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精神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精神分裂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2例精神分裂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并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进行精神康复训练。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与出院时SSFPI评分和BP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精神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与出院时SSFPI评分和BPR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一系列精神康复训练措施,不仅可减轻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环境和精神面貌,避免生活和社会功能衰退,增加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在护理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实训课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读的10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10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学生在传统实验室进行护理技能训练,观察组学生在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进行护理技能训练,对比两组学生的护理技能训练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的学生纪律评分、学生素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生能力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学生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用于护理实训教学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应用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系本科生9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和仪表态度的考核合格率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考评合格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和仪表态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后强化运动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来证实强化运动治疗是否有效,以及强化训练时间和认知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训练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运用MMSE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训练组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患者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前一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运动训练较普通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疗程的延长,认知功能的改善越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方法。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指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促进功能恢复,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8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联合自我效能训练。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临床症状。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和PSQI评分均降低,实验组患者SAS、SDS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志护理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可有效缓解偏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改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