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自主管理方案的长期疗效观察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共计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了自主管理方案干预,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估,研究观察了自主管理方案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估三个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此,自主管理方案在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中长期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对8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钬激光碎石联合胆道镜取石,5-0或4-0可吸收带针线8字或连续扣锁缝合胆总管。结果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20~220ml,平均50ml。术后胆漏6例(60~150ml/d),经保守治疗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8d,平均5.1d;余83例均在术后3~4d拔除腹腔引流管;无大出血及胆管损伤。85例随访1~6年,平均3.2年,其中随访1~3年32例,〉3~5年40例,〉5年13例:9例有上腹部疼痛史1~2次,未经治疗自行缓解;12例因腹痛就诊1次,其中7例诊断为胆系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好转,另外5例术后8~38个月(平均15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其中2例胆总管结石〈1.0cm行EST,3例因结石较大或多枚开腹手术治疗,预后均良好;术后肝功能正常76例,轻度肝功能损害7例,重度度肝功能损害2例;超声检查示63例胆总管直径〈1.5cm,22例胆总管直径≥1.5cm,其中2例胆总管直径≥2.0cm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多枚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取净结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长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定 10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间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4月,随机电脑排序分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各 53例,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比和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情况的变化、两组死亡和肝癌的概率。结果:治疗之前,两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无差异( P>0.05);治疗之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低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白蛋白高于参照组, P值 <0.05;就研究组而言,死亡和肝癌的概率低于参照组, 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避免病情恶性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评价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VSCAs)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19例患者(20枚VSCAs)接受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其中9枚动脉瘤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9枚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枚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根据DSA表现,将栓塞程度分为完全栓塞、次全栓塞和部分栓塞。术后进行中长期随访并收集DSA及临床结果。结果所有VSCAs均获成功栓塞。术后即刻DSA显示,20枚VSCAs中5枚为完全栓塞,9枚为次全栓塞,6枚为部分栓塞。1~2年随访DSA示20枚VSCAs均完全栓塞,未发现动脉瘤复发及弹簧圈脱出、移位。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VSCAs有效、稳定;中长期随访证实次全及部分栓塞的患者可发展为完全栓塞。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诊疗模式下手术与保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保守治疗组40例,手术治疗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死亡率及1年3年致残率以及出院后日常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院外死亡率及随访1年、3年致残率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出院后日常活动能力均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新型诊疗模式下手术与保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中长期疗效相比较,手术治疗长远来看效果更佳,患者功能恢复速度相对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长期应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样本数量纳入54例。随机将所有实验对象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为采取硝苯地平治疗的常规组,另一组则为采取缬沙坦治疗的研究组,每组中各纳入患者27例,之后对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对不同治疗方式下的血压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组血压控制情况更优(P<0.05);对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6.30%)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对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对其长期应用缬沙坦后,其临床疗效较显著,安全性较强,血压水平控制较好。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特有的肝脏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肝功能异常,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鉴于ICP可能导致的早产、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及时有效的临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合分析了ICP的病因、病理机制及其对母婴健康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长期管理策略,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优化ICP的诊疗流程,改善患者预后,确保母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估高血脂社区管理中予以生活方式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于本社区的80例高血脂患者,具体研究时段为2023年6月-2024年6月,随机电脑排序: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样本数量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降脂治疗,研究组实施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方案,重点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脂水平后组间及组内数据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脂患者管理中具有显著的长期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