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管理者适时监控临床科室发展,全面提升科主任管理能力,构建临床科室绩效评价模型。选择一系列科学方法,确定出临床科室绩效评价4个维度,5个一级指标,手术科室14个二级指标,非手术科室13个二级指标,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科室 绩效评价 评价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影像观察和评价6羟多巴胺(6-OHDA)构建的大鼠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中脑黑质区(SN)成像情况,观察是否有黑质区高回声(SNH)稳定出现,评价这一模型是否能用于SNH相关研究。方法将2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行立体定位注射,15 d后,行经颅超声(TCS)探测,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与对侧对比,观察手术侧中脑黑质区是否出现特征性SNH。探测后处死大鼠,两组均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每只大鼠黑质纹状体途径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数量,Western blot检测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表达水平,染色结果和Western blot结果评价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并与其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对比。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鼠各有9只存活。经颅超声可见6-OHDA构建的大鼠偏侧帕金森病模型中稳定出现黑质区高回声SNH,面积为(3.258±0.220)cm2;模型组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手术侧TH阳性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甚至消失。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手术侧T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0 1)。结论6-OHDA构建的大鼠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经颅超声下可见帕金森病特征性的SNH稳定出现,且存活率和建模成功率较高,这一模型可用于SNH超声成像机制相关的研究。

  • 标签: 超声检查,经颅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中脑黑质区
  • 简介:摘要:基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综述了成功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大鼠肝脏微循环、病理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法,简要归纳分析了血清学评价、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模型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适宜方法,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模型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神经危重症患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了100例神经危重症患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生存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系统评估了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了预测模型。结果:纳入的100例神经危重症患中,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既往疾病史、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

  • 标签: 神经危重症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肺腺癌(LUAD)中的预后作用,并构建LUAD自噬相关LncRNA预后风险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获取LUAD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从HADb网站下载自噬基因列表,采取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筛选与自噬基因相关的LncRNA,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法筛选具有预后意义的LncRNA,而后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预后价值的自噬相关LncRNA,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使用多因素Cox回归系数计算LUAD患者的风险评分,分为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共筛选LUAD自噬相关LncRNA 257个(相关系数|R|>0.5,P<0.001),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14个自噬相关LncRNA对LUAD患者具有预后价值(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具有预后价值的自噬相关LncRNA,其中,UGDH-AS1、AC090559.1、HCG18、AC026355.1和LINC00996与LUAD患者的总生存期呈负相关,而ABALON和AC099850.3与LUAD患者总生存期呈正相关;另构建LUAD预后风险模型,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间患者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7(P<0.05),预后模型的风险评分是LUAD的独立预测因子,风险评分与肿瘤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于7个自噬相关LncRNA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可能有效预测LUAD患者预后,有助于LUAD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自噬 预后 风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构建结直肠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列线图预后模型。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病理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共获取52 814例。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多因素生存分析,确定预后风险因素,使用逐步回归筛选对预后影响最大的临床因素,用于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采用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1、3、5年总生存期的准确性。结果手术方式、年龄、LNR、AJCC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T分期、M分期、LNR和手术方式5个因素与结直肠癌预后关联最大,基于这5个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年龄/T分期/M分期/LNR/手术方式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构建模型的一致性指数均为最大,分别为0.762和0.756。ROC曲线分析发现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年龄/T分期/M分期/LNR/手术方式预后模型1、3、5年AUC均达到0.7以上,模型有良好诊断价值。结论基于年龄/T分期/M分期/LNR/手术方式构建的结直肠癌预后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构建的预后OS列线图便于临床肿瘤医师对患者预后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疾病特征 预后 SEER数据库 模型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可变剪切(AS)事件,探讨AS事件与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并建立AS事件与剪接因子(SF)的调控网络。方法分别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TCGA SpliceSeq数据库下载507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AS事件数据,合并得到AS事件生存数据的矩阵,评估7种AS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AS事件,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避免模型过度拟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Kaplan-Meier 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后模型的价值和效能进行评价。利用Pearson试验分析AS事件与SF的相关性,并对SF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7例甲状腺癌患者,研究发现10 447个基因发生了45 150次可变剪切事件。其中ES为主要类型(38.84%),ME发生次数最少(0.51%)。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出1 842个与预后相关的AS事件,多因素Cox分析建立了基于USHBP1-48249-AA、CACNB1-40626-AT和BEX5-89679-AP的预后风险模型。以风险分数0.807为最佳临界值,能够很好地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组(P<0.001,AUC=0.929)。构建的SF-AS调控网络中发现多个关键SF基因能够调控AS事件的表达,包括CDK12、RBM25、DDX39B、SRRM2和DDX46等。结论基于3-AS事件的模型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构建的SF-AS调控网络为探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可变剪切事件 剪接因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本研究着眼于建立新型的转移相关基因分类器及相关的预后模型,以有效预测PTC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interval, PFI),并识别复发高危风险的患者。方法利用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is-related genes, MTGs)与人类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合并分析,并使用套索回归分析及受试者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来建立相应的新型基因分类器,并与相关的临床特征一起建立预后模型,以预测PTC术后的PFI。最后,在外部数据集和不同细胞系上验证基因分类器的有效性。本研究使用R 3.6.3和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差异整合分析提取了155预后相关的MTGs,从中建立并优化了新型的10基因分类器,预后分析证实分类器评分是PTC的重要独立预后因素。最后,建立了包括新型分类器的回归模型。新型分类器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76,回归模型的AUC为0.80,同PTC的各种进展期临床特征高度符合,此外,新型分类器与关键临床特征和细胞系的侵袭性密切相关。结论基于转移相关基因建立的新型分类器和回归模型与PTC的预后密切相关,将有助于临床实践中对PTC患者预后进行精准的个体化预测。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计算生物学 转移相关基因 分类器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直方图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8例LGG患者的DKI资料。经DKE软件处理获得直方图参数特征,并经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最佳影像特征后计算DKI评分。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LGG预后密切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依此建立预测LGG预后的列线图。应用Delong检验比较临床变量模型和列线图模型差异,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年龄、WHO分级、脑叶位置、肿瘤部位、术后放疗与否、DKI评分是LGG预后的关键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38(95% CI:0.816~0.860),预测LGG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3,明显大于基于临床变量的模型的0.745(Z=-3.42, P=0.005)。DCA显示列线图模型的净收益优于临床变量模型。校准曲线提示在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DKI直方图的列线图模型可直观全面地预测LGG患者预后,为临床个性化评估患者生存预后提供有力工具。

