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有闲阶级'特权的'休假自由'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通过休假法律制度逐渐成为劳动者能够享受的平等权利。作为特殊休假,带薪年休假的规制需要在劳动者的休假自由与雇主的雇佣权力之间寻找平衡。目前,世界范围内年假法律规制以权利属性划分形成三种主要模式:日本的'自由年假'模式、欧陆国家的年假劳资集体共决模式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年假债权保护模式。三种模式中劳动者的休假自由依次递减。然而我国却'独树一帜'地建立雇主决定休假模式,这是'休假难'的制度症结。化解年假困局须重构我国劳动者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基础,明确劳动者对年假的请求权并优化年假请求权的行使和救济制度。
简介: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劳动力市场"概念以来,社会科学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研究逐步深化。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与劳动者是主人二者是矛盾的,无法兼容。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在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的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作出阐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资本论》
简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引起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影响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去过剩产能和优化产业结构,会引起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部分劳动者的现实物质权益保障面临压力;去库存、去杠杆、优化资本结构及其运作,必将对我国劳动法律和劳动政策产生影响;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劳动者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的情况,易于引发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补短板,会在短期内加剧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要求;职工安置分流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要处理好改革政策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循法定民主程序,多措并举,合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维护劳动者权益,通过转岗分流、社会保障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保证劳动者的就业、社会保障、分享成果的权益,促进改革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平衡共进。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必须贯彻的9条重要方针,其中第三条就要求:"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认真贯彻和坚决落实这一重要方针,才能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根本的智力保证。"九五"以及今后的长时间内,要按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保证这一任务能够实现,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不高,技能人才短缺,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跨世纪的一大隐患。从我国的职工文化素质看,全国1.2亿职工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