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改革呼唤课程教学理性回归课程标准,“法治”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而对新课标的深入研析、精致品读与创造实践,则是课程教学得以归向与科学发展的关键。从2014年第1~2期开始,本刊用两年时间,将陆续刊载由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蒋世标领衔及其所属政治学科工作室团队撰写的思想品德新课标“咬文嚼字”系列研读论文。该系列由16篇相对独立的研读成果构成,分辨析、观念、释义、综合四个小系列。以此为标志,本刊在近两年对2011年版课标宏观中观系列解读的基础上,解读进入微观研讨层面。集成式的系列解读,目的在于实现教学与时俱进,把脉思想品德课程价值导向与实践走向。
简介:摘要课程改革,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这支队伍,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变革观念就要变“教书”为“树人”;变“教学”为“导学”;变“死水”为“活水”;变“单向”为“双向”;变“求全”为“赏识”;变“传授知识”为“培养习惯”。
简介: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各项教学都出现了新面貌,教师开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在作文教学领域,教师也要更新作文观念。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有意识地考察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由此看出,作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应试作文模式,要更新作文观念,鼓励学生写有个性的、有创意的作文,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
简介:教育观念是目前教育领域内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无论是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谈及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以及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改革时,几乎都会提出这样一条措施:更新教育观念!但是人们往往仅仅停留在高喊“转变教育观念”这一笼统的口号上面,却很少对教育观念本身做深入细致的思考。正因如此,本文拟对教育观念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个简单的梳理,旨在帮助人们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教育观念,进而为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奠定基础。一、教育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教育观念的基本内涵所谓观念,一般是指客观现实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它是属于思想意识的东西,故有人干脆将观念等同于思想。观念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又不等于现实,它是人的大脑对现实的认识或反映。这种认识或反映,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因而,观念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一般来说,凡是准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即为正确观念,而歪曲了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反映,则是错误的观念。从认识过程来看,人们总是试图使自己的认识最大程度地和客观实际相一致,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避免错误的观念。但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认识主体的发展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