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联合尺动脉腕上支同时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联合尺动脉腕上支同时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28例65指。其中2指损伤19例38指,3指损伤9例27指。创面均伴不同程度污染,伴血管、神经损伤10例,伴肌腱、指骨外露1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2.0 cm~4.5 cm×5.6 cm,切取面积1.9 cm×2.3 cm~5.4 cm×6.6 cm。术后6个月内在门诊随访,6个月后电话或微信随访。结果28例65块均成活,有1例术后1 d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重新吻合动脉后好转;有1例出现感染,经过换药后愈合;有8例术后2 d出现张力性水疱,未经特殊处理,5~10 d自行消退。随访9~1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质地、色泽、外观及保护性感觉恢复良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6.4%。结论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联合尺动脉腕上支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伤,质地、色泽好且不臃肿;供、受区在同一肢体的邻近位置,组织结构接近;可同时修复多个创面,手术便捷,值得推广。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 联合移植 多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囊双蒂联合拱顶石修复男性阴部乳房外Paget病术后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收治的6例男性阴部乳房外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0 ~ 84(中位77.5)岁,病灶累及阴阜、阴茎及阴囊,术后缺损面积18 ~ 133(中位96)cm2。所有患者阴阜部缺损选择腹部拱顶石修复,阴囊及阴茎部缺损利用残存阴囊组织设计阴囊双蒂修复。术后1、3个月及之后每3个月随访。结果6例患者随访3 ~ 36个月,平均10个月,均成活,色泽和质地较好,供区和受区在功能和外形上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阴囊双蒂及拱顶石联合使用可修复男性阴部乳房外Paget病切除术后大面积缺损,操作简单,血供良好。

  • 标签: 佩吉特病,乳腺外 外科皮瓣 阴茎 阴囊 双蒂皮瓣 拱顶石皮瓣 阴阜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全手套脱伤的方法.方法我科对5例全手套状撕脱伤行(足母)甲联合修薄股前外侧、髂腹股沟瓦合双蒂修复.结果5例(足母)甲联合修薄股前外侧、髂腹股沟瓦合双蒂均成活,供区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个月~2年,柔软,外形良好,股前外侧感觉S2~S3,恢复了手的对捏和握的功能,其中3例后期行分指及整形手术.结论此术式是修复全手套脱伤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瓦合皮瓣 全手套脱伤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与改良胸大肌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头颈部肿瘤患者394例,男性286例,女性108例,年龄25~79岁。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306例)、改良胸大肌(88例)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采用t检验法分析不同方法修复的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总结2种修复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本组394例,游离股前外侧成活率97.1%(297/306),改良胸大肌组成活率97.7%(86/88);手术总时间2组相近,游离股前外侧组3~4 h,改良胸大肌组1.5~2.5 h;术后1年,UW-QOL评分游离股前外侧组与胸大肌组相比,在外观、言语功能及肩部运动方面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游离股前外侧及改良胸大肌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游离股前外侧适用于复杂缺损的修复,改良胸大肌对血管条件、全身状况不佳的患者,更具有安全性。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胸大肌皮瓣 头颈肿瘤 肿瘤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和指固有动脉岛状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04月-2021年05月收治的7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应用指固有动脉岛状修复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情况、感觉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淤紫、水泡、冬季发凉、肿胀、痛性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更佳理想,更有助于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侧方血管链皮瓣 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发生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集160例(男115例、女45例;年龄20~66岁,平均44岁)成活的四肢神经营养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色素沉着将其分为色素沉着组和无色素沉着组。观测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缺损面积、清创是否彻底、静脉血管是否吻合、是否有防晒措施以及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对观测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神经营养血管发生色素沉着的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7.9个月,29例(18.1%)患者出现色素沉着。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缺损面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清创不彻底、静脉血管未吻合、未做防晒措施及术后发生感染是神经营养血管发生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OR=0.310、0.335、0.355、5.878;95%CI=0.112~0.863、0.115~0.975、0.133~0.949、2.069~16.697,均P<0.05)。结论清创不彻底、静脉血管未吻合、未做防晒措施及术后发生感染是影响神经营养血管发生色素沉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皮肤色素沉着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游离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并总结34例游离并感染患者应用氦氖激光照射配合基础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疼痛缓解、红肿消退、创面结痂及痊愈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O.05)。结论氦氖激光照射有消肿止痛、杀灭病原微生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应用于治疗游离术后感染效果显著,明显提高的成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链手术对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效果、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124例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开展支链手术,对照组腹部带蒂修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疼痛、恢复情况等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4%,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血运观察次数、皮肤颜色相近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无法利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利用腹部带蒂修复手术治疗时间长、患者术后疼痛严重,对患者开展皮质链手术治疗效果更高,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手指创伤软组织缺损 皮支链皮瓣手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营养血管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9例(其中不吻合小隐静脉者3例,吻合小隐静脉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3例(均吻合浅静脉),足背神经营养血管顺行或逆行3例(其中足背内侧神经2例,足背外侧神经1例).面积最大16cm×10cm,最小5cm×4cm.血管蒂长4~10cm,蒂宽3~4cm.结果临床应用15例,12例全部成活.2例未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部分坏死,二期植皮而愈;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移位修复胫骨下端骨髓炎,感染灶导致局部坏死,感染控制后局部转移而愈;1例足跟部溃疡.结论腓肠神经、隐神经及足背神经营养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理想,可顺行或逆行移位,常规吻合浅静脉、缝合神经,有助于成活及感觉功能恢复.

