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胆管引流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挑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50例行经皮穿刺胆管引流和支架置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结果50例患者的胆道内阻塞全部解决,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68.4~112.6μmol/L,患者皮肤出现的黄染与巩膜黄染显著退却,患者食欲显著改善。结论针对行经皮穿刺胆管引流和支架置入术患者,开展针对性强的护理,可以得到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胆管引流 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要点
  • 简介:回顾性分析52例复杂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输尿管联合胆道镜碎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术后T管造影证实结石取净,4例有少量泥沙样结石残留,但术后经胆道镜处理后结石排出体外。提示输尿管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胆管结石是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复杂胆管结石的疗效,减少术后结石残留。

  • 标签: 输尿管镜 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 作者: 姜海涛 范晓翔 高咪咪 陈云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外二科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 浙江省消化系统肿瘤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 315010,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介入治疗科 315010,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消化内科 31501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S-398联合对人胆管细胞QBC939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QBC939细胞株,分别设立PDT处理组、NS-398浓度组、二者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将血卟啉衍生物(HPD)浓度(0、2、4、6、8、10 μg/ml),光照强度(0、5、10、15 J/cm2)和NS-398浓度(0、25、50、100、200 μmol/L)分别联合作用;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处理对QBC939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检测QBC939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检测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情况。结果PDT和NS-398在体外均能单独抑制QBC939细胞生长,HPD浓度8 μg/ml,光照强度5 J/cm2联合50 μmol/L的NS-398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达95%,二者联合组与PDT处理组、NS-398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继续增加二者的强度,细胞生长抑制率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实验表明PDT和NS-398联合作用能够明显促进QBC939细胞的早期凋亡,二者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为(66.18±1.22)%,空白对照组、PDT处理组和NS-398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6±1.25)%、(22.19±1.17)%、(23.21±1.65)%,二者联合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D浓度4 μg/ml,光照强度5 J/cm2联合25 μmol/L的NS-398作用后,QBC93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但其体外侵袭能力降低,二者联合组的侵袭细胞数(8.16±1.65)少于空白对照组(31.22±1.25)、PDT处理组(18.09±1.17)和NS-398浓度组(19.21±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和NS-398联合作用可以促进QBC939细胞早期凋亡,抑制其侵袭能力,进而起到对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胆管肿瘤 光动力疗法 环氧合酶2 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远端胆管的近期疗效、根治性效果和远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200例远端胆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组)101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9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R0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总体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75.0±90.7)min和(444.8±63.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9±397.9)ml和(546.7±642.9)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5±4.7)d和(13.3±5.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4.8±3.0)枚和(15.4±2.4)枚、R0切除率分别为93.1%和9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除伤口感染外,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5~64个月,两组的1、3、5年的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90.4%、41.3%、20.6%和94.3%、50.8%和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D治疗远端胆管是安全可行的,在近期疗效、根治性效果和远期OS方面可取得与OPD相似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远端胆管癌
  • 简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胆管患者,可行胆道支架置入、光动力疗法、放疗和/或化疗等姑息治疗方法[1,2]。吉西他滨是目前治疗胆管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3],临床和实验资料均显示其有放疗增敏作用。本研究中,我们总结用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同步吉西他滨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胆管的临床疗效和毒性。

