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性风险管理在基层门诊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患者,共计200例,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性风险管理的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性风险管理,在基层门诊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对此可建议大力推广此项护理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U护理质量管理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7月本院PICU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患儿45名为对照组,2021年8月-2022年2月本院PICU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患儿45名为试验组。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从不良事件上看,试验组发生率2.22%,和对照组15.56%相比更低(P<0.05)。从护理质量上看,试验组(98.31±1.57)分,和对照组(92.56±2.38)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PICU护理质量管理用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简介:摘要:药品经营企业作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主体,在实施GSP过程中,要制订出一套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管控,保证管理体系的执行和经营环节的药品质量安全,达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药品管理中采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医院在药品管理中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方法,分别以2018年1~12月、2019年1~12月作为管理前、后两个阶段,管理前并未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方法;以参与全程的药房药师39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管理前、后用药的患者300例;通过比较相关指标,总结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方法的实践应用效果。结果:管理后对药师进行高危药品管理知识考核,总分更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100.00%较管理前86.68%有明显提高,且管理前、后的处方合格率96.33% vs 99.33%数据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患者使用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管理前患者使用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医院药品管理实践中采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方法,能提高药师对高危药品管理的掌握程度,减少处方差错率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