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非甾体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症状者,对照组为单纯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消化性胃溃疡并发出血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具有消化道出血史,具有心脑血管病史,以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在进一步多因素分析中发现,造成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具有心脑血管病史,具有消化道出血史,具有消化道溃疡史,HP感染以及HP感染联合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非甾体抗炎药均是造成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防治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行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为(1.5±0.6)天,对照组为(2.3±0.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658,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末、2周末的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0%(80/100)、100%(100/100);枸橼酸铋钾组则分别为67%(67/100)、800%(80/100)。两组治疗后1周末、2周末的症状消失率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χ2=5.354,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7%(97/100),DU愈合率95%(95/100);对照组则分别为73%(73/100),DU愈合率81%(81/100)。两组Hp根除率、DU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7.758、6.117,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184,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ITP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IT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ITP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抗HP针对性治疗。对比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2.0%)、总有效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HP感染患者,抗HP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因此提示HP感染与ITP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我科收治的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d+阿莫西林1g/bid+克拉霉素250mg/bid,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150mg/tid+阿莫西林1g/bid+克拉霉素250mg/bid治疗。疗程14d。治疗结束后复查内镜,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HP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HP的转阴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HP的转阴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选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选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胃镜和Hp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治疗组溃疡治愈率(90%)和总有效率(9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种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分析,选用A组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PPI,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B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C组甲硝唑,阿莫西林、PPI,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方法将15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经治疗1月。停药后1月复查14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PPI,果胶铋四联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安全可靠,可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对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药物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实验组(n=47),对照组施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施以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8(IL-8)情况。结果实验组的EGF与PGE2明显较高,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胃黏膜屏障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丽珠维三联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取丽珠维三联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然后嘱患者停药1个月后,复查C14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HP清除率。结果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丽珠维三联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应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远期复发率。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均应用奥美拉唑,研究组均应用雷贝拉唑。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远期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持续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5%;研究组6个月复发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研究组1年复发率为1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降低远期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素四联方案联合培菲康对复治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初治幽门螺杆菌失败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黄连素+阿莫西林+复方铝酸铋口服,试验组治疗方案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14.30%(P<0.05);试验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的缓解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结论黄连素四联方案治疗复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明显,加用培菲康后明显提高补救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18、IL-32水平的影响。方法对HP阳性的3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20mg/d)(甲硝唑0.8g/d,分2次服)和阿莫西林(1.0g/d,分2次服)联合抗HP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清IL-18和IL-32水平。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18、IL-32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导致血清IL-18、IL-32水平升高,根除HP可使IL-18、IL-32水平降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Hp阳性的胃溃疡活动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序贯疗法治疗,雷贝拉唑20mg/次,bid,阿莫西林0.5g/次,bid,连用5d,雷贝拉唑20mg/次,bid,克拉霉素0.5g/次,bid,替硝唑0.5g/次,bid,连用5d,对照组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雷贝拉唑20mg/次,bid,阿莫西林0.5g/次,bid,克拉霉素0.5g/次,bid,连用10d,所有患者在根治Hp后继续服用雷贝拉唑20mg/次,qd,连用30d,停药4周后观察Hp根除情况,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及周围炎症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停药4周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55,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11,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154,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三联疗法,提高溃疡愈合率,且根除Hp效果更佳,利于降低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d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尿素呼气实验300例阳性胃镜检查同时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中,按就诊时间顺序选取10d序贯疗法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三联疗法连续服用7d,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C尿素呼气实验与胃镜,对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炎愈合率、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采用10d序贯疗法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时使用含阿莫西林的三联或四联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18例,随机化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含阿莫西林的三联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含阿莫西林的四联药物治疗,将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83%,对照组为76.27%,χ2=3.853,P=0.04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7%,对照组为22.03%,χ2=4.196,P=0.041。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含阿莫西林的四联药物治疗能够提升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某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102例患者(2017年3月—2018年3月),之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三联疗法组与联合双歧杆菌组,每组各51例。其中三联疗法组患者采取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而联合双歧杆菌组患者则需要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结果联合双歧杆菌组患者的病情缓解优良率、内镜征象优良率以及Hp根除率等情况显著优于三联疗法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溃疡消除效果,Hp根除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疡痊治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低,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