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胃腺癌的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及癌症相关通路,结合免疫细胞微环境预测胃腺癌的预后。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和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RNA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343例胃腺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生存相关的免疫相关基因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并使用CIBERSORT算法探索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微环境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中共获得8 20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4 908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3 294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GSE118916中共获得1 7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09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85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最终获得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IRG)共78个,其中47个上调基因、31个下调基因;其中BMP8A、MMP12、NRG4、S100A9和TUBB3证实与胃腺癌患者的生存显著相关。生存分析表明高风险组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并在TCGA数据集和GEO外部验证集都有良好预测性能。此外,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该风险评分可以反映肿瘤免疫细胞微环境的状态。结论BMP8A、MMP12、NRG4、S100A9和TUBB3及其构建的风险模型与胃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结合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为胃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简介: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了在乳腺癌诊断中使用钼靶X线、超声以及两种方式联合的效果,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提供更精确、科学的临床乳腺癌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济南北城医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期间,选取120名女性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患有良恶性乳腺肿块,共检测出184个病灶。对选定的患者钼靶X线检查,采用斜位和双轴位的检查方法,对钼靶X线检查结果中关于病变的良恶性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对选定的患者在手术前定期接受超声检查。记录二维图像的特点、肿块尺寸及血流等信息,并进行评估。并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来对病灶良恶性进行评估。然后将120名患者分别采用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并将以检查技术为变量分为三组:A组通过钼靶X线检测,B组通过超声检测,C组通过钼靶X线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三种方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结果:1.在120例患者的184个病灶中,经过病理检查,最终发现了66个恶性病灶,118个良性病灶。2. 在184个病灶中,A组:单独使用钼靶X线的检出率为86.96%,准确率为84.78%;B组:单独使用超声的检出率为89.13%,准确率为83.70%;C组:使用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的检出率为97.83%,准确率为96.74%。经检验P<0.05,统计学差异均显著。结论:1. 乳腺钼靶X线因其成熟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该方式特别对乳腺内微小钙化的检测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2. 超声成像可以显著的提供出关于乳腺肿块的各种信息,其具有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3. 钼靶X线与超声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都各自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联合检测可以互相弥补不足,可以有效的提高准确率并降低漏误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评价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3例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3例使用传统负压引流瓶引流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做对照,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结果使用组发生皮瓣和/或腋窝积液4例(7.55%),未使用组发生伤口和/或腋窝积液12例(22.6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组轻度皮肤坏死1例(1.89%),未使用组发生轻度皮肤坏死9例(16.98%),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6例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放疗患者分为两组,28例为对照组作常规皮肤护理,年龄30-60岁;另28例为观察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预防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年龄35-69岁。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为48-55Gy,对比放疗后皮肤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其中观察组发生1级皮肤损伤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6,P<0.05)。2级皮肤损伤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P<0.05)。3级皮肤损伤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P<0.05)。经过临床证明,观察组在放疗后皮肤损伤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能减轻乳腺癌患者中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沉默同源异型盒基因2(Prrx2)表达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稳定沉默Prrx2表达的细胞株。采用MTT法分析癌细胞的增殖情况;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沉默Prrx2表达对肿瘤生长的影响;Western印迹分析沉默Prrx2表达后β-连环链蛋白(catenin)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转染干扰载体后MDA-MB-231细胞Prrx2表达下降91.2%;MCF-7细胞表达下降8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显示沉默Prrx2表达后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发现沉默组的移植瘤体重量明显小于空白载体组(160.2±26.3)mg与(365.4±19.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沉默Prrx2表达可抑制β-catenin在乳腺癌细胞核中的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沉默Prrx2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肿瘤生长能力,针对Prrx2的治疗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腋窝逆行淋巴示踪技术(ARM)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应用,精准定位前哨淋巴结((SLN)和ARM淋巴结在腋窝的解剖分区。方法将亚甲蓝染色法示踪SLN技术与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ARM相结合,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术前临床分期为T1-2N0M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收集并记录患者资料,并通过具体的试验数据,分析肋间臂神经(ICBN)的解剖学定位及学形态与腋窝淋巴结的解剖关系,精准定位SLN和ARM淋巴结在腋窝的解剖分区。结果35例患者,2例因SLN有转移癌被排除。33例纳入数据分析。3例ICBN位于距腋静脉下缘0~2.0 cm(9.09%)(ARM区),27例位于2.0~4.0 cm(81.82%)(SLN区),3例ICBN位于>4.0 cm(9.09%)(前门哨区)。在距离腋静脉下缘0~2.0 cm区域内,5例找到1~2枚ARM淋巴结;在2.0~4.0 cm区域内,33例均找到SLN,其中4例各发现1枚重合淋巴结;在>4.0 cm区域内均未找到ARM淋巴结和重合淋巴结,3例找到1~2枚SLN。结论ICBN个体差异大,形体各异,距离腋静脉下缘的距离不等。腋静脉以下的腋窝区域可分成3个区域;距离腋静脉下缘2.0 cm的位置可作为ARM淋巴结和SLN的分界线,且SLN和ARM淋巴结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合率。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三阴性乳腺癌(TNBC)研究与治疗的可能靶点,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对影响TNBC预后的基因进行分析预测。方法检索The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分析不同组间差异基因后提交至Enrichr网站进行通路富集,最后进行TNBC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与TNBC患者的预后不良有相关性(P<0.05),且其仅与TNBC患者预后有关,与其他分型乳腺癌无关。结论ADAM9基因被证明与TNB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可将其视为导致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最终预后不良的可能关键基因。
简介:目的观察鞣花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加入0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的鞣花酸作用于PC-3细胞,分别作用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后,应用MTr法测定各浓度组鞣花酸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鞣花酸作用48小时后,PC-3细胞的周期时相变化及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10μg/ml鞣花酸作用24小时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鞣花酸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鞣花酸可将PC-3细胞阻滞于G1/S期,并诱导PC-3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Ctm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鞣花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为了提高对于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并将有效数据提供给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山东某医院在2020年5月至 2022年1月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乳腺X线钼靶摄片5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50例和联合检查50例,共150例临床资料。结果 三组病例中乳腺钼靶X线与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0% (35/50)、超声组与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2% (36/50),联合组诊断准确率为94%(47/50)。结论 乳腺钼靶X线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均为诊断早期乳腺癌检查的主要检查手段,且两种手段联合应用时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和VAS评分。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11月被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中随机拣选120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形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保守组6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使用VAS疼痛测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反应,同时根据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治疗前,评价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有效率为98.3%,高于保守组患者83.3%,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65例,将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单侧入路组21例,双侧入路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曝光次数、注入骨水泥量、住院天数、VAS评分、椎体高度、Cobb角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椎体高度、Cobb角度等方面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曝光次数、注入骨水泥量方面差异显著,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均能有效的有效的治疗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但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患者痛苦更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