  • 标签: 小腿 足踝部 皮神经 浅静脉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虎口挛缩是手外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因多为虎口处的严重外伤,一旦出现将严重影响拇指外展、内收及捏持功能,从而影响全手的功能。从1998年8月~2006年9月我们应用前臂桡侧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虎口挛缩开大后的创面6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皮神经营养血管 虎口挛缩 前臂桡侧 远端蒂皮瓣 治疗 严重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足踝包括前足底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移位修复。面积最大32×12cm,最小16X8cm。结果13例中得到远期随访10例,术后外观色泽均正常,足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3-6个月全部或部分恢复。而移位的厚薄适宜,质地及功能良好,6个月后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由于旋转点的演变,轴点下移,使踝关节包括前足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均能获得有效的覆盖,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指桡背侧神经营养血管修复拇指外伤后创面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拇指桡背侧神经营养血管修复拇指外伤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根据拇指桡背侧解剖,在拇指桡背侧设计相应神经营养的筋膜蒂岛状,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结论拇指桡背侧神经营养血管操作简便,符合就近修复原则,是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 拇指末节创面
  • 简介: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岛状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岛状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面积为9cm×6cm~7cm×5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8cm×5cm~6cm×5cm。结果术后全部成活,随访3~35个月,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岛状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皮穿支蒂皮瓣 修复 前足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真皮(耐克)和转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一共纳入80例实验对象,均是2020.01月至2022.01月来我院诊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利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转位修复术,40例)与研究组(耐克人工真皮修复术,4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指感觉、外形美观以及关节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转位修复术,耐克人工真皮修复术用于手指皮肤缺损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骨串联第二足趾组合甲移植修复桡骨并拇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科收治桡骨并拇指缺损患者4例,按术前设计切取对健侧腓骨及第二足趾组合甲,将二者串联后移植于受区,同时修复桡骨缺损和全形再造拇指,腓骨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第二足趾剩余组织组合覆盖趾创面。结果术后4例腓骨及再造拇指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10~16个月,平均13个月,外形美观,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3分,功能恢复81%。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2例。供区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腓骨串联第二足趾组合甲能够一次手术解决多部位组织缺损,最大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恢复肢体外观,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第二足趾 拇指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缝接神经的接力修复指端缺损及供区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对11例手指指端缺损采用缝接神经的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蒂修复,面积为0.6 cm×1.2 cm~1.6 cm×2.0 cm,同时供区采用掌背动脉修复。术后通过门诊预约复查及微信方式随访。结果11例22块完全成活,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及蒂部无臃肿,手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肤色接近正常手指皮肤。感觉均恢复超过S3,TPD为6~11 mm,平均8.4 mm。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0例,良1例。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不需要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术后能恢复患指良好外形及感觉,活动接近正常,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接力皮瓣 指端缺损 修复 神经缝接 供区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手足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游离股前外侧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比较组织的成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组织的成活率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组织的成活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 皮瓣 手足软组织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远端蒂、筋膜修复四肢严重烧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72例四肢严重烧伤缺损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对照组36例病例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同时实验组36例病例接受远端蒂、筋膜修复,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远端蒂、筋膜修复四肢严重烧伤缺损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帮助病人加快恢复速度,具有较高临床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远端蒂皮瓣 筋膜瓣修复 四肢 严重烧伤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指背侧局部转移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同指背侧局部转移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27例27指。男19例,女8例;右手15例,左手12例;指别:示指9例,中指6例,环指7例,小指5例;年龄40~63岁,平均52岁;致伤原因:绞伤17例,碾压伤10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3 cm×1.5 cm~4.2 cm×2.3 cm。采用指背局部转移修复背侧缺损,面积为1.6 cm×1.0 cm~2.6 cm×2.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修复掌侧缺损及局部转移供区创面,面积为2.2 cm×1.7 cm~3.5 cm×2.5 cm,其携带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创面内指掌侧固有神经残端缝接,供区创面取全厚游离片移植修复。术后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结合微信视频的方式,观察成活、外观、感觉恢复及伤指功能情况。结果所有54块全部成活,其中2例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张力性水疱,及时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处理顺利成活,供区植皮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4个月。手指末节外形良好,不臃肿,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供区无明显凹陷及色素沉着。末次随访时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静态TPD为5~10 mm。伤指活动度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8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6.3%。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20例患者对手指整体外观非常满意,7例表示满意。结论同指背侧局部转移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手术操作简单,血供恒定,疗效满意,供区副损伤小,是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便于基层医院急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不接受足趾游离移植的中老年患者。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指末节 脱套伤 血管蒂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 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