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有清一代,经过姚之骃,汪文台等六、七位学者的努力,诸家散佚后汉史书的辑佚工作成就颇丰.《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下称《辑注》)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于辑佚、校勘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绩.但是,由于佚文量大而驳杂,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恐怕并非朝夕之间即能办到.虽然《辑注》对所有一千九百多条佚文都进行了校点,并加了详注,但在阅读时,笔者觉得《辑注》的校辑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可再加商讨之处:一是原文有误而《辑注》漏校者,二是前人校辑误而《辑注》承之者,三是断制未允者,四是佚文偶或漏辑者,五是佚文归属未允者等.本文就以上诸方面择取二十例,略陈管见,冀或有释疑补阙之用.为便于行文,正文不再分类;每条后除注明《辑注》页码外,一并注明出自何家后汉书.囿于见闻,不当之处,亟盼方家教正.
简介:<正>古人云“学问如何观点书”。“点校”是古籍整理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要高质量做好并非易事,它需要综合性学问,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自不必说;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知识也不可少;还有对所点校书涉及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方言俗语,乃至其中包含的学科专门知识、名词术语等,也不可无知。除此,还需要有审慎态度,眼勤手勤,不怕麻烦,有疑必查,绝不可想当然。吕叔湘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过“标点古书不可掉以轻心”(《文献》第十三辑),这一告诫太必要了,今特取之为题。依理说,对《戴震全集》这样一部重要的书籍,又是出版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整理应当是慎之又慎的,然而从本书的一些失误看,似乎点校者没有完全做到。当然,其中不排斥有缺乏必备知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因为审慎从事不够。下面仅以《戴震全集》(二)所载《屈原赋注》的《通释》举例略作说明:1.傅岩:史记谓之傅岩。在河东太阳县北,今山西解州平陆县东北二十里又东北,
简介:本文对敦煌写卷中涉及"五姓"分类的两个写卷,即P.2615a、P.2632v中出现的"五姓"作了校勘;并在茅甘和陈于柱先生录文的基础上,对部分有疑义的姓氏作了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