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00例该类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5%(10/200),均经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结论直肠癌低位全系膜切除吻合口瘘是可以预防的,治疗的关键是充分引流。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全系膜切除 吻合口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17%(1/24)低于对照组33.33%(8/2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内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II~IV度内痔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PPH术,观察组采取TST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尿平均积分、肛门疼痛评分、肛门功能评分、吻合口狭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I~III度的内痔患者,TST术和PPH术的疗效相当,不过TST术的术中出血少,患者的痛苦性更小。

  • 标签: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前切除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8年我院8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例采用低位前切除吻合术,38例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吻合术,从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种术式癌灶的根治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低位前切除吻合术操作更简单、时间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肠梗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术后5年生存率、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位前切除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操作方便、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

  • 标签: 低位前切除术 双吻合器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痔疮患者采用开环式痔分段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价值。方法:筛选7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8月~2021年8月,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环式痔分段切除吻合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指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术后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开环式痔分段切除吻合术 痔疮 并发症率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和TST在治疗重度痔疮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国产的管形吻合器对27例III、IV期脱垂性痔疮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5min,术后住院时间2-5天,全组患者术后痔疮回缩,随访2-36个月,无复发,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或肛周脓肿等并发症。结论PPH和TST手术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重度痔疮较好的新方法。

  • 标签: 吻合器 痔上粘膜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胃上部癌,包括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两种方式。全胃切除术后,将食管和空肠进行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常面临进食效果较差和营养不良风险。与全胃切除术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可保留部分胃组织,但由于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生理结构,病人术后反流风险较高。为解决反流问题,目前临床中有多种改良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支持,目前对于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或近端胃切除术,以及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议。笔者梳理和思考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念方法和研究进展,期望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手术方式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复杂性多指套脱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治疗多指套脱伤3例,筋膜瓣面积最大16cm×32cm,最小3cm×8cm.结果3例筋膜瓣均顺利成活,植于其上的中厚皮片除1例有小块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供区有1例部分皮肤坏死.术后随访1~2年,手掌及手背创面均修复,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套脱的手指,皮瓣不臃肿,免除二次修整.结论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是修复复杂性多指套脱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多指脱套伤 手术修复 吻合血管 阔筋膜瓣移植 复杂性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阴茎离断再植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的6例术后一个月能勃起,术后一年左右阴茎感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处理好断端,术中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术后抗凝等处理能提高阴茎的再植成功率及效果。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根治术对胰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胰腺癌根治术的14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应用血管切除重建分为A组(无血管切除,n=77)、B组(静脉切除,n=58)、C组(动脉切除,n=10)三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以(±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多组间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B组>A组(P<0.05);三组术后6个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Karnofsly体力状况评分标准(KPS)评分均比术前升高(P<0.05),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均无死亡病例,A组、B组及C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2±1.5)个月、(15.3±1.2)个月、(14.2±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等血管的胰腺癌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可在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虽会增加出血量及并发症,但可获得与无血管侵犯患者相近的预后。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炎症 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7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进行分组,非离断组37例,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传统组38例行传统Roux-en-Y吻合。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指标、血清营养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独立t检验;近远期并发症等行χ2检验或Fisher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非离断组在手术总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中转开腹。传统组近、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13.2%、21.1%)明显高于非离断组(2.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离断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及胆汁反流情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营养指标逐渐恢复,非离断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吻合术,Roux-en-Y 腹腔镜 胃切除术 胃肠道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虽然目前腹腔镜下的三角吻合和重叠式三角吻合术已逐步应用于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但其疗效对比评估却并未在已发表文献中提及。故本研究探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行完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入组标准:(1)年龄为18~75岁;(2)体质指数(BMI)18.5~30 kg/m2;(3)术前结肠镜病理证实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近段的结肠腺癌。排除标准:(1)结直肠多原发癌;(2)患有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未控制或控制不佳者;(3)伴有严重肠梗阻患者;(4)左侧横结肠癌及结肠脾曲部位腺癌;(5)经胸腹盆部增强CT发现肝脏、肺及其余脏器的远处转移者。根据以上标准,共115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入组。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重叠式三角吻合组(60例)和传统三角吻合组(55例)。比较并分析腹腔镜下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重叠式三角吻合组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7.3±10.4)岁,BMI为(25.0±3.1)kg/m2。传统三角吻合组5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56.7±9.9)岁,BMI为(24.4±2.9)kg/m2。两组的性别、年龄、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TNM分期、术前腹部手术史、术前新辅助化疗史以及术前营养状况的指标(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及白蛋白等)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R0切除,无中转开腹及转为腹腔外吻合患者。重叠式三角吻合组消化道重建时间少于传统三角吻合组[(15.1±1.7)min比(15.9±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3,P=0.042)。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肿瘤大小、近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重叠式三角吻合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5±0.5)d比(1.7±0.5)d,t=-2.028,P=0.045]和首次排粪时间[(3.1±0.6)d比(3.4±0.7)d,t=-2.095,P=0.039]均短于传统三角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叠式三角吻合组与传统三角吻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4/60)和7.3%(4/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898)。其中重叠式三角吻合组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腹腔内感染;传统三角吻合组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腹腔内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两组均无肠梗阻、腹腔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及再次手术患者。结论腹腔镜下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与传统三角吻合技术相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且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 标签: 重叠式三角吻合 消化道重建 完全腹腔镜手术 结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包括早期胃癌在内的胃上部1/3胃癌发病率在我国、韩国和日本呈上升趋势。早期胃癌行功能保留手术应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术后生命质量。近端胃切除术能切除肿瘤同时保留部分胃组织,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提高术后生命质量。但是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管括约肌和His角丧失,病人出现反酸、反流,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影响术后生命质量。为提高手术疗效,临床医师选择不同消化道重建方法抗反流。目前消化道重建方法种类较多、争议较大。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系统阐述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现状,探讨各种重建方法的优劣。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疗效
  • 简介:摘要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在进行乳房重建抉择时常常感到迷茫,决策支持是利用工具帮助患者对治疗方案作出决策。从乳房重建决策的主要内容、患者参与乳房重建决策的现状、乳房重建的决策辅助的形式及决策辅助效果的测量工具等方面对乳房切除术后乳房重建的决策支持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构建一套科学的适合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乳房重建决策辅助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决策支持 乳腺癌 乳房重建
  • 作者: 沙漠 丁真奇 洪海森 聂凯 林吓聪 邵建川 宋伟 康两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普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泌尿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整形科,漳州 3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 8例,S2 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 12例,>400 cm3 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ml(范围:400~6 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骨肿瘤 骶骨 软组织重建 深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累及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方向、脱位时间等临床特征,并尝试提出术中及术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122例累及骨盆Ⅱ区切除重建术患者,骨盆Ⅱ区32例,骨盆Ⅰ+Ⅱ区31例,骨盆Ⅱ+Ⅲ区40例,骨盆Ⅰ+Ⅱ+Ⅲ区19例;122例中发生术后脱位17例。男73例,女49例;年龄平均为47岁(范围9~73岁)。统计肿瘤学情况,手术及辅助治疗方式,术后影像学特征,脱位患者的脱位方向、脱位时间,复位方法及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合切除重建术后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结果122例患者中共有脱位17例,脱位率13.7%,其中前脱位12例(70.6%),后脱位5例(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33)。术后3个月内发生脱位共有12例(70.6%);1例脱位发生在术后5个月,另4例脱位时间>术后1年。脱位患者复位后MSTS评分为56.1%±15.6%(20%~80%)。结合术后影像学检查,提出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包括:可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0°~10°);适当将髋臼杯向旋转中心后方移位少许,适当减少股骨颈假体前倾角,三者结合可减少股骨-髋臼假体撞击的发生;同时术后患肢用严格的钉子鞋控制患肢在中立位,避免外旋的发生。结论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多以前脱位为主,股骨柄假体颈部与髋臼下缘空间较小,容易发生撞击;若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髋臼假体适当向后方移位及股骨颈前倾角减少5°,可减少股骨-髋臼撞击可能性,继而减少术后脱位风险。

