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的神经系统综合证的效果。方法对症的神经系统综合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总结200例,治愈100例,显效7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8%。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疗程短,疗效满意,可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腰突症的神经系统综合症 中西医结合方法 牵引 推拿 电针 水疗
  • 简介:摘要:从阳和汤方义新解及药理研究,结合症之腿麻痛发生机制,认为阳和汤的作用机理深合症之腿麻痛发生机制,可作为用药基础方,配合其他方法应用。

  • 标签: 阳和汤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症患者行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干预期间开展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腰腿痛的影响价值。方法:病例筛选为我医院收治的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取中药涂擦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腰腿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突症 中药涂抹 穴位按摩 腰腿痛 综合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扫描茎后处理显示方法。方法CT采用薄层螺旋连续扫描6例患者的茎,经三维技术3D后处理显示茎长度和形态。结果茎形态显示清楚,长度测量精确。

  • 标签: 茎突 三维技术3D
  • 简介:偏头痛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过去偏重于药物治疗,近年来不少医院麻醉科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取得显着疗效。鉴于星状神经节位于颈7前至第一肋骨,部位较深,阻滞操作稍有不慎,有可能刺破胸膜造成气胸、阻滞喉返神经造成发声嘶哑、局部血肿和椎管内误注局麻药等严重并发

  • 标签: 偏头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 临床疗效 并发症 颈椎交感神经阻滞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针刀为主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及对远期有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第三腰椎综合征患者 8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局部痛点封闭联合中药熏蒸及口服药进行治疗的 40例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刀进行治疗的 40例设为实验组。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不同时间的复发情况上看,实验组患者 3个月、 6个月以及 1年后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从总复发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第三腰椎综合征患者实施针刀为主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刀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远期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齐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综合征中医证型为气血瘀滞型、风寒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齐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2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6.7%,2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疗效理想,临床上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齐刺加刺络拔罐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中医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针刺、艾灸及痛点弹拨联合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74例第三腰椎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针刺、艾灸治疗,实验组在给予患者针刺、艾灸及痛点弹拨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6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43例患者中,治疗后VAS和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大,P<0.05。结论针刺、艾灸及痛点弹拨联合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针刺 艾灸 痛点弹拨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本文报道我科2013年10月-2015年5月采用完全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治疗3疝。首先,还纳疝内容物,然后关闭缺损,再使用钉枪将防粘连补片固定在缺损及周围区域。手术时间分别为85、60、70min,出血量分别为15、10、25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4、6d。术后分别随访6、18、26个月,2例出现术区疼痛,均在3个月内缓解,无复发。我们认为腹腔镜下无张力腹腔内修补治疗疝简便、可行。

  • 标签: 腰疝 腹腔镜 无张力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骶管封闭疗法合元胡止痛滴丸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症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骶管封闭疗法合元胡止痛滴丸,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有3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著,有9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2.9%;经治疗,有32例患者表示治疗非常满意,有8例患者表示满意,有2例患者表示一般,其满意度为100%。结论采用骶管封闭疗法合元胡止痛滴丸对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疼痛现象,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骶管封闭治疗法 元胡止痛滴丸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方肌阻滞与腹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分别作为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腹肌平面阻滞,试验组接受方肌阻滞,观察阻滞后30min(T0)、术后1h(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的舒适度(BCS)评分情况、术后48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T0-T5,两组的BC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术后48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腰方肌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老年 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融合率为33例(97.06%),对照组的融合率为28例(82.35%),观察组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优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ESWT)联合深部肌肉刺激(DMS)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MS。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双盲法检测患者的前屈和后伸活动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ODI、ADL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VAS、ODI、ADL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VAS[(1.34±0.31)分]、ODI[(1.7±1.3)分]、ADL评分[(77.38±5.21)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DMS能明显缓解第三腰椎综合征患者的腰部疼痛,疗效显著。

  • 标签: 发散式冲击波 深部肌肉刺激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报告中截取的82例使用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患者均是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截取的,通过随机法分成常规(41)和研究(41)两组,前者以常规护理为主,后者以个体化护理为主,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及复发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分数更高,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在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综合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复发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针刀””缪刺”和”药物”(针、刀、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判定。方法将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分为3组.即针刀缪刺组(A组)34人;针刀药物组(B组)34人;缪刺药物组(C组)35人,通过每组操作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愈28例,显效3例,无效3例。治愈率占82%;B组治愈31例,显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占91%;C组治愈27例。显效5例,无效3例,治愈率占77%.结论从中可以看出治疗效果B大于A大于C.水针刀配合药物,缪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明显,疗效可靠安全,值得推广。特别是水针刀配合药物.疗效更确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椎体上关节的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基底部左右径,为椎间孔镜治疗45椎管狭窄术中采用偏心环锯技术行椎间孔成形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A组)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B组)各30例,常规摄腰椎正侧位平片及腰椎CT断层扫描图像。采SESAN-RIS软件在X片上测量5椎体上关节的上下径;在CT上测量5椎体上关节的前后径、左右径及上关节基底部左右径。对A、B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5上关节基底部左右径较A组明显增宽,骨质增生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组不同性别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量5上关节相关数据,可以指导环锯磨除关节基底部骨质的范围,为偏心环锯技术及安全置管提供保障。

  • 标签: 腰椎 关节突测量 椎间孔镜 腰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腹肌平面阻滞(TAP)在剖宫产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麻硬膜外联合麻醉+TAP阻滞麻醉,观察组40例接受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超声引导TAP阻滞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切皮后、娩出胎儿后、腹腔清理时、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8、16、24、36小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牵拉反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2.50%、10%,低于对照组57.50%、32.50%,观察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腹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功率,术后有良好持续镇痛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方肌阻滞与腹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院内腹腔镜子宫手术者,样本量保持在68例,有34例行方肌阻滞麻醉,有34例行腹肌平面阻滞麻醉,前者为实践组,后者为一般组,手术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观察镇痛效果,评估恢复情况。结果:轻度疼痛率在实践组(52.94%)比一般组(29.41%)高,重度疼痛率在实践组(5.88%)比一般组(26.47%)低,P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快速康复 运用价值 腰方肌阻滞
  • 简介:背景:先天性脊柱后凸和继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并不常见,但有潜在的严重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可能加重并有截瘫的危险。我们对这些畸形的治疗使用单一后路切口,结合肋骨切除入路,同期完成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或脊柱截骨术,术后进行前和(或)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据我们所知,这种手术入路尚未有过报道。方法:1988至2002年,在我们中心接受治疗的先天性脊柱后凸和继发性脊柱侧后凸患儿16例,对他们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时的平均年龄是12岁。诊断为先天性脊柱后凸14例,由于手术失败引起的继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2例。术前平均后凸畸形为65°(范围,25°~160°),平均侧凸为47°(范围,7°-160°)。15例通过单一的后路切口及肋骨切除入路,完成脊椎切除或截骨术、后路内固定加前、后路融合术。另1例接受椎体切除术时年龄太小,未做脊柱固定术。最后用自创的简化评分表评价手术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60.1个月。术后平均后凸畸形校正为31。(范围,0°-82°),侧凸畸形校正为25。(范围,0°-68°)。4例出现并发症:1例后路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1例下肢出现感觉麻木,2例后期出现融合远端骨盆倾斜加重。用简化评分表根据患者满意度评价手术结果,满意13例,可2例,差1例。结论:同期前、后路经肋骨切除入路是一种有难度但安全、用途广泛和有效的手术入路,在治疗复杂的胸椎后凸畸形方面效果明显,神经损伤的危险性小。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半椎体切除 肋骨横突切除 手术入路 脊柱后凸 治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