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全球影响大,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率高。其临床表现复杂,隐匿性强,早期常被人忽视。治疗手段多样,特异性强,除传统治疗方法以外,心理及中医治疗的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在我国社区内合并其它常见疾病的抑郁症发病,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患病人群,常见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围绝经期女性等特异性人群。其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更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所忽视,治疗方法应结合原发疾病共同管理,去除诱因、联合治疗,能够起到对原发疾病更好的控制效果。社区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理解,采取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多地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知晓率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分型论治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疗效,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之间接收诊治的120例伴支气管炎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2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疗效对比。将被选中的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病患。对于观察组的60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分型论治疗方案1,而对于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方案。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治疗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可知,对照组中使用西医治疗方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而采用中医分型论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讨论中医分型论治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分诊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门诊分诊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风险事故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专业性、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及护士形象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分诊护理工作中引入优质护理理念,可有效降低风险事故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运用于门诊分诊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对我院的病患进行统计,选出67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沟通技巧与病患进行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解答。观察、对比护理质量、挂号和检查的等候时间、发生纠纷的次数和病患、家属对本次治护的满意程度,并对这些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质量的评分较高,挂号和检查的等候时间较短,研究组发生纠纷的次数较少,满意程度较高,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沟通技巧运用于门诊分诊护理中可明显提高病患对本次就诊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TaqMan-TAMRA探针技术的快速、准确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ApoE基因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049例血液样本提取DNA后,利用TaqMan-TAMRA探针对ApoE基因进行检测和分型,并利用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1049例样本中,共检出1048例,ApoE基因的6种基因型(ε3/ε3、ε2/ε3、ε3/ε4、ε2/ε4、ε2/ε2、ε4/ε4)所占比例分别为68.64%、13.54%、14.97%、1.72%、0.76%、0.38%。TaqMan-TAMRA探针法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TaqMan-TAMRA探针法操作简便,分型结果准确度高,是一种适用于临床的ApoE基因快速分型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中医辨证分为肝胃郁滞证、脾胃虚弱证、虚实夹杂证三个证型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采用,疏肝解郁、消滞和胃;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柔肝和胃、理气止痛等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80例经治疗后,治愈11例,显效22例,有效45例,无效2例。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对XS-500i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评价方案进行性能评价。结果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接近于1),携带污染率低于1.18%,精密度符合要求(CV<5%),准确度高。结论XS-500i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良好,基本上能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简介:摘要目的用高频超声诊断肠套叠并判断其是暂时性还是持续性肠套叠,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确诊的198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常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2月,小于2岁的患儿占6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以春秋季节多见;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根据套叠发生的部位、套叠的直径及长度、肠壁的厚度来区分套叠是暂时性还是持续性。结论典型的“同心圆”征及“套筒”征有助于我们对肠套叠的诊断,但是暂时性的肠套叠多发生在小肠,具有套叠直径小、长度短、肠壁水肿不明显肠管蠕动好的特点,能够自发复位,不需要特殊治疗;而持续性肠套叠则需要及时的X线下空气灌肠或超声引导下水灌肠;高频超声在诊断肠套叠与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型不同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应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14例的分型、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h内经CT复查显示13例血肿清除彻底,1例大部分清除;术后12例手术成功(85.7%),1例患者因出现脑疝死亡,1例(外侧型)因术后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随访3个月后,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评分5例恢复较好;4例中残;1例生活不能自理,需借助拄杖行走;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根据手术适应症向患者及时给予早期手术治疗对提高治疗成功率、保证预后良好、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