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了解河池市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特点,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疫情常规监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PCR法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再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10年共检测标本49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份,检出率为15.31%;其中B型60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3份,甲型H1N1流感12份;75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有2份阳性,阳性率为2.67%,其中甲型H1N1流感1株,B型(Yamagata系)1株。结论2010年河池市有甲型H1N1流感、B型流感及季节性流感H3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流行特点是春季、夏季两个高发季节,流行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1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4~7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8月份后则各型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减弱。
简介:目的调查沈阳市中医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医医疗机构执业活动及中医类别医师监督的主要关键点及对策。方法对沈阳市共415家中医医疗机构,共214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展开调查,包括中医类医院40家,中医类门诊部53家,中医类诊所272家及50家设置中医科室的医疗机构。发放《沈阳市中医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现状调查表》《医疗机构中医类别人员情况汇总表》,通过文献检索、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双录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沈阳市共2143名医师中,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的医师占89.22%,中西医结合的专业医师占比8.21%。沈阳市开展中医监督工作人数(含专职及兼职)共31人,监督中医医疗机构户数415家。结论沈阳市中医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监督工作逐步展开,中医监督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仍需找到中医监督中的核心内容,确立监管模式。沈阳市中医类别医师的执业范围二级科目的备注工作仍在逐步推进,中医类别医师使用现代诊疗技术的监督工作仍存在监管空白。应明晰中医医疗机构监管核心内容及监管风险,探索中医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监管模式。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新疆、山东、贵州、武汉五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现状,研究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对五省(区)市的5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调查的各级疾控中心均成立了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制定了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和培训;75.00%的省级、55.56%的市级和51.35%的县级疾控中心认为储备的消毒药品不能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需求;省、市级疾控中心均具备流感病毒检测能力,但县级疾控中心仅浙江省有69.57%可以开展检测。结论五省(区)市疾控机构具备了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本专业技术能力,但仍存在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不完善、监测系统建设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基层流感病毒检测能力薄弱等问题,亟需加强和改进。
简介:摘要:自疫情爆发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几乎所有人的工作、学习进程都受到了影响,不仅如此疫情还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1]。 处于幼儿自身免疫力较差,在疫情当中其健康成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据统计齐齐哈尔市托幼机构保健室的设立率为83.2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兼职保健教师的配备率为83.82%。另据相关数据显示,齐齐哈尔托幼机构中开展儿童入园体检、工作人员体检的托幼机构的体检率分别为86.74%、90.19%,晨午检合格率为90.45%。因此,齐齐哈尔市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REE”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研究Reseach;二、执行Execute;三、延伸Extend。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康市2012年法定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安康市2012年度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安康市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3种12822例,报告发病率225.39/10万,死亡11例,报告死亡率0.42/10万。无甲类传病疫情,乙丙类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乙类传染病第1位为肝炎,报告发病率112.25/10万,第2位肺结核,报告发病率79.78/10万,第3位梅毒,报告发病率20.18/10万;丙类传染病第1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104.70/10万,第2位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92.07/10万,第3位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31.49/10万。结论预防和控制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防控乙丙类传染病重点。
简介:摘要2010年赤峰市敖汉旗被定为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汞中毒)县,通过对接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发现问题并提出见议,全面了解和掌握重点职业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测发病趋势;规范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行为;依法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及制定重点职业病防治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大连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本市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和专卖店等随机采集11类食品,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008,对采集样品分别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监测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海产品、焙烤食品等11类样品740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6株,总检出率4.86%(36/74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9株,检出率7.5%(9/120);蜡样芽胞杆菌2株,检出率3.3%(2/60);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2.9%(18/620);沙门氏菌5株,检出率0.73%(5/68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株,检出率0.59%(2/340);志贺氏菌未检出。结论大连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其中海产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食品、冷面、凉拌菜是主要受污染食品;应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