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书法发展史中,自秦末至东汉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篆书因其复杂化和象形化等诸多原因渐渐让位于书写更为便捷美观的隶书,而在隶书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又悄然包孕出草书、行书和楷书,同时,"正体"与"俗体","铭刻"与"墨迹",
简介:江西民歌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山歌、灯歌、小调、号子以及革命民歌等。《斑鸠调》是赣南客家地区耳熟能详的民歌之一,它曲调欢快,地域风格特征明显。在赣南采茶戏创作及地方风格的音乐创作中,艺术家常将其用于人物形象塑造、气氛烘托等方面。一、《斑鸠调》与赣南人文地理环境赣南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客家民歌是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形成的不矫揉造作、不修饰应景,自然流露出来的、以真情实感传唱的口头文学。由于客家人追求
简介:少数民族舞蹈是民族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大量保存在民间仪式和岁时节庆之中,为少数民族舞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本文以湖北省宜昌市歌舞团创作的土家族大型婚俗舞剧《土里巴人》为个案,通过对该舞剧的创作背景、仪式过程和艺术审美进行分析,强调少数民族舞剧创作所依存着的肥沃的民俗文化土壤。
简介:本文基于纪录片是"严肃话语"这一重要的理论观点,对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获奖导演劳拉·柏翠斯和她的"后9·11三部曲"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她通过经典的纪录片创作手法表达激进的政治观念,希望达成推动美国社会变革的创作观念;并分析了这类纪录片作为大众传媒的媒介产品在何种条件下具备实现其"严肃话语"功能的可能性。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女编剧们积极参与台湾电影创作的变革创新,其创作注重植根台湾历史、遵从女性经验、凸现本土意识,努力传承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精神,在日常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书写个人成长经验。其电影剧本的创作主题主要体现为成长之愁、寻根之旅、个体之微、生存之况、人生之伤,力求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寻心灵原乡,在传统文化中觅求精神力量。
简介:江西铅山人蒋士铨是清代杰出的戏曲家和诗人,这已为现当代戏曲研究者所熟知。蒋士铨的次子蒋知节继承其父的戏曲创作天分,创作有反映平"乱"题材的剧作三种(即《阿修罗》、《背子厓》、《平海记》),这点鲜为人知。本文全面考述了蒋知节的生平、交游及创作,尤其对他的戏曲创作成就进行了深入地考述及探析。一、生平及诗词创作考述蒋知节(1755—1813),字冬生,一
简介:库塔克(KurtagGyorgy),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1926年2月19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一个小镇,5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1940年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学习钢琴与作曲。1946年20岁的库塔克移居匈牙利并在李斯特音乐学院继续他的学业。1946-1955年先后随桑多尔·韦涅斯和菲伦茨·法尔斯学习作曲。1957年到法国巴黎求学。
简介:纵观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史,其主流是现实主义创作,但是现代主义凭借自身的力量,一直都存在。吴大羽就是坚守现代主义创作的代表。中国的抽象表现绘画并没有如同西方那样,在一个时间段内涌现了一大批艺术家。相反,抽象表现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如同薪火传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师徒间的衣钵相授。虽然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充满艰辛,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得抽象表现绘画的学脉。
简介:本文通过对复排歌剧《星星之火》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和对歌剧序曲及个别重要唱段与原歌剧的比较分析,试析民族民间音乐对歌剧的渗透及与原歌剧相比较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进一步加强该歌剧的艺术表现力。
简介:一个独特的奏法和音色特征,发自流传一千三百年的古老乐器,如何演变成当代音乐中新颖的乐队音响?一个简洁而意味深长的核心,如何统构全曲,并塑造出层次复杂、极其多变的声音-织体?借助逻辑斯谛函数(Logisticfunction)[2]和计算机辅助的多种分析手段,作者将探究《荒漠暮色》(中胡与大型管弦乐队协奏曲)中运用创作过程中的“转化技术”形成的“持续与装饰”关系;以及这种在音高、音色、力度、节奏等多个方面皆广泛存在的二元关系,是如何构造独特的音乐结构的。
简介:黑白木刻的意境是利用特殊的刀法和形式语言,经过作者高度的提炼、概括和感悟,反馈到作品中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形式美的映射,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反映.笔者在黑白木刻《山水云间布达拉》中,试通过黑白灰、点线面、刀法组织、印痕肌理及节奏情感等方面,来追寻作品的意境,目的在于探究黑白木刻意境的内涵,从而拓宽意境表达的外延.
