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pressure-strain loop,PSL)定量评估轻链型淀粉样变性(light-chain amyloidosis,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确诊的AL患者46例,根据舒张末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是否>12 mm分为2组:①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伴心脏受累(cardiac amyloidosis,CA)组,21例;②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未累及心脏(non cardiac amyloidosis,NCA)组,25例。同期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于左室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心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动态图像,并导入Echo PAC 203图像工作站描记分析,输入血压,得出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各组间GLS、PSD及心肌做功各参数(GWI、GCW、GWW、GWE)的差异,并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及NCA组比较,CA组IVST、LVPWT、LVMI、LAD及E/e′增大,LVEF减低(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NCA组GLS、GWI及GCW减低(均P<0.05),两组间GWE、PSD及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NCA组比较,CA组GLS、GWI、GCW及GWE明显减低,PSD、GWW明显增加(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GLS与GWI、GCW及GWE呈正相关(r=0.654、0.695、0.788,均P<0.001),与GWW、PSD呈负相关(r=-0.710、-0.625,均P<0.001)。PSD与GWI、GCW及GWE呈负相关(r=-0.754、-0.653、-0.702,P<0.001),与GWW呈正相关(r=0.676,均P<0.001)。结论PSL可定量评价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心肌做功参数有助于AL患者病程中心脏受累程度的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任务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36例。按随机数列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试验组(18例)。干预过程中对照组中2例患儿因咳嗽、发热退出研究而脱落,最终对照组16例,试验组18例。2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单任务平板训练和双任务平板训练。2组患儿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使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儿童平衡量表(PBS)、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T)、单任务改良计时起立-行走测试(mTUG)、双任务mTUG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一般资料中的性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组内评估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年龄和评估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训练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GMFM-88 D区评分[(34.25±1.61)分比(34.56±1.76)分]、GMFM-88 E区评分[(50.53±7.20)分比(50.61±6.75)分]、PBS评分[(39.06±4.34)分比(38.89±4.44)分]、MWST时间[(12.69±3.07) s比(13.56±2.97) s]、单任务mTUG时间[(11.38±2.58) s比(11.94±2.51) s]、双任务mTUG时间[(30.06±8.08) s比(31.50±8.56) 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4周后,对照组GMFM-88中D区评分为(35.88±1.82)分、E区评分为(51.20±6.64)分,PBS评分为(40.75±4.14)分,MWST时间为(10.81±2.95) s,单任务mTUG时间为(10.06±2.52) s;试验组GMFM-88中D区评分为(36.28±1.99)分、E区评分为(53.94±6.98)分,PBS评分为(43.06±4.94)分,MWST时间为(10.44±2.83) s,单任务mTUG时间为(10.56±2.73) s,2组患儿的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3.058、-2.197、-7.132、1.235、2.952,试验组t=-5.953、-12.432、-8.333、3.149、7.578,均P<0.05),而2组GMFM-88中D区、E区,PBS,MWST,单任务mTUG评价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双任务mTUG时间为(29.10±8.28) s,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8,P>0.05),而试验组双任务mTUG时间为(23.06±7.30) s,显著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0,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5)。结论单任务和双任务平板训练均可显著提高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单任务训练不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在双任务中的运动功能表现,但双任务训练可有效提高其在双任务条件下的运动功能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进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以评估进展型MCI及稳定型MCI的功能连接变化特征及差异。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ADNI)数据库。检索MCI患者并根据其随访结果筛选进展型MCI患者入组,并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稳定型MCI患者作为对照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对rs-fMRI进行处理提取并筛选感兴趣的独立成分(independent component, IC)。利用滑动时间窗法进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应用k-means聚类及elbow方法将动态功能连接矩阵划分为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功能连接状态,分析两组间动态功能连接状态的变化,并比较功能连接特征参数(各状态的时间比例、驻留时间及各状态间的转换次数)的差异。结果最终23名进展型MCI及26名稳定型MCI患者纳入本研究。一系列动态功能连接矩阵被划分为4种动态功能连接状态:弱连接状态a,局部强连接状态,弱连接状态b及正相关强连接状态。与稳定型MCI组比较,进展型MCI组处于局部强连接状态的时间比例减少、驻留时间缩短(P=0.049,P=0.049),而处于弱连接状态b的时间比例增加、驻留时间延长(P=0.045,P=0.033)。结论与稳定型MCI患者比较,进展型MCI患者具有局部强连接状态减少而弱连接状态增多的特点。动态功能连接能够客观反映进展型MCI及稳定型MCI的大脑功能变化,对于鉴别进展型及稳定型MCI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2~5岁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失访2例,未完成6个月康复治疗3例;治疗组失访1例,未完成6个月康复治疗3例;最终纳入对照组33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作业疗法、运动疗法、推拿、物理因子治疗等,每项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治疗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下个疗程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治疗时间为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治疗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下个疗程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肌电积分值(iEMG)对2组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和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2组患儿FMA评分[治疗组(32.38±4.79)和(38.24±4.83)分;对照组(28.30±5.68)和(32.79±5.49)分]、PDMS-FM总评分[治疗组(123.74±16.54)和(145.68±13.43)分;对照组(111.21±17.62)和(123.94±15.83)分]、抓握能力评分[治疗组(31.68±6.28)和(37.41±5.39)分;对照组(26.79±5.74)和(31.82±4.98)分]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治疗组(92.06±11.34)和(108.26±8.40)分;对照组(84.42±12.12)和(92.12±11.08)分]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治疗组(2.26±0.83)和(1.85±0.89)分;对照组(2.18±0.88)和(1.82±0.95)分]和iEMG值[治疗组(16.27±3.17)和(14.26±3.50)μV;对照组(16.88±3.15)和(15.00±3.09)μV]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但不能降低肌张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孤立肾结石梗阻致急性肾衰竭的急诊处理方法及疗效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及随访11例婴幼儿孤立肾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竭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平均血尿素氮(BUN)10.50~36.08(21.85±8.88)mmol/L;平均血肌酐(Cr)144~567(276.73±127.52)μmol/L。