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用延迟匹配样本任务来考察时记忆,在实验中相继呈现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操纵标准和比较刺激的延迟时间,发现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更多被试作出选择短时或选择长时的反应,出现选择短现象或选择长现象。对选择偏差的理论解释目前主要有主观缩短假设、相对时假设、模糊假设和觉察假说。训练与呈现形式、实时和空时、不同种群、不同通道以及计时策略等是影响时选择偏差的主要因素。今后应根据时间分段综合模型,结合脑机制进行研究。

  • 标签: 延迟 选择短 主观缩短假说 相对时距假说 混淆假说 觉察解说
  • 简介: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 标签: 对重缓冲距 顶部空间
  • 简介:摘要骨骨折由于解剖和血供特殊,手术显露困难,术后骨坏死、骨关节炎发生率高。现代交通、建筑等高能量损伤多发,骨骨折逐渐增多。许多学者对手术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血供特点、临床分型、手术入路、手术方式上作出综述。

  • 标签: 距骨骨折 分型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小净隧道是一种新型隧道形式,与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相比具有适应性强的优势。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悦来站至王家庄站区间隧道为例,对小净隧道的施工工艺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小净隧道的前景。

  • 标签: 小净距隧道 施工技术 悦王区间隧道 问题及前景
  • 简介:摘 要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在施工中遇到隧道燕尾段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其特点是左右洞净 小,中间岩柱加固困难,后行隧道开挖对先行隧道影响大,安全质量控制难度大。本文阐述了新建蒙西至华西铁路 MHTJ-32标段毓秀山隧道出口燕尾式 小净 段落施工技术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确定先行洞与后行洞 的施工顺序和滞后距离,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并 在先行隧道初支内侧加设临时加固支护,设对拉锚杆对中岩墙进行加固,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和爆破效果等措施,安全顺利通过小间距段。

  • 标签: 燕尾式隧道 超前支护 临时加固支 对拉锚杆
  • 简介:本文阐述了公路小净隧道的起源,对小净隧道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小净隧道的发展归纳为模糊实践期、探索认知期、研究发展期三个阶段。在总结现代小净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净隧道技术研究应遵循近接工程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在确定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隧道临界宽度(即近接准则)的前提下,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减震措施和支护衬砌型式。强调施工方案研究是小净隧道技术研究的根基,并专门对小净隧道的施工方案研究做了深入探讨。提出用“水袋原理”指导中间岩柱加固的思路,用“削峰原理”指导断面开挖顺序的拟定。

  • 标签: 小净距隧道 发展 研究 施工方案
  • 简介:摘要:齿轮作为当机械设备中重要的组成元件,已经遍布在汽车、航天以及精密测量仪器等领域。齿轮的测量精度高低,不仅与选取的测量方法有关,还与测量设备本身的精度有关,选取的测量设备越合适,测量设备的精度等级越高,进而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齿轮技术从最开始的量具测量到“ToothSurfacetester”、机械式展成式测量、坐标法测量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推出非接触齿面分析机FS-35,标志着非接触式测量的开始。在齿轮的测量技术上,经历了“以机械为主”到“机电结合”,直至当今的“光机电”与“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的演变。

  • 标签: 精密齿轮 齿距偏差 测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Mimics软件重建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骨后突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采用术前Mimics软件重建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的7例骨后突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术前常规行CT检查,应用Mimics软件基于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骨后突以明确骨折块大小、数量和移位程度,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骨后突骨折。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0~105 min,平均87.1 min。术后早期伤口均愈合良好,无神经、肌腱损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10~16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未发现断钉、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0~98分,平均87分。结论术前CT影像基于Mimics软件重建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可精确定位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用于踝后内侧入路术中有清楚显露、骨折易复位、置钉方便的优势。

  • 标签: 距骨 跗三角骨 骨折 Mimics软件 手术入路
  • 简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为了维护当前积极自尊,主观上会远离过去失败而亲近过去成功。本研究采用线段评估法,选取311名中国大学生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尊水平、事件效价与时对过去事件时估计的影响,以检验该理论的文化普适性。结果表明:对过去事件的时估计,自尊水平、事件效价及其交互作用在同一时里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时的主效应及其与事件效价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在负效价水平上存在显著时差异,在正效价水平上无显著时差异。研究结果不支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