简介:9月8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专用候机楼西湖厅,会见了参与专用候初楼艺术品创作陈设工作的书画艺术家。葛慧君高度评价了此次创作陈设工作,对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向每位艺术家颁发《荣誉证书》。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田宇原通报了艺术品创作陈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简介:民风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风民俗中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带有民风民俗特色的美术教育活动也最直观、最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校美术教育添加了活力。探索民风民俗与美术教育活动的结合.既是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需要.又是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简介:《伟大的友谊》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幅新年画,作为全国年画评选的获奖作品,它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的创作环境,具有个案研究的价值。本文从图像分析入手,以此画为中心做开放式讨论,试图探讨新中国初期新年画创作在题材选取、政治标准、创作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简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大批经典歌剧经过重新排演后与更多观众见面,这其中沈阳音乐学院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改编排演的歌剧《星星之火》以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精益求精的探索气魄和专业精神得到了众多专业评论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以其别具一格的"亲和力"、"接地气"和在现代性、纵深度方面的新开拓引起了观众们的普遍好评。排演尾声,创编工作者愿对整个历时一年半的排演工作进行梳理和分析,力争对红色经典再创作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简介: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的研究方法,就老年人对声音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声音类型及声音的强度、速度、音色主观倾向性规律进行了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做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老年人听觉审美偏好的相关结论。
简介:2月18日,首届"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创作大赛颁奖仪式暨"童心冬之旅"实践营活动,在南通市通州区举行。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江苏省委原副书记、江苏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名誉主席顾浩、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志纯、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李朝润、
简介:在我工作单位附近有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嵩江学校。2015年10ff28日.该校俞培儿校长邀我前去给该校学生上节创意美术课程.我欣然前往。原因有二:一是一直在公办学校任教或在偏远山区学校支教.教学对象往往都是本地学生或部分外地学生.从未有教授全部外地学生的经历:二是该校校长曾为我高中时期的同学.
简介:《对本杰明·布里顿的回忆之歌——为弦乐队与排钟而作》虽然仅采用了排钟与弦乐队,但其显现的钟鸣风格与宗教情感是极为浓厚的。作品中的整体音色�
简介:作为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伍必端先生的许多作品是人们耳熟能详、提起来历历在目的,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创作的《毛主席像》,就是以吸收了民间年画风格的版画形式表现共和国领袖的创举;1976年他的素描《周总理画像》和1979年的版画《朋友、亲人、领袖》,在当时“怀念总理”的社会情境中,曾引起巨大的心理共鸣而广为传播;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汉隶审美中的时空和风格等影响因素
民歌类曲牌在戏剧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斑鸠调》为例
从土家族婚俗舞剧《土里巴人》看少数民族舞剧创作
纪录片作为“严肃话语”——《第四公民》导演劳拉·柏翠斯创作观念简论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女编剧的创作
秋竹山房写金戈——清代戏曲家蒋知节生平及创作考述
序列作曲技术的灵活运用——库塔克钢琴作品《碎片》的创作技法分析
抽象表现绘画在中国的学脉吴大羽和他弟子的创作及影响研究
对复排歌剧《星星之火》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及创作技法的分析
转化-发自独特音乐核心的创作过程——由OpenMusic辅助,针对杨立青《荒漠暮色》(为中胡与管弦乐,1998)的专题研究
探究黑白木刻中意境的营造-以《山水云间布达拉》的创作为例
葛慧君部长充分肯定萧山机场专用候机楼艺术品创作陈设工作
民风民俗是美术创作的肥沃土壤--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风民俗
管窥五十年代初期的新年画创作——以《伟大的友谊》为中心
论红色经典歌剧再创作的思考——对复排歌剧《星星之火》剧本改编的分析
老年人听觉审美偏好研究——以听觉依赖性、声音类型、音量、速度、音色偏好为例
首届“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创作大赛颁奖仪式暨“童心冬之旅”实践营活动
送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记一节儿童纸版画创作推广课
对宗教音乐的再思考——阿沃·帕特《对本杰明·布里顿的回忆之歌》创作技法探究
时代和人民的需要是他的创作动力——“九十刻痕--伍必端艺术研究展”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