mRNA(58.80±14.23)和NIPA组NOD2 mRNA(3.38±0.97)、RIP2 mRNA(7.87±0.94)、NF-κB mRNA(39.10±9.84)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1.28±0.42)、(1.43±0.23)、(12.10±4.36)];IPA组NOD2(2.04±0.42)、RIP2(1.54±0.34)、NF-κB(1.33±0.31)和NIPA组NOD2(1.76±0.36)、RIP2(1.15±0.29)、NF-κB(1.03±0.3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0.75±0.21)、(0.63±0.18)、(0.51±0.12)];IPA组IL-6[(23.72±6.54)μg/L]、hs-CRP[(17.38±4.42)mg/L]和NIPA组IL-6[(18.62±5.35)μg/L]、hs-CRP[(9.64±3.01)mg/L]均高于健康组[(5.02±1.64)μg/L、(3.63±1.6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OD2 mRNA与NF-κB mRNA呈正相关(r=0.483);RIP2 mRNA与NOD2 mRNA呈正相关(r=0.655);hs-CRP与NOD2 mRNA呈正相关(r=0.572);NOD2 mRNA与IL-6呈正相关(r=0.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曲霉病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NOD2、RIP2、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与hs-CRP、IL-6炎症指标呈正相关性,NOD2可能通过RIP2依赖的NF-κB信号通路介导肺曲霉病患者致炎过程。

  • 标签: 肺曲霉病 肺泡灌洗液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受体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 核因子-κB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2F6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重庆市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皮肤科确诊的5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和30例色素痣冻存组织及石蜡切片。通过qRT-PCR分析E2F6 mRNA在人恶性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及7株恶性黑素瘤细胞系(HM、A375、WM451、WM35、SK-MEL-1、Hs-695T、MDA-MB-435s)和色素痣细胞中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E2F6、β联蛋白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E2F6抑制质粒和对照质粒转染至A375细胞,通过qRT-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E2F6基因的敲减效率。通过CCK8、软琼脂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3D细胞培养实验检测E2F6基因敲减对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总β联蛋白、活化β联蛋白、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等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皮肤恶性黑素瘤中E2F6和β联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7株恶性黑素瘤细胞系E2F6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色素痣细胞(均P < 0.001)。qRT-PCR显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E2F6 mRNA的相对表达(0.000 55 ± 0.000 17)高于色素痣组织(0.000 18 ± 0.000 09,t = 3.22,P < 0.001)。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显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E2F6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色素痣组织(均P < 0.001),而β联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色素痣组(均P < 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E2F6蛋白与β联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免疫组化:r = -0.56,Western印迹:r = -0.63,均P < 0.01)。敲减A375细胞E2F6基因后,E2F6抑制组E2F6 mRNA、蛋白相对水平低于对照组(t = 3.38、2.76,P < 0.001)。CCK-8实验显示,继续培养后48 h,E2F6抑制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t = 4.58,P < 0.01);软琼脂平板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细胞相对克隆比低于对照组(t = 2.26,P<0.001);迁移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穿出小室细胞数(165 ± 23)低于对照组(376 ± 22,t = 3.14,P < 0.01);侵袭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穿出小室细胞数(96 ± 11)低于对照组(315 ± 31,t = 2.12,P < 0.01);3D细胞培养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侵袭性伪足消失。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E2F6抑制组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Western印迹显示,E2F6抑制组β联蛋白水平、活化β联蛋白水平及其下游靶基因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01),P21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E2F6抑制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波形蛋白、神经钙黏着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01),而上皮钙黏着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转录因子E2F6在恶性黑素瘤中高表达,敲减A375细胞E2F6基因可能通过拮抗β联蛋白信号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标签: 黑色素瘤 E2F6转录因子 β连环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A375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因子κB(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20~79岁)的临床资料及癌组织病理学标本,并随机采集其中51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GLUT-1、VEGF-C、NF-κB的表达,比较其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分析阳性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GLUT-1、NF-κB、VEGF-C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5、48.433、48.236, P值均<0.01)。GLUT-1、NF-κB、VEGF-C在不同肿瘤大小、有无淋巴浸润、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级患者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失访7例,死亡32例。110例随访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GLUT-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21.82%)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7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4,P<0.01);NF-κB、VEGF-C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43、0.852,P值均>0.05)。结论GLUT-1、VEGF-C、NF-κB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进展过程,其中GLUT-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风险因素。

  • 标签: 癌,导管,乳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核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