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国的土地治理从最初的单纯以占补平衡为目标的土地整理到当前的土地综合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因其规模空前、目标多元、利益关系复杂,成为关注焦点。针对当前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在对河南省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但在不同资源禀赋下,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不同,会使资源配置效率的增进存在巨大差异。在实践中,当前土地综合整治的利益分配格局存在严重的弱点,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对立,使土地综合整治难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甚至可能危及全局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禀赋和利益格局对整治效果的双重作用,搭建科学的土地综合整治平台。
简介: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在近年来呈复兴之势。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埃尔斯特运用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阶级定义、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进行了“分析的重构”,以求奠定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微观基础”。埃尔斯特对于社会宏观现象背后“微观基础”的探寻,以及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埃尔斯特泛化了阶级概念,其阶级理论的“去政治化”无意中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合法化的佐证。而作为工具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缺陷致使他对马克思的文本和集体行动理论存在某些误读。
简介:本文对"土地上穷天寰、下及地心"的法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这一法谚的历史渊源和本质。从历史来源上来看,这一法谚并非来自罗马法的文本,而是来源于中世纪注释法学家的著作。罗马法上的观念被注释法学家绝对化,把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扩展至无限高度的空间,并把它作为一个较为僵化的信条,最后这一信条在英国的早期判例和学者著作中形成了"Cujusestsolumejusestusqueadcoelum"表达。从本质上来看,"土地上穷天寰、下及地心"只是用一种较为夸张的方式表达了这样两个意思:其一,土地所有权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占有、利用地表上下的空间;其二,土地所有权人可以不受干扰地利用土地,排除来自上空和地下的干涉。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虽然曾经在理论上引发了较大争议,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一般是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而没有僵化地适用这句法谚。另外,这一法谚与"土地空间分层所有"毫无关系。在土地空间分层利用出现前,两大法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处于同一位置上。
简介:土地增值税是就转让房地产所有权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它在房地产企业的税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房地产企业收益有着重大影响。谋取最轻税负,始终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的力度,势必对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增加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金额、不同增值税率的房产、如何对房产合理定价、充分运用加计扣除政策、精装房将房屋与装修分开销售、设立房地产销售公司、利用代建房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合理合法地进行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从而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税收收益,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