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注射室输液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按输液不良反应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化输液不良反应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缓解及预后情况,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均在治疗后缓解、消失,无后遗症。观察组输液不良反应完全消失时间为(126.24±46.61)min,对照组为(160.54±41.36)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组间差异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输液不良反应患者采取综合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快速缓解不良反应情况,且患者对该护理措施较为认可,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输液不良反应 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消解。方法随机从我院住院部资料库中,抽调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患者处方3567例,对其不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选定抗感染药品应用患者422例,统计分析患者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抗感染药品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肝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肾脏损害、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占不良反应情况比例为27.25%、12.09%、1.90%、22.27%、29.38%、4.03%、3.08%;分别占据总病例的3.22、1.43、0.22、2.64、3.48、0.47、0.36。从药品不良反应细则来看,药品不良反应分项、代表药物、分布规律特点受药物自身特点和患者基础病况研究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特征。结论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分布具有规律性特征,在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实施必要程度的用药监测,对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抗感染药品 不良反应 规律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无关,出现不良反应频次最多的是庆大霉素、链霉素、依替米星,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及皮疹等。结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琥宁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及其发生的规律与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自2003-2007年间使用炎琥宁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输液浓度、速度、发生反应轻重度等原始参数,以统计处理方法探讨不良反应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炎琥宁输液不良反应与年龄,输液速度,浓度,给药途径相关,而与溶媒种类等因素无关。结论炎琥宁输液反应出药物本身可能的因素外,输液过程的某些相关参数会影响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炎琥宁 输液反应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WHO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统计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表征。结果抗感染药物可能引发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而对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受损器官或系统中比例较高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严格管控,对服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实施严密监测,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总结合理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4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使用药物的情况。统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就合理用药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400例用药老年患者中,发现104例不合理用药情况,总计有7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7%。经分析发现,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动力学改变、滥用药物、合并用药不当。经干预,患者不良反应完全消失,所有患者痊愈。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用药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实施合理的用药干预措施,以保证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干预措施 合并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化疗期间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癌化疗 不良反应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学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使用阿莫西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60例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消化道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过敏,并在服用阿莫西林1~7天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结论在使用阿莫西林时,医护人员需掌握该药物所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药学原理,做好防治工作,合理用药,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 药学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奥硝唑胶囊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总结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旨在为临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13例采取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2例采取奥硝唑胶囊治疗的15例患者,均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15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9例女性,6例男性,年龄27~72岁之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为用药过程中,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为主,2例患者较为严重,其中1例危及生命,另1例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13例患者不良反应程度一般,所有患者均治愈及好转。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口服奥硝唑胶囊或者采取静脉注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时停药,科学合格安排输液顺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奥硝唑胶囊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中药注射剂是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经现代科学技术制成可为人体内注入的制剂,其中有肌肉、穴位、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用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无菌粉末/浓溶液等可注入体内的制剂。中药注射剂为传统医药理论及现代生产工业结合而成的产物,其打破了中药传统给药方式,属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速。中药注射剂于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随之出现了诸多不良反应,人们也对中药注射剂应用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本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CU急救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CCU进行急诊抢救的120例死亡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急救死亡后3天内对家属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对比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的心理变化评分。结果首先,急救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在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差异变化,P<0.05,具有统计意义;此外,观察组家属干预后躯体化反应及抑郁症状评分分别为(1.56±0.42)、(2.07±0.64),对照组家属分别为(2.09±0.72)、(2.64±0.68),且观察组家属其他各项心理反应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急救死亡容易导致患者家属不良心理发生,具有较为突出的危害作用,临床中应注意采取有效干预,对急救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进行干预控制,以减少其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 标签: CCU 急救死亡 患者 家属 心理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130例接种疫苗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92.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观察,增加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接种疫苗 儿童 接种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治疗的静脉输液反应患儿36例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分析输液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静脉输液患儿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后,及时控制住了输液反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并有效控制了患儿输液反应的发生。结论患儿静脉输液反应后加强护理措施,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控制输液反应,降低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速度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还可有效的控制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保证患儿安全的接受输液治疗。

  • 标签: 静脉输液反应 处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探究献血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应该采取的相关预防措施,以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可以有效保证献血者生命健康。本文选择某献血中心本年度前五个月的献血人员共计一千人,把他们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所有人都应该在献血前进行相关检查,其健康条件符合献血标准规定。选择某献血中心本年度前五个月的献血人员共计一千人,把他们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对这些献血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资料90份。调查结果表明献血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5%,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即是由于精神的高度紧张导致的不良反应,其他因素也包括献血前未进食、睡眠缺乏或者过度劳累等。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和献血次数有一定的关系,第一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02%,≥2次就会增长近乎0.50%,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所以,作为献血医护人员,要努力加强采血刺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引导献血者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献血人员 不良反应 积极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的择期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心理护理组)60例,除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外,护理人员进行重点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组)60例,只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及必要的心理疏导。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疼痛等心理应激反应。结果手术前和手术后试验组的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围手术期病人应激反应,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麻醉 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更年期妇女献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血站进行献血的4例更年期妇女作为分析对象,在其献血后的72小时内对其进行走访调查,对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召回,检查其年龄、体重、献血次数、献血量、基础血红蛋白、献血进行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等,以期总结出与更年期妇女献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结果本次研究献血者4例、跟踪回访成功4例、比率为100%,其中出现献血后不良反应为3例,占比为75%;其中1例为献血前空腹、疲劳、盗汗、潮热、精神状态差;1例为体重较高、基础血红蛋白量少;1例为献血次数过多、献血量较少。结论更年期妇女献血不良反应的出现与体重、献血次数、血红蛋白量、献血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相关,对于此类献血者给予献血前及献血后的干预措施、全方位地做好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献血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更年期妇女 献血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