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监测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方案分组。其中PCT组患者通过监测PCT指标使用抗生素,CRP组通过监测CRP使用抗生素,均为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PCT组患者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CRP组,抗生素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动脉血氧分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表现下降态势,动脉血氧分压表现上升态势,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PCT或CRP指导使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均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但采用PCT监测,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患者 卒中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创伤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负性心理均较为严重(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创伤应激障碍患者的负性心理,保障患者满意度提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专科护理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过的共计38例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将上述患者拆分为两组,每组19例,对照组实施疼痛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科治疗疼痛护理。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和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状况。结果: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实验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

  • 标签: 疼痛专科护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焦虑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专科护理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过的共计38例的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将上述患者拆分为两组,每组19例,对照组实施疼痛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科治疗疼痛护理。观察两组疼痛情况和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状况。结果: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实验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

  • 标签: 疼痛专科护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焦虑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针灸治疗后上肢功能障碍已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探讨了针灸在促进神经再生、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免疫反应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体针、电针和耳针,本文比较了它们在临床上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此外,探讨了影响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以及针灸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策略。本文旨在为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一个全面的针灸视角。

  • 标签: 针灸治疗 后上肢功能障碍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芦山4.20地震后5年雅安地区受灾人群,创伤应激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其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三地分阶段随机抽取2000名≥18岁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一般信息问卷、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mpactof EventScale-Revised, IES-R)、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收集一般资料、芦山地震对灾民的远期影响及生存质量相关信息,将IES-R总评分≥35者,采用DSM-5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描述统计,多因素分析PTSD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收集有效问卷1828例(91.30%),其中男性904例(49.50%),女性924例(50.50%);诊断为PTSD 27例,患病率为1.50%。诊断焦虑障碍39例, 患病率为2.13%(39/1828),诊断抑郁障碍41例,预测患病率为2.24%(41/1828)。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的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地震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技术在脑肿瘤与脑出血鉴别诊断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脑肿瘤与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 检查,对比两组出血情况及CT灌注值。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出血量显著高于脑肿瘤组,组间对比,P<0.05。脑出血组BF、BV以及PS均显著高于脑肿瘤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CT检查技术在脑肿瘤与脑出血鉴别诊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鉴别诊断,尤其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其特异性更高。

  • 标签: CT 脑肿瘤卒中 脑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技术在脑肿瘤与脑出血鉴别诊断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脑肿瘤与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 检查,对比两组出血情况及CT灌注值。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出血量显著高于脑肿瘤组,组间对比,P<0.05。脑出血组BF、BV以及PS均显著高于脑肿瘤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CT检查技术在脑肿瘤与脑出血鉴别诊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鉴别诊断,尤其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其特异性更高。

  • 标签: CT 脑肿瘤卒中 脑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群体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我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可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样品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需在常规组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连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结果:病人出院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高于出院之前。且常规组高于常规组(P<0.05);病人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出院之前(P<0.05),且实验组更优。结论:缺血性脑的患者能够通过连续护理模式,有效改善病人群体的肢体运动和日常自理能力。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缺血性脑卒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群体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我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可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样品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需在常规组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连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结果:病人出院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高于出院之前。且常规组高于常规组(P<0.05);病人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出院之前(P<0.05),且实验组更优。结论:缺血性脑的患者能够通过连续护理模式,有效改善病人群体的肢体运动和日常自理能力。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缺血性脑卒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后偏瘫时联合应用分期功能锻炼与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后偏瘫患者7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6例。参照组单纯进行分期功能锻炼,实验组则联合应用分期功能锻炼与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实验组的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呈更优显示,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期功能障碍 针灸推拿 卒中后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救流程对脑卒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12月我院接受的7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流程,研究组采取的是优化急救流程,干预后分析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完善相应检查时间、溶栓开始时间、急诊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mRS评分对比可知,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分别是3.69±0.171.26±0.47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优化急救流程,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改善预后,规范了临床急救工作,提升急救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优化急救流程 脑卒中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们采集了12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类型、中发作时间、治疗前NIHSS评分等信息。我们使用对比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治疗的一周内,有78例患者(61.9%)显示出明显的神经功能改善。62例患者(49.2%)在出院时达到或超过静脉溶栓前的基线神经功能水平。具体来说,年轻的患者、早期发病、较低初始NIHSS评分和较短时间内获得治疗的患者,他们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本研究表明,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年龄、中发作时间、初始NIHSS评分和治疗时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较年轻、早期发病、初始NIHSS评分较低且尽早获得治疗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更有效。

  • 标签: 卒中静脉溶栓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系统化康复护理在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评价。方法:选择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及ESCA(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E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差(P>0.05);护理,两组ES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系统化康复护理 卒中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综合护理对抑郁焦虑共存 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86 例 抑郁焦虑共存 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综合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3 例。对照组患者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综合 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 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HAMD)、焦虑量表评分( HAMA),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HAMD 以及 HAMA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合组干预后 HAMD 以及 HAMA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方法干预可以 显著改善抑郁焦虑观察 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抑郁焦虑共存患者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脑卒中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相关性肺炎为常见并发症的一种,包括晚发性肺炎与早发性肺炎两种类型。目的分析相关性肺炎患者行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相关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治疗,观察组行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PaO2(血氧分压)、血清CRP(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PaO2值、血清CR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心律失常、气道痉挛、明显咯血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为相关性肺炎治疗提供了的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卒中相关性肺炎 支气管镜吸痰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