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阴式)切除开展临床研究与技术改进。方法对术前已排除恶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01),平均出血量少(P<0.001),术后疼痛、发热率低(P<0.001),肛门排气时间早(P<0.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P<0.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较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损伤小,腹腔干扰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疼痛轻,发热率低,术后一周内出院的多,腹壁不留切口疤痕,深受患者欢迎。对于非脱垂子宫≤80天妊娠子宫大小的患者,有切除子宫的手术指征,阴式子宫切除是一种理想术式。
简介:1986年Gagner报告了首例内镜甲状旁腺切除术,系颈部充气建立操作空间,用特制的微小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内镜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开展标志着内镜颈部手术时代的开始,继而出现了经胸壁或腋窝入路,以及经颈前或锁骨下小切口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内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assistedthyroidectomy,EAT)或微创电视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minimallyinvasivevideoassistedthyroidectomy,MIVAT)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Miccoli于1988年报道的,其基本术式是经颈部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切除.2002年在国内我们较早开展了Miccoli手术.
简介: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7月在因子宫肌瘤行LH患者7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42例。术前24h、术后24h及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D16+(NK细胞)数量。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CD3+、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剥脱式胆囊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我们利用分离钳电凝剥脱法解剖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铲电凝剥离胆囊床。处理Calot三角解剖关系清楚,避免误伤胆总管,同时避免高频电刀热电效应对胆肠及内脏的损伤。通过临床随机32例经腹腔镜剥脱式胆囊切除的手术实践,分析其技术改进原理及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价值。结果:无中转开腹,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多数术后2天痊愈出院,最长时间为术后6天。术后肠胀气1例,恶心呕吐4例,肩背痛5例,心绞痛1例,室速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腹腔镜剥脱式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该术式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易掌握,与电钩电凝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淋巴结清扫术对6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宫颈癌患者保留了单侧正常卵巢。结果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204.38min,术中失血量362.45ml,术中无一例脏器损伤,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52.88h,停尿管时间平均5.75d,拔阴道引流管时间平均48h,术后平均住院11.75d,术后有二例宫颈癌Ⅱa期患者辅助放疗,6例坚持随访、复查B超,妇检盆腔未见转移灶。6例患者均健存,生活自理,性生活满意,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结论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淋巴结清扫术(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治疗Ⅰa-Ⅱa子宫恶性肿瘤是可靠、安全、优秀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