  • 标签: 低级别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直方图分析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构建基于自噬相关基因(ARGs)肺鳞状细胞癌(LUSC)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分析。方法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4 418个ARGs。从TCGA数据库收集了551例LUSC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临床数据,提取所有ARGs的表达数据,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ARGs。对差异表达的ARGs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构建ARGs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根据风险评分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样本的风险评分,以中位数为cut-off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评分组和低风险评分组。绘制多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风险评分评估模型性能。最后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模型是否具有独立预后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利用外部数据集对其验证。结果初步筛选了50个有预后价值的差异表达的ARGs,以此为基础,利用Cox回归分析构建了由5个ARGs(LAMP2、TUSC1、CDKN1A、ITGB1、RGS19)组成的LUSC预后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中,低风险评分组与高风险评分组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2年比2.275年,t=3.23,P<0.001)。风险评分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与LUSC患者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提示风险评分可作为LUSC潜在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与外部数据集交叉验证仍有良好预测效果。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高风险评分与年龄、性别和发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构建了一个由5个ARGs组成的LUSC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可为预测LUSC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未来或可与恶性肿瘤分期联合应用于LUSC患者的预后预测。

  • 标签: 肺肿瘤 自噬 预后 Cox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铁死亡基因(FRGs)和肝癌预后的关系,构建FRGs的肝癌预后评估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下载肝癌的转录组及临床数据,应用R和Per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TCGA肝癌数据集中,采用Wilcoxon检验获取肝癌和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FRGs,单因素Cox回归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分析挑选与生存相关的基因并构建肝癌预后模型。根据模型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评分两组,Wilcoxon检验获取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探究预后差异的可能机制。在ICGC肝癌数据集中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生存数据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独立t检验比较高低评分组间的免疫细胞浸润。结果对比肝癌和癌旁组织,从292个FRGs中,筛选8个(AURKA、LOX、FOXM1、G6PD、MAPT、SLC7A11、NQO1和STMN1)与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OS)显著相关,基于此构建了肝癌预后评估模型。高评分组患者OS明显短于低评分组患者(3.148年比5.838年,χ2=15.307,P<0.01),且模型[风险比(HR)=3.02,95%可信区间(CI):2.15~4.23,P<0.05]能独立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级及分期,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模型预测患者1,2,3年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在测试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794,0.726,0.691和0.740,0.772,0.766。模型的高低评分组间DEGs的GO富集主要与免疫功能相关;KEGG分析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ssGSEA分析提示高评分组高于低评分组的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有树突状细胞(DC,0.627比0.602,t=-4.522,P<0.01)、巨噬细胞(0.753比0.727,t=-4.944,P<0.01)、Th2细胞(0.537比0.506,t=-3.733,P<0.01),Treg细胞(0.777比0.766,t=-4.719,P<0.01),而高评分组低于低评分组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有NK细胞(0.510比0.544,t=4.121,P<0.01);在免疫功能中,高评分组的免疫检查点(0.656比0.641,t=-2.880,P<0.01)及HLA-Ⅰ类抗原(0.978比0.973,t=-4.382,P<0.01)高于低评分组。结论FRGs预后评估模型可独立预测肝癌患者预后,其可能机制是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

