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刑事审判监督的运行实践需要放在审判独立和检察一体化的语境下考量。刑事审判监督的偏行政性属性,决定刑事审判监督不能简单与公诉分离,而是尝试内部设岗与机构合作的路径。在处理与审判独立的关系上,通过借力监督和加强对职务犯罪监督的方式,以实现平衡两者的价值取向。

  • 标签: 刑事审判监督 检察一体化 审判独立 运行实践
  • 简介:庭前会议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时常面临被形式化的困境。在庭前会议中,"法官"或以主动缺席或以被动缺席的方式导致庭前会议失效,证明了没有法官的独立审判权的运行,庭前会议召开等于司法资源的浪费。法官权力运行失效根本在于法官审判权威被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所剥夺。以追求公正审判为目标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改革核心,应是"以法官为中心"即以法官的独立审判权的权威发挥为落脚点。

  • 标签: 庭前会议 审判 法官 以审判为中心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侦查、起诉和辩护等各个环节都要围绕审判展开,判决结果的形成完全依赖于法庭。这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权利,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及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全面发展。但侦查机关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和侦控审一体化司法体制的现实语境下,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存在许多困境,有很多未完成的课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 标签: 审判 课题 诉讼制度改革 社会公平正义 侦查机关 判决结果
  • 简介:1月21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会上强调,要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部署。

  • 标签: 审判职能 司法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 最高人民法院 政法工作 院长会议
  • 简介: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关键手段。本文从证据法原理出发,分析了我国众多证据规定中存在的的错误.包括质证规则的虚化、证人出庭作证规则的虚设、迷信直接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被告人亲属庭外取证的问题等。作者认为从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制定一部适用于三大诉讼的证据规定,实现“三证合一”,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证据法律体系,“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 标签: 质证规则 证人出庭作证 直接证据 非法证据排除 庭外取证
  • 简介:我国的知识产权审判已经基本实现了"三合一"的审判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海事审判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司法保障的功能,结合海事案件的特点,海事审判亦应探索建立"三合一"的审判模式。海事审判已经有了专门的、受理行政案件的海事法院,可以借鉴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的经验。论述了海事审判"三合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步骤。

  • 标签: 海事审判 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模式 海事法院受案范围
  • 简介:"李昌奎案"式的"顺应民意"已经成为司法面对舆论关注时的一种典型的应对模式。"司法的人民性"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化的论证策略进而为此种"顺应民意"提供了合法性支持。然而,通过运用大众传播学的分析工具即可清楚表明,在一起起万众瞩目的个案背后推动"民意"的,并不是一贯正确、与真理同在的"人民",而依然可能是利益、权力、偏见与谬误。当"民意"与政治权力不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时,就会造成司法的主体性危机。

  • 标签: 法律事实 传媒事实 信息不对称 民意审判 司法自治
  • 简介: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在当前我国环境纠纷大量发生而司法解决机制不畅的情况下,环境审判机构进行改革即实现环境审判机构的专门化是必然的选择。但对于环境审判机构的专门化以何种形式来体现,在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还存在多种方案。实践来看,各地选择的是成立不同形式的环保法庭。从我国法治建设水平和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来看,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有一个从专门法庭走向专门法院的过程。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现阶段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最为合适的是推进环保审判庭的建设和运行。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理想形态是建立环境法院。

  • 标签: 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 环保审判庭 环境法院
  • 简介:三十年来,最高法院发布了逾七千件民事判决,这是一笔巨大的司法资源,昭示学界亟待走出以往的个案分析局限,从宏观、整体、全局的角度,一体把握和深入解读其中蕴含和彰显的民事审判思维,理清其来龙去脉,盘点其进退得失,揭示其审判规律,评判其未来走向。本文在总揽上述全部民事判决的基础上,得出的初步研究结论是,最高法院的民事审判思维既相对成型,又正在转型。前者体现为从经验决断转向规范分析,后者体现为从类型思维转向结构思维。审判思维的双重转换,体现出司法品质的与时俱进。同时,受制于最高法院自身复杂多元的功能定位,相对成型和正在转型的民事审判思维,仍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其未来整体走向尚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民事判决 审判思维 成型(转型) 四元结构
  • 简介:法治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社会理想模式和状态,民国时期,这种追求法治的风潮进入了中国,后期的有识之士奉为至宝,大力提倡以法治国,依法行事,将中国建成法治国家,从而形成了浓浓的法治氛围。在这种背景下,国民政府行政审判制度吸纳了法治的精神内核,立法水平达到了较高境地。从而确保了当时行政法院审判的公正性,固化了民众对行政审判的公信力。

