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英国,市场经济的自由如点石成金的魔杖,创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同时,这个帝国被后人用伟大来描述时,莎士比亚是最光辉的名字。伟大帝国的光荣在《哈姆莱特》中变成了丹麦王宫的幽暗。以往学者们关注哈姆莱特形象的思想深度,忽视了沉默无语而善于行动的丹麦王子福丁布拉斯。两位王子都有着'复仇'的使命。'复仇'对于哈姆莱特来讲,激发的是思想和批判的力量,他是价值重构时代的旧体制中倡导美德和理想的文化焦虑者。对他而言,'复仇'是思想和道德批判的话语表达方式。福丁布拉斯是一位马基雅弗利主义者,他具有对时代的全局性洞悉和把握能力,'复仇'只是他能够拥有一支大众武装力量的合法性政治话语表达方式。他满足人民生存需求而达成了新的社会稳定和平衡。这个形象表达了莎士比亚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对贵族阶级分化选择的现实主义思考。莎士比亚赋予福丁布拉斯以行为话语为特征的政治表达方式,与哈姆莱特极具魅力的思想和道德话语的喧哗形成鲜明对照。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的话语喧哗中,用死亡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极端个人主义为终极的思想基础;而福丁布拉斯建立的新的国家权力基础的指向是明确的,那就是在'圈地运动'中失去一切的人民。莎士比亚两便士的戏剧证明,顺应民众、平衡利益、和平发展的君主立宪制在英国不是没有思想基础的。
简介:运用文献法与实地调查法,对五邑龙舞盛与衰的时空逻辑进行了系统剖析。五邑龙舞兴起与繁盛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农业社会生态下的龙舞所承载的意义与功能可以满足农民需求,促成龙舞生态系统各个要素相互衔接以及文化与社会需求相协调,形成“自生→共生→再生→下一个新的自生”的循环演进模式。五邑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使得五邑龙舞的角色与社会功能出现弱化;龙舞的传统农业社会生态被解构,龙舞的时间与空间被极大压缩;随着“村落终结”,丧失了传统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组织、物质与制度基础的五邑龙舞,再也无法承载满足民众需求的功能,走向持续衰败。在阐述五邑龙舞集体记忆特性,新媒体对五邑龙舞集体记忆价值与延续性影响以及生存危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El常生活视角的物理空间重构、文化空间重构与节庆体育的记忆唤醒的五邑龙舞集体记忆空间重构路径。
简介:五六十年代中印蜜月外交关系和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国红色经典如《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红岩》、《青春之歌》、《敌后武工队》等进入印尼市场,与印尼游击战题材小说《游击队之家》、《游击战的故事》、《战场情》和《苏迪尔曼将军脚下》唱起了时代的双簧戏。这时期中国和印尼受到地域性反帝反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两国的文学作品都是政治与文艺的高度联姻,成为时代的标志,体现时代的脉搏,是现当代文学中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然而两国这时期游击战题材作品虽然处于相同时段,因处于不同空间而表现在价值观与世界观等方面的明显差异。论文通过比较上述作品掀开两国民族在共时的战争年代人生解读的一层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