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肠型壶腹周围癌(IPAC)与胰胆管型壶腹周围癌(PPAC)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特点,探讨最优诊断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壶腹周围癌(PAC)59例患者(男32例,女27例,年龄37~80岁)的术前MRI图像,将病灶根据组织病理结果分为IPAC组21例(男 11例,女10例)和PPAC组38例(男 21 例,女17例)。纳入分析的MRI常规平扫图像征象包括:病灶形态、病灶最大径、病灶位置、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平扫病灶信号(以正常胰腺信号作为参照)、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图像征象包括:胆总管及主胰管是否扩张及管径定量分析、胆总管远端内有无类圆形充盈缺损、胆总管狭窄形态、梗阻胰管周围是否有扩张侧支、管征、截断胆总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截断胰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和胰胆管角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有意义单因素的诊断效能。依据有意义的单因素指标,总结PAC的MRI征象特点,将PAC的MRI征象特征归纳为影像5分型。并采用ROC曲线评价该分型标准对PAC病理亚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 检验比较多种诊断方法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IPAC与PPAC在病灶位置、十二指肠乳头形态、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截断胰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胰胆管角度和平扫T 2加权成像(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病灶信号特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MRI影像5分型中,IPAC多表现为十二指肠乳头结节型(15/21,71.4%),PPAC更多表现为胰腺肿块型(18/38,47.4%)、胆总管壁增厚型(9/38,23.7%)或壶腹部肿块型(9/38,23.7%),IPAC(2/21,9.5%)与PPAC(0,0)均较少表现为胆总管腔内结节型。在有意义单因素指标(病灶位置、十二指肠乳头形态、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截断胰管末端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胰胆管角度、平扫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病灶信号特点)与MRI影像5分型的DeLong 检验中,MRI影像5分型的AUC为0.932(95%CI:0.867~0.997),高于任一有意义单因素指标(均P<0.05)。另外,MRI影像5分型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具有同等高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MRI影像5分型可以在术前提高鉴别诊断IPAC及PPAC的准确率,其诊断效能优于任一单因素有意义指标,且可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相媲美。
简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m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HCC)是由肝内胆管被覆上皮发生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定位于远离左右肝管汇合部的肝内,起源于肝段胆管一直到赫令氏管的胆管上皮,或源于Ⅱ级以上肝内胆管上皮,也称为胆管癌之肝内型[1].日本肝癌研究会将IHCc病理特点分为肿块型(mass-forrming)、管周浸润型(periductalinfiltrating)、管内生长型(intmductal-growing)和混合型.肿块型最为多见,恶性程度也最高[2].IHCC发生率较肝细胞癌低,但预后却差很多.治疗虽然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效果却不理想,手术切除的范围也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病变相对长度鉴别浸润型肝外胆管癌与肝外胆管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浸润型肝外胆管癌及23例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肝外胆管炎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MR和(或)CT增强扫描。以影像表现胆管壁增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为病变范围,测量计算病变长度及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并观察偏心性狭窄及受累管腔规则性。采用t检验分析肿瘤组与炎症组病变长度和病变/肝外胆管长比值的差异,采用连续校正χ²检验比较肝外胆管癌组与胆管炎组偏心性病变和不规则病变的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肝外胆管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的诊断效能。结果肝外胆管癌与胆管炎患者的病变长度分别为(22.01±1.86)、(47.36±2.81)mm,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分别为0.26±0.02和0.54±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肝外胆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长度/肝外胆管长度比值诊断肝外浸润型胆管癌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以<0.40为临界值,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2.6%。肝外胆管癌与胆管炎患者间病变呈偏心性及病变胆管管腔不规则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病变相对长度鉴别浸润型肝外胆管癌与肝外胆管炎症具有较大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在胆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30例胆总管疾病患者中,均采用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辅助内镜进行胆总管组织活检。结果采用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一次性送镜成功28例。送镜成功的28例患者中,活检证实为胆管癌的有9例,其中,高位肝管癌2例,肝门部胆管癌2例,中下段胆管癌5例。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辅助内镜对中下段胆管癌的检出率较高。结论超细胃镜可作为经口胆道镜进入胆总管进行组织活检,对胆管癌尤其是中下段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胆管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至2023年收治的37例高位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对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高位胆管癌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2岁。术中发现10例合并肝内外胆管受累,27例合并胰腺浸润。术后并发症包括胆瘘、胆汁漏等,其中5例出现术后感染。随访发现术后1年生存率为82%,3年生存率为60%。结论:高位胆管癌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后管理以及密切随访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价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门胆管癌43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5例,女18例,年龄分布52.6±24.4岁。对该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扫描,总结其癌症病变的强化形式与特征。结果原发性胆管癌、肝部肿瘤转移以及肝血管肿瘤的平扫中发现去病灶多为低密度病灶,转移瘤及肝血管瘤平扫期多为低密度灶,原发性胆管癌在动脉期及静脉期多为不均匀强化,肝转移瘤多呈环形强化或不强化,肝脓肿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宽带状强,血管瘤动脉期及静脉期可见结节样强化。结论64排螺旋CT对于肝门胆管癌的增强扫描可以对于占位性病变的一些特征进行正确的分析,并且得到一定的与病理学符合的特征,这样对于手术时间的选择就有了更加好的把握,并且对于手术的选择也能起到一定的应用价值,总而言之,该CT三维重建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价的价值很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126例进展期HCC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8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5岁。将患者分为切缘阳性组(任一切缘存在肿瘤残留均为阳性,n=29)与切缘阴性组(n=97)。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将相关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血管累及、肿瘤径积≥20.94 cm3、血浆纤维蛋白原≥3.36 g/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RR)≤0.61与患者切缘阳性相关(均P<0.05),胆囊切除史与切缘阳性潜在相关(P<0.1)。将上述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累及(OR=4.134,95%CI:1.545~11.060,P=0.005)、肿瘤径积≥20.94 cm3(OR=2.926,95%CI:1.107~7.733,P=0.030)、DRR≤0.61(OR=3.170,95%CI:1.126~8.928,P=0.029)的进展期HCCA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切缘阳性的风险增加。ROC曲线评估上述变量的组合预测切缘阳性的作用,其灵敏度86.2%,特异度65.7%,曲线下面积0.771。结论血管累及、肿瘤径积≥20.94 cm3、DRR≤0.61是进展期HCCA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指标的预测结果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