  • 标签: 民国后期 行政审判 法治精神
  • 简介:宿迟,法学博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知识产权法院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曾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长,1993年组建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并任庭长。1995年任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并主管知识产权审判。2010年1月任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院长。2013年7月,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并主管知识产权审判。2014年11月,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履历上有着"双第一",即中国第一位知识产权庭庭长、中国第一位知识产权法院院长。

  • 标签: 知识产权审判 法院院长 知识产权庭 审判委员会委员 院党组书记 法学博士
  • 简介:裁判文书作为阐释法律精神、宣示裁判结果和彰显司法正义的重要载体,是法官履行审判职权和司法程序运作的最终结果。随着法治国家的日渐深入,裁判文书已不仅仅被视为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宣布裁判结论的书面文件,其还被视为诉讼民主、程序正当、司法公正的一面“镜子”。

  • 标签: 裁判文书 审判权威 多维解读 公开 司法正义 法律精神
  • 简介: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可以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清晰地肯定了人民作为旧家的主权者,享有向法院控告政府、通过诉讼程序监督政府的基本权利。同年的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法律规定的行政案件。在行政诉讼法制定过程中,中共中央对这部承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霭耍法律高度厦视,常委会进行了两次专题讨论。1989年,行政诉讼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民告官”制度的全面建立.标志荇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立法成果,被学界评价为“新中国立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 标签: 发展机遇期 行政审判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982年宪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人民陪审员评议案件时应当围绕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充分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然而案件评议中陪审员“不愿、不会、不敢”发表意见现象突出.亟需通过各项措施逐步规范陪审员评议程序,保障陪审员在合议庭评议中,充分发表意见,独立行使表决权,使人民陪审员通过参与案件审理真正与法官共同行使国家审判权.

  • 标签: 人民陪审员 合议庭评议 法律指引 评议笔录格式化
  • 简介: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机关根据其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尊重程度。其构成要素包括法律规则的权威性、司法主体的自律性、司法过程的公开性以及司法裁判的终局性等四方面的内容。时下,我国司法公信力低下。在新一轮的司法改革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律规则的权威性,增强法官的自律性,增加司法的透明度以及保证司法的终局性,以增强司法公信力。

  • 标签: 司法公信力 法律规则权威性 司法主体的自律性 司法透明
  • 简介: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调审判工作是诉讼程序的中心环节。宣判作为刑事案件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标志着庭审工作是否流于形式化,表现着举证质证是否影响了法官心证的形成,决定着被告人罪名有无、刑期长短。因此宣判在一个完整的庭审过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逐步摒弃为人诟病的择期宣判方式,转而采用当庭宣判方式,走好刑事审判的最后一公里。

  • 标签: 当庭宣判 审判中心主义 意义 措施
  • 简介:遵循先例使英国法官成了法律规则事实上的创造者。而判例法的传统、司法制度的统一性以及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都为遵循先例提供了独特的司法环境。先例判决中的判决理由具有拘束力,但在事实上是由审理后诉案件的法官来决定先例中的判决理由是什么,这就为法官造法提供了契机。先例的多样性既是法官选择先例时面临的难题,也是法官发展法律的机遇;而先例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更为法官提供了促进法律发展的工具。即使在判例法显得比较落伍的领域,法官也可通过规避先例,探寻法律原则的例外,使判例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总之,先例原则的适用是法官复杂的审判思维过程的体现,最为充分地体现了英国司法审判的特征,并成为判例法的核心价值要素。

  • 标签: 先例原则 审判思维 判决理由
  • 简介:据法制网北京9月21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

  • 标签: 审判责任 违法 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责任制 审判工作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庭审的作用,是确保案件处理质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目的为了促进庭审实质化,通过庭审程序,做出经得起考验的审判结果,从而实现法律的实体正义。此项改革是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近期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公诉部门如何正确理解改革精髓,以改革为提高司法能力,强化检察监督的切入点,探索基层检察机关公诉工作积极适应改革的路径。

  • 标签: 审判 实质化 公平正义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进行深刻反思,充分认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重大意义。本文在深刻分析当前公安机关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公安改革,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尽快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新要求。

  • 标签: 公安机关 以审判为中心 诉讼制度改革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