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多数原则是民主决策的关键性规则.多数原则从诞生开始,就伴随着"限制多数,保护少数"的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多数原则的结构特征、程序特性以及文化建构三个方面限制多数与保护少数.首先,多数的开放性为限制多数与保护少数提供理论前提;多数的可替换性为限制多数与保护少数提供现实基础;多数的流动性与可变性为限制多数与保护少数提供实践依据.其次,程序是多数原则自律约束的内控装置;程序是监督制约多数原则的平衡杠杆;程序是多数原则修正纠错的过滤器;程序是促进多数原则协调稳定发展的助推器.最后,可以通过相互延期补偿达成正和决策、给少数人更多的自主治理、建立多元主义共同体等途径,建立限制多数、保护少数的机制.
简介:2006年6月2日—5日,由海南省作家协会《天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香港、日本的学者、作家温铁军、曹锦清、康晓光、贺雪峰、刘健芝、武藤一羊、孙晓忠、薛毅、雷启立、周立、陈应松、摩罗、毛尖、倪伟、黄灯、张炼红、冷嘉、朱善杰、徐志伟及海南本地的学者、作家弘陶、韩少功、蒋子丹、孔见、李少君、邱建生、崽崽、单正平、孙绍先、晓剑、伍立杨、王雁翎、朱东海等四十多人与会。会议期间,与会者就中国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还实地考察了海南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下面刊载的,就是本次研讨会的部分内容,以期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简介:邓小平政治观能够'导致行动'的关键,是'立足社会多数'的思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邓小平政治观从社会多数人的现实状况出发,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最新发展。立足社会多数是邓小平政治观的科学前提:立足多数人的生产力水平,确立了初级阶段理论;适应多数人的生产力水平,作出了改革开放决策;提高多数人的生产力水平,创新了当代中国政治。立足社会多数是邓小平政治观的民众基础:尊重多数人的选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多数人的利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多数人的需求,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立足社会多数是邓小平政治观的实践归宿:把握多数人的状况,根据实际制定政策;依靠多数人的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接受多数人的评判,确立科学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