结果碱化尿液治疗症状缓解2例,急诊开放手术3例,急诊输尿管镜下双-J管内引流术6例。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和优质护理所有患儿顺利经过无尿期、多尿期,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平均8个月,随访指标为生存率,24小时尿量,肾功,泌尿系B超等。肾功均恢复,结石排净率为100%,生存率100%。结论对于婴幼儿先天性孤立肾结石梗阻性急性肾衰竭,应首选急诊微创手术治疗,及时解除梗阻。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尿量、监测电解质、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展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我院康复专科收治的4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纳入本课题,依照数表法分为样本容量均为23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实施传统康复治疗和悬吊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步态参数、平衡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 康复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步态周期和步频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步态周期和步频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但是实验组干预后步态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步频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两项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但是实验组干预后Berg评分和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发色底物法测定2型DM患者血中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bg)测定为Claus法。结果:①2型DM患者的Fbg、F1+2、SFMC、及PAI-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AT和t-PA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②DM有并发症组与DM无并发症组相比较,上述凝血、抗凝及纤溶各指标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指标改变的幅度随病变的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2型DM患者的凝血活性亢进、抗凝和纤溶活性降低,导致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液高凝状态,当DM患者有并发症存在时更为明显。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使用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BNP水平检验对心功能不全(舒张型)的诊断效果。方法用随机调查的方式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医治的40位心功能不全(舒张型)患者和40位非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0位)和对照组(40位),并对其进行血浆BNP水平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值及心功能不全(舒张型)的不同等级患者的BNP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位非心功能不全患者中不同等级患者各为10例,对不同等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值进行比较,对比效果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检验对心功能不全(舒张型)的诊断意义有重要作用,其数据能准确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依据血浆BNP水平值的高低判定病症的严重性,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治,具有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贝那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贝那普利(A组)贝那普利10mg每日晨一次口服.对照组(B组)钙通道阻制剂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晨一次口服控制血压,两组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疗程为16周,于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糖及肾功能的指标变化.结果(1)A,B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A组较B组降压无明显变化.(2)24h尿蛋白(g/L);A组由0.250+0.083降至0.170+0.020(p<0.01),B组由0.250+0.053至0.225+0.046(p>0.05).A组较B组降低明显.(3)BUN,Cr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4)A组治疗后血糖水平降低显著(p<0.01).而B组亦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具有降血压,协助降血糖,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系统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78例,按照所选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异同进行分组,对比组( n=39)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 n=39)患者采用中醫辨证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 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x2=19.2905, P=0.0292),其中,研究组治疗无效患者为 2例,病情好转患者共计 37例,对比组治疗无效患者为 10例,病情好转患者共计 29例。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共计 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5.13%,对比组患者用药后共计 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30.77%, 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x2=16.9202, P=0.0282)。结论: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应用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 ;脾胃气虚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stomach qi deficiency type.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78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39)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study group (n=39)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ults: the total improvement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 = 19.2905, P = 0.0292). Among them, there were 2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ho had no effect on treatment, 37 patients in the improvement group, 1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ho had no effect on treatment, 29 patients in the improvement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5.13% in two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30.77% in 1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 = 16.9202, P = 0.0282).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stomach qi deficiency type can obtain better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and have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至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019年11月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有关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结果普通型COVID-19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WBC与PLT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EU#、LYM#、FIB、FDP和D-二聚体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CRP水平变化与病情进程相关;WBC与PLT可辅助诊断COVID-19;D-二聚体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中位数均高于参考范围,是否具有诊疗意义,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