  • 标签: 大分割调强放疗 吉西他滨 同步化放疗 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跨膜蛋白CO-029表达与胆管上皮-间质转变(EMT)及肿瘤转移的关系和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已构建的vshRNA-CO-029 (LV/GFP/CO-029)慢病毒质粒转染并筛选沉默CO-029基因表达的稳转胆管细胞株HCCC-9810-vshRNA-CO-029作为沉默组,以模拟质粒转染的HCCC-9810细胞作为模拟组,以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以细胞划痕、Transwell和裸鼠体内种植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转移能力变化。应用免疫共沉淀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实验检测CO-029对EM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沉默组细胞划痕愈合率低于模拟组细胞[(27.11±4.58)%比(92.84±6.24)%],沉默组细胞穿过Matrigel胶的数量为(57.15±6.10)个,低于模拟组(108.20±9.21)个及对照组(112.00±10.45)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裸鼠肝脏移植沉默组细胞的肝脏瘤体积为(2.17±0.54)cm3,而移植模拟组细胞的肝脏瘤体积为(0.74±0.1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组肺转移的发生率和肺转移瘤灶数目分别为100%(6/6)、(214.17 ± 35.64)个,沉默组分别为16.7% (1/6)、(41.56±14.15)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共沉淀显示CO-029可与TNF-αR1形成复合物,TNF-α可诱导模拟组细胞的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波形蛋白和N-钙黏蛋白表达上调,而沉默组细胞中则无明显变化。结论CO-029表达与胆管侵袭转移能力正相关,并可能与TNF-α协同诱导胆管细胞发生EMT,是胆管复发转移及预后干预的潜在靶点和分子靶向治疗指标。

  • 标签: 四跨膜蛋白质类 CO-029 胆管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变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胆管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整体护理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取60例研究对象(即:2020.08-2021.11入院就诊的胆管患者),随机分为整体组(整体护理,n=31)和常规组(n=29,常规护理),比较SF-36得分、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护理后,整体组SF-36评分比常规组高,并发症率3.23%(1/31)比常规组20.69%(6/29)低,P<0.05。结论: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不仅可对胆管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起到积极改善作用,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借鉴。

