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复议》已于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取代了实施若干年的行政法规-《行政复议条例》。从目前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评议来看,似乎是一片喝彩声,认为它是对原《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和行政复议制度的巨大突破。但我认为,任何法律文件不论它多么完美,总会存在成文法固有的局限。我们不仅要看到《行政复议》的进步所在,还应注意到它的不足与欠缺。应该说,《行政复议》的出台是可喜可贺的,它的进步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将有关行政复议制度的法律文件从行政法规提升到法律位次,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其立法质量较以的一些法律而言有明显的提高,该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全票通过就充分说明了此点。在立法内容上,《行政复议》系统总结了1991年以来的行政复议经验,完善了现行行政得议制度,使行政复议从行政诉讼的配套制度(1990年的《行政复议条例》是为配合行政诉讼的实施而不得不出台的)变成了一种独立的监督和救济制度,较之《行政得议条例》的规定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更为进步和完善,但是,新的立法规定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应有的“原地踏步”,有的规定与其说是进步还不如说是倒退。

  • 标签: 行政复议法 规范性文件 行政处分 "补正"决定形式 立法目的 立法解释
  • 简介:在毛泽东的革命道路上,《井冈山土地》的颁布是土地革命时期标志性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推动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推动着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无论是从《井冈山土地》制定的背景、内容还是执行效果来看,整个过程就是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发现、认识和解决的过程。在分析《井冈山土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给予我们很多对待民生问题的启示和对毛泽东民生思想的认知。

  • 标签: 毛泽东 民生问题 土地问题 《井冈山土地法》
  • 简介:《工会》修改前对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能定位为建设、参与、教育和维护四项职能并举。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修改后《工会》的一大突破就是明确了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工会的建设、参与和教育职能。这反映了我国工会实践与立法的与时俱进。

  • 标签: 《工会法》 工会职能 工会工作 基本职责 修改 职工权益
  • 简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以下简称《农机促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法律保障。现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紧迫感。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标志之一,在当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必须

  • 标签: 促进法思考 农机促进法 深入贯彻落实
  • 简介:信访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有关政府部门有义务认真对待公民的这项权利。建立涉涉诉信访听证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涉涉诉信访听证应遵守合法合理原则、公开原则、参与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听证与息访统一原则和权利救济原则,积极构建涉涉诉信访案件听证程序的相关制度,如回避制度、告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案卷排他制度。

  • 标签: 涉法涉诉信访 听证 权利
  • 简介:《行政许可》实施以来,它对促进依法行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困难、“不收费制度”难以落实、“一个窗口对外”制度难以实现、行政听证很少举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法律制度不完善、配套设施滞后等客观原因,也有执法者“官本位”思想、权力与利益难以分离、重实体轻程序等主观原因。为此,我们应通过规范相关法律制度、改革收费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 标签: 行政许可法 问题 原因 对策
  • 简介:现代劳动更加注重对团体劳动关系的调整.修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强化集体劳动权的规定.强化集体劳动权是协调、平衡劳动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个体劳动权的保障、加强工会工作、推动集体合同制度的要求,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措施.修改应当突出集体劳动权的内容,对工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民主参与等,应当各专列一章,分别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 标签: 劳动权 《劳动法》 集体协商 基层民主建设 修改 劳动关系
  • 简介:社会转型致使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矛盾演变趋势进而寻求化解之策略,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良善治为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预设公正预期的规则体系,也为良性秩序的回归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基于此,探索建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法治机制,是对现阶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路径作出的理性选择。

  • 标签: 社会矛盾 良法善治 解决机制
  • 简介:针对不同企业与不同的管理者思路,若干劳动问题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思路,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中在进行考勤、加班费、奖金、竞业禁止等方面的解决思路进行了分析,以其和同行的朋友共同讨论。

  • 标签: 劳动法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选择逻辑 竞业禁止 培训协议
  • 简介:随着全社会法制化进程的深入,经济在我国得以兴起和发展,而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之下,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经济的价值,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经济法价值
  • 简介: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国因而治,党因规而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执行八项规定打开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强化落实党委纪委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惩治威慑和建章立制两手抓,不断将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管党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新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