  • 标签: 铁死亡基因 肝癌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复发的预后指数模型,为AIS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01-2015-05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治疗的270例AIS病例,收集完整的临床信息资料,并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复发率,运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指数模型。结果:AIS患者1年复发率15.2%,其中因脑卒中复发死亡11例(26.8%);AIS患者3个月、6个月和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5%、14.1%和1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吸烟、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mRS评分、入院时ADL评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A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RR=3.384)、入院时mRS评分(RR=1.069)、高血压病(RR=4.43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RR=3.284)是AIS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IS患者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结论:吸烟、入院时mRS评分越高、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AIS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识别并干预可控危险因素是AIS复发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危险因素 Cox风险比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出多发性骨髓瘤(MM)与代谢相关基因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了解其生物学功能,明确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与MM预后的关系。方法 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MM与代谢相关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6291和GSE70323,在R软件中用Limma包分别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取交集。利用基因本体(GO)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对DEGs进行功能和通路注释,使用Sring对交集的DEGs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筛选关键基因,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相关度前20位的关键基因,最后在GSE24080中根据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将MM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比较高低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结果 共获取DEGs389个,120个上调,269个下调。GO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胞组分方面主要与细胞膜外区域相关;在生物过程方面,参与白细胞游走、中性粒细胞聚集、体液免疫等;分子功能方面,主要与抗原结合相关。KEGG结果提示DEGs在细胞黏附分子、局灶性黏附等相关通路上富集。筛选出CDH1、CD44等20个关键基因,其中CX⁃CL12、CDH1、RNASE3、LYZ、PPBP、VCAM1、QPCT、PECAM1与MM高表达组MM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P均

  • 标签: 代谢相关基因 多发性骨髓瘤 构建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神经心理评估作为一种客观全面的评估工具,在颅脑损伤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介绍神经心理评估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探讨其在早期损伤评估、预测预后和治疗效果评估方面的应用。文章还指出了神经心理评估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神经心理评估 颅脑损伤 预后评价 认知功能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采用肠镜治疗的方法与预后情况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3年6月于我院消化外科收治的72例大肠息肉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机制分组,分为探讨组与惯例组,各36例。探讨组实施无痛肠镜治疗,惯例组实施常规肠镜治疗。比较组间疼痛评分、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即刻,组间疼痛评分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5min、30min,探讨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惯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讨组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惯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镜是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式,无痛肠镜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大肠息肉 肠镜 治疗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实施所需的总时间、剔除黏膜下子宫肌瘤中出血量、术后住院的天数;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中不同角度指标的评估分值;宫腔粘连等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所需的总时间、剔除黏膜下子宫肌瘤中出血量、术后住院的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中不同角度指标的评估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不同角度指标的评估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等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生活质量中不同角度指标的评估分值,加速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镜 黏膜下子宫肌瘤 手术方法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肺栓塞急诊及时治疗对效果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及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急诊中,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预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急诊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及预后评价运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按照骨折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远端全骨骺分离组、肱骨内踝骨骨折组以及肱骨小头骨骺分离组,分析每组的X线表现和骨折机制,并进行随访和观察。结果200例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中,24例为远端全骨骺分离,占12%;124例为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占62%,其中90例愈合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52例为肱骨内上髁骨折,占26%。结论骨骺损伤出现血供障碍是导致畸形愈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尽早对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进行X线诊断,准确复位,能够避免发生畸形。

  • 标签: X线诊断 肱骨远端骨骺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与APACHEⅡ评分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0例重症肺炎病人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结合APACHEⅡ评分分析其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病人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值呈正相关;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血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判断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重症肺炎 血乳酸 APACHEⅡ评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