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对我院的5例自发脊髓硬膜外血肿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自发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特点。结果5例患者均无明显的外伤史,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及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1例,胸段2例,胸腰段1例,腰段1例。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以T2WI显示最佳。5例血肿在T1WI图像均为等信号,T2WI图像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明确强化。结论MR是诊断自发脊髓硬膜外血肿的最佳检查方法,可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还可清楚地显示脊髓受损的情况。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脊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气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45例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气胸患者,检查并记录其气胸类型、病因、误诊及治疗情况及临床症状,根据治愈情况总结治疗方法。结果COPD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大汗淋漓和胸痛咳嗽等。病因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结核;主要易被误诊为急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肺心病急性发作等。结论该病易被误诊,临床上要仔细问询患者的基本症状,并做必要的检查,根据个体特征设定治疗方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临床病症及治疗效果。结果6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其中病情轻微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近10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伴有复杂的临床病症,要结合患者病症进行联合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临床病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小儿自发脑出血的原因以及救治小儿自发脑出血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4例自发脑出血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收治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分别进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结果患者经过CT、MRI、MRA或DSA检查,导致小儿自发脑出血的原因的主要为脑动静脉畸形,经过急诊救治,其中18例患者痊愈;好转4例,仅遗留一定程度的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抢救失败死亡患者1例,随访结果显示仅有1例患者死于再出血,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造成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为脑动静脉畸形等,但是采取合理科学的救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使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儿童 自发性脑出血 致病原因 治疗措施
  • 简介: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的常见并发症,发病急,病情危重,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外科手术,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我科自2003-06-2011-08,对1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实施了介入栓塞治疗止血,效果满意。

  • 标签: 肝癌 出血 急症 动脉栓塞 介入
  • 简介:自发脑出血(spontaneousintracerebralhemorrhage)是一种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因此找到自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血糖对自发脑出血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62例自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糖 脑出血 预后
  • 简介: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芜踪,化学名称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它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入血,对人具有很高的毒性。由于百草枯中毒后没有特效解毒剂,因此病死率高〔1〕。百草枯中毒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口腔咽喉部灼伤、上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少尿、黄疸等,部分患者可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PQ中毒早期死亡多与急性呼吸衰竭相关,后期则多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急性PQ中毒后并发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的病例鲜有报道,我科于2012-07-06收入急性百草枯中毒1例,该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气胸、纵膈气肿、皮下气肿,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百草枯中毒 气胸 纵隔气肿 皮下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脐带异常的早期识别、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避免因误诊、漏诊而延误病情失去手术时机、导致胎儿生命危险。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一例因胎儿窘迫而施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的脐带血肿进行报告。结果及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挽救了新生儿的生.结论脐带异常的早期识别、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应该受到重视。

  • 标签: 自发性脐带血肿 胎儿窘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直肠、乙状结肠穿孔病因和诊疗策略,缩短术中寻找穿孔部位时间.方法回顾分析16例自发直肠、乙状结肠穿孔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自发直肠、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穿孔直径大于1.5cm有9例,小于1.5cm有7例,其中4例小穿孔,穿孔部位难以发现.全部病人治愈.结论对直肠、乙状结肠穿孔小,时间长,在寻找穿孔部位有困难时及时使用补胎法,提高术中确诊率.及时急诊手术,选用Hartmann术或肠穿孔修补,远端关闭加近端结肠造瘘术两种术式为宜.

  • 标签: 直肠乙状结肠穿孔 自发性 补胎法
  • 简介:摘要探讨肝硬化自发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0例肝硬化自发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进行腹水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分析其结果。结果30例肝硬化自发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中,共培养15株阳性病原菌(50.0%),其中9例大肠埃希菌(60.0%)、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3.3%)、4例其他杆菌(26.7%)。15株阳性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得到14株耐药菌(93.3%),其中12株革兰阴性菌、2株革兰阳性菌。结论对于肝硬化自发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总结了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入院的36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房环境等舒适护理,认为贯穿诊治过程的舒适护理能够显著减轻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不适感,保持其病情稳定,促进其病情恢复。

  • 标签: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自发腹膜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5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腹膜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治愈26例,占53%;好转7例,占13%;死亡15例,占30%;自动出院2例。结论SBP患者病情复杂、危重,若能早期诊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就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肝硬化 腹膜炎 护理
  • 简介:自发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致病菌经肠道、血流或淋巴系统,在腹腔内邻近器官无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腹腔脓肿,胆囊炎、肠穿孔等)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腔感染。肝硬化腹水患者SBP发病率达10%~30%,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虽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其病死率仍高达15%~20%。

  • 标签: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硬化 经验性 预防性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50例经CT或腰穿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经过治疗,临床治愈38例,合并脑梗塞、脑积水症状明显好转、生活部分自理6例,遗留严重残疾1例,死亡5例,3例死于再出血,2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应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结合辅助检查共同判断方能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一旦该病得以确诊,应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治疗自发颅内出血的方法与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自发颅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时机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自发颅内出血患者因高血压导致颅内出血患者有46例,因脑血管畸形导致颅内出血患者有1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有3例患者病死,病死率为10%,对照组患者有7例病死,病死率为23.33%,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自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急诊治疗,并且依据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自发性颅内出血 方法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间碘卞胍(131I-MIBG)对自发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按预试验结果腹腔注射(ip)131I-MIBG,连续监测注射131I-MIBG后血压及脉搏改变,并在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时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注射131I-MIBG后干预组SHR第2天时血压下降有统计学差异,此后测血清NE、E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第8天SHR血压逐渐回升,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检测血清NE、E水平相应上升,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脉搏也相应改变。结论131I-MIBG对SHR血压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并可维持数天,其机制可能与131I-MIBG损坏肾上腺能组织、降低儿茶酚胺水平有关。

  • 标签: 131碘间碘卞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总结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以便及时给予积极恰当的治疗。方法对20例在我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老年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资料以及诊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积极治疗,本组患者17例临床治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大部分比较典型,但老年人发病常因症状不太典型容易被漏诊,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确诊主要通过CT平扫,首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条件允许及早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病因学诊断。并予以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可降低再出血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人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