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活动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及上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序惯化、放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在放疗后均根据其肢体功能状况及身体耐受情况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手指爬墙、伸展运动、耸肩运动、扩胸运动、过顶触耳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等速肌力训练及肌内效贴治疗,持续治疗5周。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对比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度、肩臂手残疾问卷(DASH)评分、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以及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结果放疗结束时2组患者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放疗前明显减小(P<0.05),但观察组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观察组DASH评分[(13.37±1.79)]及淋巴水肿发生率(1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序惯放疗可导致患者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放射性皮肤损伤,而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可降低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改善上肢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无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与年龄病程相匹配人群间的呼吸功能差异,探讨吞咽功能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及神经科住院脑卒中患者310例中,选取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有无吞咽障碍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另选取资料匹配的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分别评估3组的呼吸功能,比较3组间的差异;对吞咽障碍组行吞咽功能检查,取其电视荧光吞咽造影(VFSS)资料,使用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和视频吞咽造影功能障碍量表(VDS)对吞咽功能量化评定,分析吞咽功能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的呼吸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脑卒中吞咽障碍组和脑卒中非吞咽障碍组间的25%用力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气量(FVC)、用力吸气量(FIVC),脑卒中非吞咽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75%用力呼气流量(FEF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与最大吸气压(MIP)(r=-0.618,P=0.001)、最大呼气压(MEP)(r=-0.410,P=0.038)、峰值呼气流速(PEF)(r=-0.443,P=0.024)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DOSS与MIP(r=0.602,P=0.000)、MEP(r=0.496,P=0.005)、PEF(r=0.553,P=0.002)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VDS与MEP(r=-0.483,P=0.012)、PEF(r=-0.494,P=0.010)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且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呼吸功能的下降具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分娩后予以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肌力影响作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产科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取70例,以分娩方式划分,常规组为剖宫产产妇,观察组为自然分娩产妇,予以其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效果分析。结果:盆底肌压力,治疗前比对,两组数据存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数据比对无差异(P>0.05),但以观察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盆底肌肌力,治疗后两组比对肌力数据无差异(P>0.05),以观察组行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后可见大幅度提高。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分娩产妇,经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方式治疗后,其产后盆底肌肌力均可有所改善,其中以自然分娩产妇改善最为明显,可见该干预方式的实施,对产妇盆底肌肌力恢复存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的影响因素及CRF与肌力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MH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Charlson共病指数(CCI)等资料,测量患者的身体围度(包括非内瘘手上臂围度、三头肌皮褶厚度和受力腿小腿围度)、评估入选者的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上下肢肌力(握力、伸膝力量)。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CPET)测定患者峰值千克体重摄氧量(peakVO2/kg)等指标。以peakVO2/kg作为反映CRF的金标准,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法分析peakVO2/kg与各项临床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步进法)分析peakVO2/kg的影响因素。结果48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年龄(60.31±10.44)岁,男性34例(70.8%),中位透析龄48(15,84)个月,peakVO2/kg为(12.37±2.71)ml·kg-1·min-1(健康人群参考值30~50 ml·kg-1·min-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eakVO2/kg与受力腿伸膝力量(r=0.322,P=0.026)、6MWT距离(r=0.307,P=0.034)呈正相关,与年龄(r=-0.300,P=0.038)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伸膝力量(β=0.241,P=0.009)及年龄(β=-0.235,P=0.022)为peakVO2/kg的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CRF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下肢肌力下降为CRF降低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初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程度进行探讨,提出有效措施以实现对盆底肌力的有效改善。方法收集2010年1月-12月期间产后两个月内复查的50例初产妇有关资料,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顺产组(共有26例)与择期剖宫产组(共有24例)。依据盆底肌肉肌力测试分为0-5级,肌力不超过3级的产妇采用神经肌肉刺激仪,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每周两次盆底肌肉功能训练,一个疗程12次;肌力超过4级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产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结果初产妇产后两个月内测试盆底肌力,择期剖宫产组有20.8%(5/24)的产妇不超过3级,有79.2%(19/24)产妇超过4级;阴道顺产组有53.8%(14/26)的产妇不超过3级,有46.2%(12/26)的产妇超过4级。两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超过3级的产妇经盆底肌肉功能训练一个疗程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超过4级没有进行训练的产妇降低程度不同。结论对于初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都具有一定影响,而影响择期剖宫产方式的产妇低于阴道分娩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对治疗中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入住我科的中风伴肌力减弱的患者 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 40例,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简式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 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 穴位贴对中风患者肢体的肌力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减重支持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方式,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30例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级以上下肢肌力,并且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5例患者。均为两组偏瘫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进行减重支持训练,整个过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偏瘫患者下肢肌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减重支持训练,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优异,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运动耐力。结论减重支持训练能够有效恢复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预后,还能够减少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背景:研究显示,速滑运动员国际级健将组表现出较国家健将组更合理的关节肌力特征;另一项研究还显示,力量指标与成绩高度相关,说明速滑运动员的下肢关节肌力特征与专项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训练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揭示项目特征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中国4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分别编号为1,2,3,4,均为国际健将)下肢髋、膝、踝3个关节进行向心等速测试。正式测试前,运动员在各测试角速度下进行3次亚极限强度的适应性练习,间隔2min后开始正式测试。在参考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测试角速度定为低速60(°)/s和高速180(°)/s。低速重复5次,高速重复7次,屈伸循环进行,不同速度间隔5min,各速度屈伸阶段均取最高值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①高、低速测试间,踝关节及膝关节各数据有良好对应关系,但髋关节没有;②踝、膝关节峰力矩随速度增长下降,平均功率随速度增长而增长;③速度对踝、膝关节肌力比有影响,但对髋关节没有;速度对峰力矩角影响较小;④运动员2屈、伸肌表现均较好;运动员1左、右腿平衡性有待提高;运动员3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运动员4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⑤中国优秀运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得到全面发展,但髋关节较差;优秀运动员峰力矩更大,肌力比有专项特征,左、右腿膝关节峰力矩平衡性较好,峰力矩角稳定,且符合专项特征,优秀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具有共性特征,但应重视其髋部肌群肌力的全面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按摩联合肌力训练治疗髌骨关节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70例髌骨关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推拿按摩,观察组用推拿按摩联合肌力训练,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数值,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推拿按摩联合肌力训练治疗髌骨关节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减轻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偏瘫患者中抽取108例作研究对象,并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n=54)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研究组(n=54)则加用等速肌力训练,就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患侧肘屈肌肌张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2组上肢F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2组M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有正性影响,在增强患侧肘屈肌肌张力上有积极作用,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