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干预中性粒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OSCC患者癌组织和同期进行体检的12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FOXP3和IL-8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癌组织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购置人舌鳞癌细胞系SCC-9细胞,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分析中性粒细胞和IL-8对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检测IL-8对中性粒细胞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P60特异性抑制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下调对SCC-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OSCC组织中FOXP3和IL-8阳性表达率(71.05%、76.32%)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8.70%、4.35%),(P<0.05);OSCC组织中性粒细胞FOXP3蛋白呈低表达,且其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降低(P<0.05);SCC-9+中性粒细胞+IL-8组细胞增殖率高于SCC-9组、SCC-9+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IL-8组(P<0.05);IL-8干预组中性粒细胞FOXP3 mRNA水平低于PBS对照组(P<0.05);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P60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SCC-9细胞组、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细胞+P60组(P<0.05);培养24 h后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P60组细胞划痕伤口愈合率高于SCC-9细胞组、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细胞+P60组(P<0.05)。结论OSCC组织中FOXP3和IL-8呈高表达,而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降低,IL-8可能通过下调FOXP3基因表达趋化中性粒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促进SCC-9细胞增殖和迁移。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例实体器官移植术后(1例肾移植、2例肝移植)细小病毒B19感染导致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并文献复习。方法3例患者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穿等确诊,均发现细小病毒DNA阳性,其中例3患者同时合并带状疱疹病毒DNA阳性。治疗上采用调整免疫抑制剂、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抗病毒、促造血、补充造血原料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贫血纠正,复查病毒DNA阴性,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实体器官移植后PRCA的病因诊断至关重要,综合治疗可起到良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旋切刀联合多技术在成人项部脂肪垫治疗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83例项部脂肪垫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超量肿胀麻醉后,于脂肪垫正下方和(或)外下方距脂肪垫约2.0 cm处各做一长约0.5 cm的皮肤切口标识,先用叉形刀多平面、多角度分离脂肪垫,然后用旋切刀切除并彻底将其吸出,再用细吸脂管抽吸脂肪垫与正常脂肪过渡区域,直至过渡自然、平整,最后用油钉固定术区皮肤,局部8字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第1周睡米枕。术后随访患者并发症情况、颈部外观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83例患者术后1~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疼痛、肿胀,76例(91.57%)患者1个月左右肿胀完全消退;83例中12例(14.46%)出现青紫、淤斑,3周左右好转;5例(6.02%)可触及皮下条索感或硬结感,2~3个月完全恢复;2例(2.41%)术后早期出现皮下积液,1周左右吸收;4例(4.82%)局部术区和正常脂肪过渡区1个月后复查稍有台阶感;3例(3.61%)伤口愈合欠佳,其余80例(96.39%)均为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83例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感染、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调查中70例满意,9例较满意,4例一般,患者满意率为95.18%。结论采用高速旋切刀联合多技术治疗项部脂肪垫手术时间短、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类型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EGFR基因检测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192例的血液学检测、基因检测及临床资料,比较不同EGFR突变类型(包括19号和21号突变患者)的NLR及临床特征。结果EGFR外显子突变阳性患者192例,其中19外显子突变患者90例,占46.87%,年龄(67.7±12.8)岁;21外显子突变患者84例,占43.75%,年龄(66.6±9.3)岁;其他类型突变18例,占9.38%,年龄(72.5±10.5)岁;非19、21常见突变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0,P>0.05)。19号外显子突变患者多好发于右侧(48/90),21号外显子突变者多好发于左侧(54/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另外,19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NLR为(3.98±4.02),2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NLR为(3.29±1.63),其他类型突变患者的NLR为(5.32±3.48),21号外显子NLR相对较低,非19、21号常见突变患者的NLR相对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1,P>0.05)。依据NLR中位数2.9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NLR≤2.9为低NLR组(99例),NLR>2.9为高NLR组(93例)。高、低NLR组间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评分、脑转移、胸膜转移、癌胚抗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01、10.05、9.07、5.89、9.03、19.53,均P<0.05)。但高、低NLR组间年龄及骨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6、1.51,均P>0.05)。结论在晚期NSCLC患者中,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ECOG体力状况评分、脑转移、胸膜转移、癌胚抗原水平与NLR有相关性。原发灶部位在鉴别EGFR突变类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NLR水平与EGFR突变类型无相关性。
简介:摘要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 认识 中,数学是理科科目,所以在学生课程教学中,老师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理性精神的培养,不太重视培养 学生 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对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答题过程不能做到准确地阐述。对于这个问题,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策略分析
简介:摘要合并骨创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治疗COVID-19过程中必须重视VTE的防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通过诱导炎性介质释放、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途径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创伤及手术直接或间接导致静脉血管壁损伤引起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微循环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启动VTE形成的外源性途径。骨创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肢制动、被迫卧床等处置使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VTE;老年人常并存多种慢性疾病,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COVID-19患者持续高热、严重肺病、呼吸功能衰竭、脓毒血症及有创技术应用等,会进一步加重此类患者的VTE风险和救治难度。为配合临床一线有效开展COVID-19合并骨创伤患者的VTE防治,笔者对VTE防治提出护理建议,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抗原诊断。方法收集分泌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上清液,并用Western blot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与SARS-CoV-2 N蛋白之间的反应。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单克隆抗体与Vero细胞培养物中SARS-CoV-2的反应性。结果从杂交瘤细胞中获得了两种单克隆抗体,分别称为A1和A2。它们都可以与SARS-CoV-2 N蛋白发生反应,而A2也可以识别SARS-CoV N蛋白。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于ELISA和免疫荧光实验。结论获得了2种针对SARS-CoV-2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发展SARS-CoV-2抗原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不佳的因素。方法招募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的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评估其疗效、分析疗效不佳的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细胞后,总有效率为58.8%(20/34),完全缓解率为41.2%(14/34)。有效组共20例,疗效不佳组14例。两组患者CD19 CAR-T细胞输注数量分别为8.6(5.0~12.7)×106/kg和9.7(5.8~15.0)×106/kg(P=0.654);外周血检测CAR-T细胞扩增数量,有效组和疗效不佳组CD19 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10.28%(3.92%~44.16%)和4.05%(0.92%~28.63%),有效组比疗效不佳组CAR-T细胞扩增的比例更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单因素方法分析两组疗效不佳因素,提示具有巨块型肿物是影响CD19 CAR-T细胞疗效的不利因素(P=0.001)。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仍然是患者CD19 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OR=0.039)。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后,70.6%(24/34)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出现发热的中位时间为输注后第3天(第0~11天),其中16例为1级CRS,7例为2级CRS,1例为3级CRS,经过糖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CD19 CAR-T细胞疗法在CD19+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有一定效果,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可能是应用CAR-T疗效不佳的因素。
简介:[摘要 ]目的: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并与全国常模水平对比,分析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43例患者,对比本组患者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全国常模水平的差异情况,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如包括加强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以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作为预后观察指标。结果:对比本组患者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全国常模水平的差异情况可知,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差异显著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体现在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恢复运动、触觉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晚期胃癌患者经补气健胃汤结合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03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中抽取出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第一组患者采取单一化疗治疗,第二组患者采取补气健胃汤结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结果第一组的总有效率是62.5%,第二组的总有效率是92.5%,第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较第一组患者明显改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补气健胃汤结合化疗用于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的是我院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程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掌握率的86.0%,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病情,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