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优化急诊护理,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82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1例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以及预后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复苏后 4 h、12 h、24 h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更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复苏后 28 d 存活率为95.12%,对照组为78.05%,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诊科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优化急诊护理可促进其病情康复,提高其预后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护理中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的护理质量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是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管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急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不仅可以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提升,还能对急诊科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科急诊护理中采用急症快速预检分级方法的成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依据常规四等级急诊评估的50例儿科病例作为对照组,而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间使用急症快速预检方法的50例患者构成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急诊处理效率、不良事件比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分诊精确度及总体急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预检评估、检查和急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率和分诊准确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急诊护理管理的总体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护理实践中,急症快速预检分级法表现出优越性,它能提升急救效率,减少不良事件,降低护理纠纷,同时提升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对门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门急诊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3年1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方法)、观察组(25例,应用医护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方法)。结果: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比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分诊、问诊以及取药时间等比观察组更长(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缩短分诊、问诊以及取药时间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期间入本院急诊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在急诊服务质量、人员服务态度、急诊环境及分诊水平等分诊护理质量指标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使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急诊护理质量,优化患者就诊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室中开展护士分级管理后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急诊科室开展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技术要求与分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工作岗位上护理人员的作用。对比未实施分级管理前(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开展护士分级管理后,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重点病患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比实施分级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护士分级管理完善了原有管理方式的不足,利用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同时也对护理骨干起到了积极培养的作用。护士分级管理使护理人员能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学习到新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护理学科的发展道路。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3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先就诊的15例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就诊15例为研究组并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有着极其确切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纠正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开展急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调研,以2020.3-2022.3为节点,筛选本院接诊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常规组、实验组,组内各34例患者,常规组,开展日常护理模式,实验组,推行急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常规组住院时长(17.82±2.72),护理满意度为79%(27/34),观察组住院时长(14.20±2.58),护理满意度为97%(33/34),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组内数值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从急救效果评估,常规组,急救有效率为76%(26/34),观察组,急救有效率为97%(33/34),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组内数值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中采取急诊护理临床效果突出,提高急救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ICU多发伤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然后提出相对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内所接收的ICU多发伤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该类患者面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掌握其中的内在原因,然后提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并验证具体效果。结果 通过调研分析和实际研究可以充分看出,导致ICU多发伤患者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误吸、原发伤或创伤之后急救不够及时有效,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不够科学合理,有比较典型的侵入性操作,或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等等。针对相关微信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着重做好控制,在3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况,其死亡率占总比例的14.3%,30例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百分之85.7%。结论 对于ICU多发伤患者来说,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有效做好原发伤的治疗工作,然后深入分析和探究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在其中辅助呼吸治疗法,早期做好气管切开,这样能够有效规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情况,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十分良好,为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