  • 标签:
  • 简介:从实施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劳动实施不力的困局在于对国家实施机制的过度依赖。社会实施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弥补国家机制的缺陷。其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多元社会组织为核心的实施主体及其实施方式,以社会权力为后盾的保障手段。其实效性离不开成熟自主的公民社会、有效的法权保障和昌达的公共理性精神的支撑。应从社会本位劳动法治模式的建构、相关社会组织制度法规的完善、工会维权能力的制度化塑造、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法制化培育等方面,建构我国的劳动社会实施模式。

  • 标签: 劳动法 国家实施 社会实施
  • 简介:交际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比较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特征,因而在公安院校英语教学中有采用的必要,但该教学法在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交际法 公安院校 英语教学
  • 简介:男女平等不仅是字面意义上、形式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平等、实质上的平等、结果上的平等。我国婚姻家庭在坚持男女平等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从社会性别视角考察,现行立法仍有待完善。针对妇女权益在司法实践中的缺损,我们应当引入性别意识,适度地将妇女意识融入法律中,进一步推进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进程。

  • 标签: 男女平等 社会性别 婚姻家庭法
  • 简介: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宏伟目标,旨在实现法律权威与社会安宁的统一。信访既是公民寻求权利救济的方式,也是监督权力行使的途径,具有权利救济与政治参与双向价值取向,涉涉诉信访在理论与实践双层面均呈现出人治与法治博弈之下的纠结状态。建构“信不信访”的程序性规范,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程序终局建设,加大信访民主建设。以可不可诉为标准,涉涉诉信访事项可分为涉但不可诉的信访事项、涉且可诉的信访事项、涉且正诉的信访事项、涉可诉且已终结的信访事项以及重复的信访事项。在涉涉诉法治化配套制度建设中,应设置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实行涉涉诉信访案件的三审终审制,引入判后答疑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构建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上诉人的参与能力。

  • 标签: 法治 涉法涉诉信访 运行规范
  • 简介: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从法治视野下完善信访运行机制,从以行政为主导的权力控制模式转向以司法为主导的权利救济模式。当前,以“一票否决”作为涉涉诉信访处置的动力机制,以“实质正义”作为涉涉诉信访的评价机制,以“稳控”作为涉涉诉信访的应对机制,使涉涉诉信访运行陷入难以有效终结的困局。涉涉诉信访案件难以有效终结的难点和原因还在于其终结的依据不充分、程序不科学及效力不确定。破解这些难点,构建涉涉诉信访案件有效终结的制度逻辑主要在于:要凸显法律在终结涉涉诉信访案件中的支撑作用,要发挥听证制度在终结涉涉诉信访案件中的沟通作用,要实现救济制度在终结涉涉诉信访案件中的巩固作用。

  • 标签: 涉法涉诉信访 终结机制 制度逻辑
  • 简介:1998年,国务院法制办将著作权修正案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1999年,为了解决全国人大就修正案提出的问题,国务院撤回修正案重新论证。1999年9月15日.中美之间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著作权的修改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挂钩。至2000年,中国著作权的修改已经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影响中国入世多边谈判遇到的障碍之一。2001年7月,中国“入世”的最后时间基本敲定,促使全国人大将商标与著作权的修改列入正式议程。2001年10月27日下午,即决定接纳中国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多哈会议召开之前的两个星期,经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与商标一起获得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通过。

  • 标签: 著作权法 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商标法 修改 撤回
  • 简介:2004年6月7—9日,“亚太地区西安研讨会:当代武装冲突——现状、展望与训练”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共同组织,旨在与会国之间交流武装冲突培训领域的观点,分享其经验,并关注当今全球战略框架内武装冲突的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来自亚太地区19个国家武装部队的34名正式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10名特邀专家学者到会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以下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而有益的探讨。

  • 标签: 亚太地区 武装冲突法 恐怖主义 人道主义干预 军事目标 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