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护理干预在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济南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同伴支持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主观幸福感、心理状态以及干预后的临床结局。结果实施基于同伴支持护理模式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各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主观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伴支持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ICU患者临床结局,有效增强主观幸福感,缓解负性情绪,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本论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法为载体,讨论了高效课堂的模式,通过四个重点——重学习环境、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探讨了高效课堂的有效性;提出了一堂好课的九个标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观点,让学生同帮互助,有效地推进课堂的新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伴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中心接受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慢病管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慢病管理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对该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血糖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知识掌握程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55%),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患者对治疗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使患者掌握一定自我护理方法,对其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妇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12月,选择一病区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培训;二病区的13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妇科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分别为(3.92±0.67)分和(4.15±0.69)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72,P=0.392)。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法有利于提高妇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该方法值得在其他科室和医院推广并接受进一步对检验和修正。
简介: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和班级戏剧量表,对430名小学3至5年级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攻击行为的不同发展轨迹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的攻击行为发展轨迹在社会喜好上的主效应显著,但是在友谊质量上的差异不显著,具体来说:(1)不同外部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低后高组、持续高组和持续低组,先高后低组的社会喜好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于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2)不同关系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高后低组、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的社会喜好得分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学在儿科学示教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的2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n=50人)和对照班(n=51人);实验班采用同伴教学,并将该班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施教学生(n=16人)和受教学生(n=34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授课内容为儿科学示教课教学大纲内容。通过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儿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同时利用调查问卷形式评价同伴教学对学生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学习、个人素质以及今后事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实验班儿科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82.97±2.59)高于对照班(79.2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班大多数施教学生和受教学生认为同伴教学促进了学生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以及个人素质等方面的提高。结论同伴教学提高了儿科学示教课的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临床医学生基本教学能力、个人素质的提高,值得推广采用。
简介:网络游戏成瘾会引发青少年一系列的问题行为,为了了解学校、家庭和同伴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更好地抑制和消除他们的成瘾习惯,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对1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不良同伴在感知校园氛围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父母知情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后,感知校园氛围能够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不良同伴在感知校园氛围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父母知情对中介路径“感知校园氛围→不良同伴→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增强父母知情,同时减少不良同伴交往来减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