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当今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长度计量技术在各个行业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如制造业、建筑工程、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非接触式长度计量技术的精确与标准化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非接触式长度计量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外对长度计量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测量仪器的精度、计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应用管理等方面。然而,尽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当前的非接触式长度计量技术标准化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标准的制定流程和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测量仪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影响了非接触式长度计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人为操作误差也是长度计量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区块链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在我国多个领域进行应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是我国重要的数据信息,如果发生泄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利于我国数据信息的安全。鉴于此,本文对区块链技术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载体流转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降低我国数据载体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是目前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而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于这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也促使着对于其的开勘探和开发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目前对于油气的开采逐渐从陆地转移向海洋,开始由较为安全的温带转向极寒、极热等一些较为恶劣的区域。随着所需要勘探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对于环保和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此基础之上,一些较为传统的构建式工程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对于油气开采的需要,而模块化便是应对新的需要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模式。而在实施模块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其设计是保证整个实施过程的重要标准,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本文提出了关于模块化设计的几大要点,然后从具体的要点分析,来确保模块化的顺利实施,希望对相关人员有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预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道内支架引流(BDS)与单纯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以( "Choledocholithiasis" 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 OR "CBDS" OR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 ) AND (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OR "LCBDE" ) AND ( "primary duct closure" or "PDC" ) AND ( "T-tube drainage" or "TTD" or "T-tube" ) AND ( "biliary drainage stenting or BDS) AND ( "clinical trials"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引流为检索词,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纳入评价LCBDE后胆总管缝合行BDS、单纯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BDS组为LCBDE后行BDS,一期缝合组为LCBDE后行单纯一期缝合,T管引流组为LCBDE后行T管引流。结局指标: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在Rstudio环境下应用GeMTC软件进行Meta分析。在贝叶斯框架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执行。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直接评估和间接预测。采用Brooks-Gelman-Rubin作图法、迹图法和密度图法对模型收敛性进行评价。因各干预措施间没有闭环,不需要评估研究的一致性。同时绘制各结局指标不同胆总管缝合方式的等级概率矩阵图。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2篇。12篇文献均为RCT,文献累积样本量为982例,其中BDS组190例,一期缝合组296例、T管引流组496例。(2)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T管引流组(优势比=0.21,0.48,95%可信区间为0.06~0.52,0.24~0.87,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43,95%可信区间为0.12~1.30,P>0.05)。②BDS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低于T管引流组(优势比=0.18,95%可信区间为0.02~0.86,P<0.05),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70,95%可信区间为0.27~1.70,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25,95%可信区间为0.03~1.60,P>0.05)。③BDS组和一期缝合组分别与T管引流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58,1.40,95%可信区间为0.13~2.40,0.41~5.50,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39,95%可信区间为0.05~2.70,P>0.05)。(3)3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等级排名: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0.08%、0.98%、98.94%,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6.57%、92.38%、1.05%,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93.36%、6.64%、0.01%,3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排序: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BDS组。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1.25%、18.93%、79.82%,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6.11%、74.01%、19.88%,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92.64%、7.06%、0.30%,3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排序: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BDS组。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10.89%、67.37%、21.74%,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16.09%、21.09%、62.82%,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73.02%、11.55%、15.44%,3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排序: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BDS组。结论具有适应证的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后优先采用BDS,可降低胆总管缝合相关并发症。本研究在http://www.crd.york.ac.uk/ero/注册,注册号为CRD42019137344。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1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448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79例、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32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8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10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7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5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3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81例,女167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22~80岁。448例患者中,143例术中常规行淋巴结清扫设为清扫组,305例术中未常规行淋巴结清扫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和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4)生存分析。采用门诊、电话及邮件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2~5年每6个月随访1次,5年后每1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或患者死亡。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448例肝内胆管癌患者中,286例(清扫组和对照组各143例)配对成功。倾向评分匹配前清扫组患者性别(男、女),合并肝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切缘距肿瘤距离(<1 cm、≥1 cm),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和中分化、低分化),肝切除方式(解剖性肝切除、非解剖性肝切除)分别为77例、66例,33例,96例、47例,70例、73例,105例、38例,79例、6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04例、101例,121例,165例、140例,207例、98例,251例、54例,124例、18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79,11.885,7.098,14.763,5.184,8.362,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清扫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7例、66例,33例,96例、47例,70例、73例,105例、38例,79例、6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9例、64例,29例,88例、55例,71例、72例,112例、31例,74例、6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0.329,2.158,0.014,0.936,1.400,P>0.05)。(2)术中和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清扫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5 min(160~371 min)、300 mL(200~500 mL)、37例、46例、12 d(9~17 d),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9 min(46~250 min)、200 mL(100~400 mL)、24例、25例、9 d(7~11 d),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00, χ2=3.520,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520, χ2=8.260,Z=4.270,P<0.05)。(3)随访情况:清扫组1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26个月。清扫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9%、32.8%、25.0%,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18.0~26.0个月)。对照组1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32个月。对照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1.7%、38.0%、31.0%,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11.0~32.0个月)。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6,P>0.05)。(4)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距肿瘤距离、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微血管侵犯、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因素(χ2=10.662,9.477,16.944,6.520,11.63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距肿瘤距离<1 cm、肿瘤直径>5 cm、肿瘤数目为多发、微血管侵犯和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0.600,1.571,1.601,1.750,1.723,95%可信区间为0.430~0.837,1.106~2.232,1.115~2.299,1.083~2.829,1.207~2.460,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行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比较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后辅助TACE与TACE联合PVC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术后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研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642例患者,其中单纯TACE组323例,联合组319例。荟萃分析结果,联合组术后1年(OR=2.20,95%CI:1.53~3.17)、2年(OR=2.44,95%CI:1.69~3.53)、3年(OR=2.30,95%CI:1.52~3.46)生存率均优于单纯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1年(OR=2.56,95%CI:1.70~3.86)、2年(OR=2.27,95%CI:1.19~4.32)、3年(OR=3.03,95%CI:1.55~5.92)无瘤生存率优于单纯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辅助TACE联合PVC治疗安全有效,且优于单纯TACE治疗。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大数据平台构建肝细胞癌(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方法基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原发性肝癌大数据平台(PLCBD)结构化的信息化系统,利用数据库视图方式,快速提取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外转移、血管侵犯、肿瘤数量、肿瘤大小等数据,采用CASE-WHEN条件判断语句构建自动化肝癌中国分期模型,并采用网页开发实现可视化。随机抽取PLCBD资料完整数据100例进行测试,由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进行自动分期,同时由4位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及6位住院医师对测试病例进行人工分期,以多学科讨论作为金标准,观察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自动分期和两组人工分期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视图可实现PS评分、Child-Pugh分级、肝外转移、血管侵犯、肿瘤数量、肿瘤大小等分期相关维度提取,并基于上述6个方面大数据成功构建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自动分期用时3 s,主治医师平均用时(40±6)min,住院医师用时(100±8)min,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90,P<0.05)。自动分期、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准确率分别为100%,(98.5±0.5)%和(96.0±3.5)%,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P>0.05)。结论借助大数据平台可以成功构建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该模型高效、准确。