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羊水异常与胎儿畸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生的200例的新生儿,其中正常的新生儿有170例,畸形的新生儿有30例,并回顾分析30例胎儿经分娩确定为畸形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在母体内时的羊水量,即羊水过多、羊水正常、羊水过少等,从而判断其与胎儿畸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0例孕妇经分娩后显示30例为畸形胎儿,其中羊水过多患者中:胎儿畸形的患者有
简介:摘要:虚假接地是指系统没有发生接地故障时,系统3U0较高出现接地告警的情况。如铁磁谐振、高压熔丝熔断、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错误等都会使零序PT或开口三角两端出现零序电压,并可能导致小电流接地补偿软件动作,出现虚接地现象,给调度与运检人员在故障判断、原因分析及异常处理时带来严重的困难,有时将错误判断异常及故障原因,严重影响处置效率、用户用电时间,并浪费人力物力,因此研究此类特殊的异常现象对电网异常处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一起220kV变电站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母线虚假接地异常进行了回顾梳理,分析了异常处理经过及异常产生的原因,为国内相似异常及事故处理提供经验与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高碳酸血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11月因打鼾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确诊为OSAHS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记忆功能评分,检测日间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逻辑记忆评分采用逻辑记忆测试(LMT),工作记忆评分采用数字广度测试(DST)和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中的图形再认记忆(PRM)、空间广度(SSP)、空间工作记忆(SWM)。根据日间PtcCO2将所有患者分成正常碳酸血症组和高碳酸血症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各项记忆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OSAHS患者123例,其中正常碳酸血症组79例,高碳酸血症组4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碳酸血症组打鼾年限比正常碳酸血症组长(P<0.05)。与正常碳酸血症组相比,高碳酸血症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均更高(均P<0.05),而其他PSG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即时逻辑记忆、PRM即刻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更差,表现为LMT延迟、DST倒背、SSP得分均更低(均P<0.05),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均更高(均P<0.01)。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OR=3.055,95%CI 1.359~6.868,P=0.007)和更高的BMI(OR=1.132,95%CI 1.005~1.275,P=0.041)为DST倒背表现差的影响因素;PtcCO2≥45 mmHg为LMT延迟、SSP、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表现差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09、3.941、3.238、2.785(均P<0.05)。结论高碳酸血症对OSAHS患者的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产生影响,表现在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方面受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酰转移酶(UGT1A1)基因c.1091C>T突变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普通足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不明原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4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UGT1A1基因启动子、外显子及其附近区域并测序。比较两组患儿及正常人群中c.1091C>T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并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将观察组进行分组,分析c.1091C>T突变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UGT1A1基因c.1091C>T杂合突变15例,纯合突变2例,等位基因频率为0.0669,对照组未检测到c.1091C>T突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东亚人群该位点的基因携带率为0.0109,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c.1091C>T突变组总胆红素峰值与野生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T1A1基因c.1091C>T突变在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中较为常见,该位点突变与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配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9.5-2020.5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配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显著,P<0.05。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高尿酸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厄贝沙坦配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能够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重症医学科2020-2021年收住3例药物性肝损伤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联合使用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DPMAS)。结果:经过积极治疗,通过实验室结果分析,取得较好疗效、并成功治愈出院。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挑选我院所收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51例,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采取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和盐酸曲美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患者临床症状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考虑两组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患者临床症状及1年内复发情况,在SPSS19.0软件的分析下,观察组心绞痛每月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1年内复发率均远优于对照组,在SPSS19.0软件的分析下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效果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简介:【摘 要】目的:对末梢血及静脉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2020年2月-10月间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纳入65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A组患者采集末梢血作为检测样本,B组患者则抽取静脉血作为检测样本,比较A、B两组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PLT(血小板计数)、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V(红细胞体积)和RBC(红细胞计数)水平差异无意义(P>0.05),但A组的Hb(血红蛋白计数)、HCT(红细胞比容)和WBC(白细胞计数)水平却要高于B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样和静脉血样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静脉血样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更高,临床检验时应尽量选择静脉血样,以保障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蛋白析出血标本对交叉配血、血型鉴定与抗体筛查的影响,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以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交叉配血、抗体筛查产生假凝集的标本,通过盐水置换、37℃孵育与2次离心去除纤维蛋白,再进行血型、交叉配血、抗体筛查实验,假性凝集消失。