  • 标签: 时间自我评价理论 过去事件 时距估计 自尊水平 事件效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关节镜下切除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下关节镜下治疗的12例13足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3~51(38±11)岁,左侧6足、右侧7足,5例伴有腓骨肌痉挛。12例患者均在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加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13足镜下均可见较大的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其中8足有骨前外侧副关节面软骨损伤,12足有跟前韧带损伤,5足有跟骨间韧带损伤,4足有明显的关节滑膜炎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17.46±6.28)个月。5例腓骨肌痉挛患者术后情况:3例腓骨肌痉挛消失;1例明显缓解,但长距离行走时仍可诱发,休息即可缓解,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后解除痉挛;1例未缓解,患者拒绝行肌腱延长术,针刺加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解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2.77±4.99)分和(1.62±1.33)分,与术前AOFAS评分(47.69±13.42)分、VAS评分(7.62±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162, P值均<0.01)。结论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是治疗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距骨 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 距跟撞击综合征 距下关节镜
  • 简介:2017年底,佳能全面更新了其移轴镜头的产品线,作为严谨商业摄影的主力镜头之一,90mm移轴镜头也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全新的设计,让这个镜头不管是从试用操控角度,还是画质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表现。什么是移轴镜头?TS-E系列移轴镜头是佳能EF镜头中可实现倾角与偏移功能的特殊镜头。镜头名称中的所谓TS-E,是Tilt(倾角),Shift(偏移)和Electro-magneticDiaphragm(电磁驱动光圈)的首写字母组合。

  • 标签: 微距镜头 佳能 试用 天地 商业摄影 字母组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关节镜辅助下,采用闭合复位或跗骨窦弧形创切口显露,椎体牵开器、辅助复位器显露并辅助复位,空心钉、克氏针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3例60足闭合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创切口显露、椎体牵开器辅助复位器显露并辅助复位内固定组(创组,24例28足)和传统外侧"L"型切口切开组(传统组,29例32足)。比较创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长度、跟骨高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并发症、下关节僵硬、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两种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6个月。创组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2.5±1.2)d]和手术时间[(62.6±6.3)min]短于传统组[(7.6±3.5)d和(85.9±9.7)min]、手术出血量[(30.5±3.8)mL]少于传统组[(80.9±8.3)mL]、切口并发症发生率(0)和下关节僵硬率(10.7%)低于传统组(9.4%和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AOFAS的踝-后足评分[(92.8±5.9)分和(89.5±7.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关节镜辅助下,应用椎体牵开器、辅助复位器显露并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复位准确、固定可靠等优点,疗效满意。

  • 标签: 关节镜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患者男性,18岁,因双踝部外伤致肿痛、畸伴活动障碍半小时入院。患者半小时前乘坐的公交车爆胎,车体瞬间剧烈震动,冲击双侧足底导致双踝受伤。就诊时诉双踝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查体;生体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踝关节严重肿胀,呈外翻畸形,被动活动踝关节可触及骨擦感,内踝下、后可触及移位突出的骨块,

  • 标签: 内外踝骨折 距骨体脱位 距骨颈骨折 双侧 踝部外伤 活动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镜后方入路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骨体后部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骨体后部OL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0~65岁[(38.2±15.9)岁]。依据Hepple分型:Ⅱ型4例,Ⅳ型3例,Ⅴ型6例。依据Elias分区:7区9例,9区4例。病程为13~51个月[(26.2±11.4)个月]。均行踝关节镜后方入路骨折术联合PRP注射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1年软骨损伤修复情况采用软骨修复组织磁共振观察(MOCART)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5个月[(15.7±3.7)个月]。手术时间为50~90 min[(63.8±13.3)min]。VAS由术前3.0(3.0,4.0)分减少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1.0(0,2.0)分、1.0(0,1.5)分;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6.1±11.8)分增加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84.8±9.5)分、(92.9±8.6)分;踝关节ROM由术前(48.5±7.5)°增加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61.9±10.3)°、(65.4±11.8)°(P均<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依据AOFAS踝-后足评分,优11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2%。术后1年MOCART评分为40~85分[(70.4±14.2)分]。所有患者术后无坏死、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在康复训练时有轻微一过性疼痛,经非手术治疗后改善。结论对于骨体后部OLT,踝关节镜后方入路骨折术联合PRP注射可减轻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同时有效修复软骨损伤,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软骨 距骨 关节镜 富血小板血浆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结合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关节镜结合骨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VAS、AOF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AOFA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AOFAS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结合骨折术比较,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