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随着人口老年化,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如何有效治疗此类疾病,学术界尚存争议.目的:比较腰椎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7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采用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组(PLIF组,n=51)和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组(Dynesys组,n=46).比较两组术后腰痛程度(VAS评分)、临床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及术后影像学结果(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活动度,上位邻近节段活动度).结果:PLIF组随访时间28~78个月,平均(48.7±21.8)个月;Dynesys组随访时间27~76个月,平均(48.6±19.7)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患者ODI评分优于PLW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高,但PLIF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ynesys组高于术前(P<0.05).两组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均低于术前(P<0.05),Dynesys组由术前6.9°±2.1°降低到4.6°土1.3°,而PLIF组由术前7.2°±2.3°降低到0°.两组末次随访时上位邻近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Dynesys组由术前7.8°±1.2°增加到8.6°±1.7°,PLIF组由术前7.1°±2.6°增加到10.8°±2.6°,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与Dynesys动态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后者能够部分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且对邻近椎体活动度影响较小,理论上可以降低邻近节段退变.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RI技术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单节段(L 3,4、L 4,5、L 5S1)单侧症状椎间盘突出症接受MIS-TLIF手术者23例,均于手术前1周内和手术后3、6个月行腰椎MR检查,在轴位T2加权像测量术前及术后椎间盘不同层面对应轴切面的多裂肌截面积(axial section of 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 area,AxCSA)、长短径线比值(ratio of long and short lines,RLS)、多裂肌脂肪浸润截面积(axial section of muscle fat infiltration cross section area,FLSA)与AxCSA比值记为FLSA/AxCSA。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腰椎患侧和健侧、病变与非病变节段多裂肌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MIS-TLIF术式对多裂肌形态学的影响。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分别进行患侧肌肉截面核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测量,对比1H谱肌细胞内脂质(intramyocellular lipid,IMCL)与细胞外脂质(extramyocellular lipid,EMCL)积分值比值,评估脂肪浸润的程度。结果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病变节段AxCSA健侧较患侧大(t=6.611,P< 0.05)、非病变节段多裂肌AxCSA健侧比患侧大(t=-6.682,P< 0.05),术前健侧肌容积具有优势。术后3个月病变节段AxCSA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7,P >0.05),非病变节段AxCSA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1,P >0.05),术后短期随访双侧肌容积有均等优势。患侧病变节段FLSA/AxCSA术前为9.5%±3.8%,术后3个月为8.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P< 0.05);患侧病变节段RLS术前为3.3%±0.24%,术后3个月为2.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 0.05)。MRS测定EMCL/IMCL术前中位数为2.010,术后6月中位数为1.475,术后6个月EMCL降低(Z=0.48,P< 0.05)。结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双侧多裂肌的形态有别,MIS-TLIF手术对手术侧多裂肌影响小,明显降低胞外脂质蓄积促进脂质向胞内转移,同时增进胞内脂肪代谢,其保留肌肉止点和有限固定也可重塑代偿性肌肉萎缩形态。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安全环锯技术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共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85例获2年随访,其中男36例,女49例;年龄46~78岁,平均56.7岁;14例L3~4单侧,1例L3~4双侧,49例L4~5单侧,3例L4~5双侧,12例L5~S1单侧,1例L5~S1双侧,3例L3~5单侧和2例L4~S1单侧,共减压95个狭窄侧隐窝;56例合并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42例脱出型,14例游离型。术后第2天复查腰椎MRI及CT以评估减压的充分性。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评估症状的缓解结果。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腰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改良MacNab评分。结果术前受累神经根功能障碍包括皮节感觉障碍56例(65.9%)、肌节肌力减弱25例(29.4%)和腱反射减弱14例(16.5%)。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明显缓解。3例L5~S1节段患者术后出现L5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减退,经中频脉冲理疗后1~2周缓解。术后MRI/CT显示减压充分。无术后感染、医源性神经根损伤和腰椎不稳定等并发症。2例术后突出椎间盘复发,但体质虚弱,未进一步翻修手术。85例全部获得完整随访数据,术后腰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年随访MacNab评分29例优,48例良,6例因术后腰痛加重判定为可,2例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判定为差。术后受累神经根感觉功能及肌力明显恢复(P〈0.01),但腱反射无明显改善(P=0.832)。结论采用安全环锯技术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微创、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对比评价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与后入路椎体融合术(P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以"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入路椎间融合术"和"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anterior to psoas""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9年9月国内外已发表关于OLIF与PLIF对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研究共580例患者,其中经OLIF手术276例,经PLIF手术304例。1项随机对照研究,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OS),其中高质量6项、较高质量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较PLIF平均手术时间短(WMD=-84.02,95% CI -118.29~-49.74,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少(WMD=-269.12, 95% CI -319.84~-218.41,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WMD=-3.29, 95% CI -4.70~-1.89, P<0.01),术后IDH恢复更高(WMD=1.11, 95% CI 0.44~1.77,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ODI(WMD=0.16, 95% CI -1.98~2.30, P>0.05)、VAS(WMD=0.02, 95% CI -0.52~0.56, P>0.05)、LL(WMD=0.77, 95% CI -0.40~1.94, 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OR=0.91, 95% CI 0.50~1.64, P>0.05),OLIF和PLI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与PLIF应用于椎体间融合术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OLIF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术后IDH恢复更高,有更大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IS-TLIF手术治疗的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复查腰椎X线及腰椎CT评价有无终板损伤,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情况及有无移位、断裂,融合器有无移动、下沉以及椎间融合情况等。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9例患者中25例(14.0%)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3例(1.7%),切口相关问题4例(2.2%),椎弓根螺钉位置不正确7例(3.9%),术后尿潴留1例(0.6%),椎管内血肿1例(0.6%),术后残余疼痛麻木9例(5.0%)。术后随访期内大多数患者VAS、JOA、ODI评分较术前得到改善(P<0.05)。结论MIS-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长期疗效。