  • 标签: 并发症发生率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收治胆管结石患者6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18.0%);左外叶切除23例(37.7%),左半切除13例(21.3%);右肝部分7例(11.5%),右半切除4例(6.6%);左外叶联合右后叶切除3例(4.9%)。结果总治疗优良率为91.1%,并发症率为7.7%,死亡率为0.6%,结石残石率为14.8%。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除后不同因素对胆管细胞(ICC)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诊断为ICC并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54.1±7.2)岁。收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肿瘤长径、分化程度、微血管栓、淋巴结转移、肿瘤糖类抗原19-9(CA19-9),分析影响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长径≥5 cm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5.0个月短于肿瘤长径<5 cm者的11.0个月,伴有微血管栓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6.0个月短于非微血管栓者的54.0个月,淋巴转移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5.0个月短于非淋巴结转移者的8.0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100 U/ml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0个月短于CA19-9<100 U/ml者的27.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长径>5 cm、微血管栓、淋巴结转移、CA19-9≥100 U/ml是影响ICC切除术后复发时间的危险因素,CA19-9≥100 U/ml是影响ICC切除术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长径、微血管栓、淋巴结转移、CA19-9水平可用于判断ICC复发,CA19-9水平亦是判断I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胆管肿瘤 胆管上皮癌 肝切除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管细胞(I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ICC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的587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95例,女性192例,年龄(54.7±10.8)岁,年龄范围20~82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587例I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6.9%(158/5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300×109/L(OR=1.985,95%CI:1.030~3.824,P=0.041)、肿瘤糖类抗原19-9>37 U/ml(OR=2.978,95%CI:1.994~4.448,P<0.001)、肿瘤位于左叶(OR=1.579,95%CI:1.065~2.341,P=0.023)、多发肿瘤(OR=1.846,95%CI:1.225~2.783,P=0.003)、无肝硬化(OR=2.125,95%CI:1.192~3.783,P=0.011)是I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其截断值为0.215,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58.3%。结论基于术前易于获取的临床指标构建了ICC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有较好的评估效能,可为ICC的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胆管肿瘤 危险因素 肝内胆管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胆管细胞联合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37例胆管细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MRI、CT检查。结果:右叶发生率明显低于左叶(p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叶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治疗,41例)及观察组(侧叶切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及结石残留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7.8%,44/15)高于对照组(91.1%,35/4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叶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减轻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肝侧叶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与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管细胞(I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126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IC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mGPS相关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不同评分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0分组(58例)术后1、3年生存率为85.8%、52.3%,1分组(41例)术后1、3年生存率为73.2%、23.0%,2分组(27例)术后1、3年生存率为7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GPS、CA19-9、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ICC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mGPS是影响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GPS是影响根治性手术切除的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术前炎症指标
  • 简介:目的总结CT在鉴别诊断肺炎性肿块与周围肺癌的特点与效果。方法对30例肺炎性肿块与同期确诊的30例周围性肺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评价两种疾病的临床CT影像学特点。结果①30例肺炎性肿块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肺脓肿15例、炎性假瘤8例、慢性肺炎7例;30例周围性肺癌经病例确诊为腺癌15例、未分化小细胞7例,细支气管肺泡3例、支气管腺癌2例、未分化大细胞3例;②通过CT诊断,周围肺癌患者密度中均匀明显高于肺炎性肿块患者(P<0.05),空洞、钙化则明显低于肺炎性肿块组(p<0.05);在边缘方面,周围肺癌清晰、分叶、短毛刺明显高于肺炎性肿块(p<0.05);周围肺癌胸膜凹陷征与空泡征检出率明显高于肺炎性肿块(P<0.05)。结论虽然临床中肺炎性肿块与周围肺癌存在一定相似度,但通过CT鉴别诊断二者仍具有较好效果,可区分两种疾病的性质,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CT 鉴别诊断 肺内炎性肿块 周围型肺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胆管切开取石术与段切除术在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5-2016.1入诊我院的106例结石患者分为A、B两组各53例,其中A组使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24、9,B组以上例数为26、25、2,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3%高于A组83.02%,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A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胆管炎各2例,黄疸症以及膈下脓肿各1例,结石残留5例,B组仅有膈下脓肿、结石残留以及黄疸症各1例,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A组24.53%,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胆管切开取石术,对结石患者进行段切除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段切除术 肝内结石
  • 作者: 邓娟 王俊 李昇霖 刘显旺 薛彩强 周俊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常规检查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鉴别诊断不典型脓肿与胆管细胞(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ICC和19例不典型脓肿患者的MR图像,观察两组间病灶MR征象及病灶边缘实性部分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DC,r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两组MR征象及ADC值的差异。结果ICC与不典型脓肿在动脉期断环征、组织异常灌注、包膜的皱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病灶边缘实性成分ADCmean值为(0.84±0.14)×10-3 mm2/s,rADC值为(0.70±0.12);脓肿边缘实性部分的ADCmean值为(1.04±0.10)×10-3 mm2/s,rADC值为(0.95±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mean值、rADC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964,ADCmean值以0.86×10-3 mm2/s为截断值,鉴别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63.2%,rADC以0.83为截断值,鉴别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4.2%。结论MR常规检查联合DWI有助于鉴别ICC与不典型脓肿。

  • 标签: 胆管细胞癌 肝脓肿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microRNA-21在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问质转化(EMT)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切除的4l例胆管标本及10例行胆管根治术患者的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croRNA-21以及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microRNA-21与EMT的关系以及microRNA.21的表达对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胆管组织中microRNA-21的阳性表达率为63%,高于旁组织的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324,P〈0.05);microRNA.2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和(或)脉管浸润密切相关(X2=6.365,0.552,11.896,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X2=0.322,0.588,0.510,0.256,P〉0.05)。E-cadherin与N-cadherin的表达分别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和(或)脉管浸润相关(X2=4.630,5.512;6.600,7.152,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X2=0.266,0.013,0.067,0.666,0.003;1.036,0.997,1.808,2.997,0.812,P〉0.05)。同一批胆管组织中microRNA-21表达与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73,0.614,P〈0.05)。术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croRNA-21低表达者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高于microRNA-21高表达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9,4.376,P〈0.05)。结论microRNA-21在胆管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的发生来促进胆管的浸润和转移;microRNA-21可以反映患者的预�

  • 标签: 胆管肿瘤 MICRORNA-21 原位杂交 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