  • 标签: 骨盆 骨肿瘤 内固定器 脱位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右胸-切口入路食管切除重建术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采用经右胸-切口入路食管切除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食管癌患者21例,年龄均〉70岁,PaO2(70-L-9)mmHg(1mmHg=0.133kPa),最大通气量:51%±9%,第1秒肺活量:57%±11%;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14例,PaO2:(96±13)mmHg,最大通气量:83%±11%,第1秒肺活量:91%±14%;均采用右胸-切口入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具体术式。患者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4月。结果3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1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右胸内吻合术;14例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中,2例食管平滑肌瘤、3例食管间质瘤和1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7例食管平滑肌瘤和1例食管间质瘤患者行单纯肿瘤摘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3.4±1.8)h,术中出血量为(160±44)m1。21例食管癌患者清扫淋巴结(14±5)枚,其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1.1±0.7)枚;术后无胸内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为(10±4)d。食管癌患者术后PaO2为(664-10)mmHg,最大通气量为50%±11%,第1秒肺活量为51%±13%;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PaO2为(94±13)mmHg,最大通气量为80%±13%,第1秒肺活量为87%±16%。35例患者随访1~2年,患者术后进食良好,无明显进食梗阻,术后1年生存率为82.9%(29/35),术后2年生存率为77.1%(27/35);死亡患者均为食管癌患者,1例死于心血管意外,7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经右胸-切口入路可选择性用于治疗部分食管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患者和高龄、肺功能低的食管癌患者,其近期效果�

  • 标签: 食管肿瘤 手术入路 右胸-切口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