结果:100份血浆标本在ABO正反定型中出现意外凝集,交叉配血中出现主侧凝集与抗体筛查阳性,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4.3~9.9g/L,凝集强度为(mf)46例,(+w)
简介:摘 要: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种妇科疾病,在临床发展情况来看,功血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分别为青春期间排卵型功血和绝经过渡期的无排卵型功血,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需要临床给予患者有效护理。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护理分析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检测中使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与胃镜检测的具体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根据我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份期间收治观察到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A组)和48 例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B组)作为研讨对象,将病人全部都采取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测、胃镜检查两者共用的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法的实际效果,对慢性胃炎的病情进行应用价值、诊断效果分析。结果:调查的检测结果数据表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或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采取两种诊断方法共用的形式所出的临床效果差异性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和胃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都具有良好的实际观测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在妊娠肝病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接收的51例妊娠肝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接收的51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者进行静脉血采集,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及PT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ALT、AST、G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肝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与健康妊娠者检测水平差异明显,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筛查妊娠肝病提供参考意见,通过积极干预手段减少不良妊娠事件发生,提高分娩安全性,值得借鉴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栓治疗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接收行急诊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9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溶栓时间段分为三组,A组27例(发病距溶栓时间≤3 h),B组39例(3 h<发病距溶栓时间≤6 h),C组53例(6 h<发病距溶栓时间≤12 h)。比较三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时间、溶栓后2 h、12 h的ST段回落率、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athepsin S、CTGF、LVEF、LVEDD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C组血管再通时间为(148.73±15.37)min,显著长于A、B两组[(89.34±8.95)min、(98.76±9.33)min],血管再通率(45.28%)和ST段回落率[(40.17±4.77)%、(73.92±8.24)%]显著低于A、B两组[96.30%、79.49%、(47.42±5.12)%、(83.68±9.33)%、(43.56±4.87)%、(78.73±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248.088、4.244、20.204、11.146,18.508、19.861、6.271、4.789,17.995、10.932、3.339、4.111,4.100、3.828、3.100、2.244,均P<0.05)。C组溶栓后2 h、12 h的IL-6、TNF-α及hs-CRP水平[(23.29±2.12)ng/L、(27.03±2.75)ng/L、(6.49±2.37)mg/L,(22.73±2.05)ng/L、(26.24±2.37)ng/L、(6.01±2.53)mg/L]均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578、54.578、10.638,8.584、8.735、5.199,7.909、7.171、3.597,1.382、1.584、1.008,7.237、5.190、4.364,8.829、11.114、2.585,3.172、6.815、2.196,均P<0.05)。C组溶栓后2 h、12 h的cathepsin S及CTGF水平[(29.97±3.98)μg/L、(30.03±4.79)μg/L,(28.05±2.13)μg/L、(28.29±4.31)μg/L]均显著高于A、B两组[(31.74±3.56)μg/L、(29.87±4.91)μg/L;(20.81±2.35)μg/L、(16.94±3.46)μg/L;(30.95±3.79)μg/L、(29.93±4.95)μg/L;(26.37±2.44)μg/L、(21.46±4.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870、68.555、15.039、12.562、6.345、7.679、3.096、1.966、13.882、3.514、11.863、7.164、9.239、4.199,均P<0.05)。C组溶栓后2 h、12 h的LVEF及LVEDD[(42.81±4.77)%、(52.64±4.71)mm,(43.13±5.11)%、(51.57±4.01)mm]均显著低于A、B两组[(42.61±4.58)%、(52.31±4.47)mm,(46.33±4.35)%、(47.75±3.41)mm,(42.73±4.79)%、(52.79±4.76)mm,(44.79±4.44)%、(49.93±3.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5、9.193,3.060、4.214,1.970、2.953,0.333、1.259,2.779、1.626,4.229、1.996,1.404、2.416,均P<0.05)。A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41%,B组为12.82%,C组为3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均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患者血管再通率和ST段回落率越高,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重塑越轻,心功能恢复越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