简介:目的评价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2003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83例,随访患者81例,年龄(55.25±19.21)岁,随访时间(1.68±0.93)年.按照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法分为两组,Ⅰ组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Ⅱ组经椎板切除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按各组术中的临床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JOA评分等数据经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术后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7%与7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7.81%与62.88%.术后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或者滑脱加重等并发症,有3例假关节形成.结论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后单侧内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005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均给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机分为单侧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4例)和双侧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4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二组患者的椎间隙曲度、融合率以及JOA评分、MACMAB疗效评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单侧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可取得与双侧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15-02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采用骨凿技术减压治疗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疾病的治疗安全性。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疾病患者共20例作为样本,针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术后半年的下肢痛VAS评分及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采用骨凿技术减压术在老年单侧腰椎侧隐窝狭窄疾病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比较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猫眼侧方腰椎融合术(CLIF)对重度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矫正融合节段选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收治的Lenke-Silva分级为Ⅴ级和Ⅵ级的重度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入组患者首先完成术前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Lenke-Silva分级,确定Ⅰ期CLIF手术节段,同时预判如行单纯后路矫形需融合节段数;Ⅰ期术后再次评估Lenke-Silva分级,将患者分为有效组(Lenke-Silva分级降低)和无效组(Lenke-Silva分级不变),根据二次评估的结果制定Ⅱ期后路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实际融合节段与预计行单纯后路矫形需融合节段的差值、分期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冠状面与矢状面影像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Lenke-Silva分级降低的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5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8例,女性46例,年龄(68.8±5.8)岁(范围:56~77岁),术前Lenke-Silva分级:Ⅴ级26例,Ⅵ级28例。行Ⅰ期CLIF 194个节段,其中114个节段(58.8%)行前柱松解重建术(ACR),15个节段(7.7%):使用大角度融合器。Ⅰ期术后,32例患者(22例Ⅴ级、10例Ⅵ级)Lenke-Silva分级降低,纳入有效组;22例患者(4例Ⅴ级、18例Ⅵ级)Lenke-Silva分级无变化,纳入无效组。有效组中32例患者术前侧凸顶椎位置均在L1以下,无效组中18例(81.8%,18/22)患者术前侧凸顶椎位置在L1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有效组患者椎间隙前方均无连续性骨赘,无效组中7例椎间隙前方有连续性骨赘(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效组患者Ⅰ期术中行ACR(71.2%比39.5%,χ²=20.660,P<0.01)和使用大角度融合器的节段更多(12.7%比0,P=0.001),而术后严重融合器下沉节段较少(5.9%比15.8%,χ²=4.793,P=0.029)。Ⅰ期术后,两组患者腰椎Cobb角无差异,有效组腰椎前凸角为(34.0±8.3)°,大于无效组的(25.5±9.7)°(t=3.478,P=0.001),而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为(15.7±4.6)°,小于无效组的(20.0±10.8)°(t=-2.129,P=0.038)。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相比,Ⅱ期手术融合节段更少、上端固定椎终止于胸椎例数更少,实际融合节段较预判行单纯后路矫形所需融合节段减少更多(P值均<0.01)。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5个月,两组患者Ⅰ期、Ⅱ期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Ⅰ期CLIF能降低部分严重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Lenke-Silva分级,Ⅰ期CLIF术后Lenke-Silva分级降低可能与术前顶椎位置、椎间隙前方连续性骨赘,术中使用ACR和大角度融合器,以及术后融合器下沉程度等因素相关。Ⅱ期术前进行脊柱力线再评估,有助于融合节段的准确选择,减少手术创伤。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优点以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3月收治的 6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开放减压 PLIF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然后利用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判。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观察组也要少于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能够更快的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也较短。在经过综合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都较低,而且术后下地时间明显要优于传统开放 PLIF术,所以说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单侧开创潜行减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DOI)、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疼痛、压疮、下肢麻木发生率分别为2.44%、4.88%和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4.63%、19.51%和17.07%,P<0.05。结论在双侧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且痛感不明显,推荐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侧入路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2010年1月-2018年5月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观察组开展双侧入路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行单侧入路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注入骨水泥总量;手术前后患者伤椎高度、胸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腰椎压缩骨折治疗效果(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单侧组,P<0.05;观察组手术的时间长于单侧组,注入骨水泥总量稍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伤椎高度、胸腰椎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双侧组伤椎高度、腰椎功能优于单侧组,P<0.05。结论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双侧入路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肯定,可缓解疼痛,更好恢复椎体高度和改善椎体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侧路脊柱内窥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实施经皮脊柱内窥镜侧路手术的治疗方式,经过长达半年的随访,对其术后不同阶段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经皮脊柱内窥镜侧路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且具备恢复快、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值得推广与借鉴。
简介:作者简介周兵,男,1967-,外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关节外科。摘要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27~73岁,平均367岁。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C级13例,D级18例,E级38例。术前Cobb角为280°~465°,平均301°。结果59例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110~24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400~800ml,平均600ml。无血管、神经及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术后2周患者即可戴支具站立及下地行走。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36月。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10月。末次随访时,11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C级13例中均恢复到D级,D级18例全部恢复到E级。Cobb角为10°~25°,平均144°。结论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娇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及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